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视察北京,提出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此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即将修改的讯息便不胫而走。其中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便是,北京城市的首要定位“政治中心”是否会做调整。
实际上,据媒体公开报导,不久前在京津冀地区的政府三方相关研讨会上,河北省政府提出过,将保定确定为首都政治副中心的构想,亦希望部委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不过“仅限于构想和研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京政治副中心
- 别名:大北京
- 行政区类别:京津冀一体化
-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 电话区号:010
- 方言:国语
- 机场:首都机场
- 车牌代码:京
背景介绍
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这一传言风波背后的另一命题是,北京可能“分都”吗?南方周末记者在採访了十余位专家之后,得到的答案是:20年内,“分都”不会提上日程。
2014年3月19日,“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经媒体报导之后,迅即形成全国罕见的热议,股市里的河北板块当天就逆市出现涨停潮。
率先披露该讯息的《财经》杂誌还称:“未来将有一批国家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随机构搬迁至保定的人员北京户口不改变。”
保定位于北京以南,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古时定名保定,寓“保卫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新中国历史上,保定曾数次被确定为河北省省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当天便闢谣称“没有听说”。紧接着,保定市长也回应媒体称“这只是一个传言”,京津冀一体化目前尚在规划之中。
这场各方都否认的谣言风波,其实是北京此轮规划调整的缩影。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视察北京,提出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此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即将修改的讯息便不胫而走。其中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便是,北京城市的首要定位“政治中心”是否会做调整。
工作内容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一定要摒弃“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实施空间管制,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严格限定边缘地区、城乡接合部、近郊区、农村地区的开发强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避免粗放扩张式增长,走内涵式集约发展之路。
同时,行政副中心还要避免空间连片发展,外围要进行空间隔离,加强与城市核心区的绿化隔离带建设,避免由外向内“摊大饼”。同时,还要避免由外再向外“摊大饼”, 处理好通州与燕郊、香河、大厂等外围城镇空间关係、错位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最佳化开发新模式。
此外,他建议,要加快制定和出台《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管理条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和保障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据媒体公开报导,不久前在京津冀地区的政府三方相关研讨会上,河北省政府提出过,将保定确定为首都政治副中心的构想,亦希望部委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不过“仅限于构想和研讨”。
据南方周末记者多方採访,几乎没有专家看好这个构想。
“把首都政治副中心搬到保定,是绝不可能的。”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则表示,此前没有听说。
“绝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许多专家回答都很乾脆。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採访时,则专门撰文做了分析,“可以预知,这一区位选择具有极大的失败几率。以石家庄的经济规模,要想抵消‘北京-天津’发展轴上的经济落差,从而改变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向,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使命。”
而不少专家也表示,这可能是一场商业炒作。“热议背后可能是当地房地产商的炒作。”曾提出迁都构想的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决策谘询委员会委员胡义成说。
“从目前形势来分析,首都绝对不会政治迁都,更不可能政治分都,但从首都现有人口、交通、环境等问题来看,北京城市建设规模模式要改,这是肯定的。”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总结道。
有关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争论,很早在民间便有迁都论。河南南阳、陕西西安,都是专家热议的后备选址。而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又有政协委员再度建议,迁都南阳。
“只要北京遭遇环境恶化时,就是迁都论被广泛传播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胡星斗说,他曾在2008年就迁都上书中央。
在胡星斗之前,曾有多名学者提出迁都一说,甚至出版迁都专着,但最终犹如石沉大海。
迁都论不息,分都论再起。
所谓政治分都,是指将首都部分政治功能迁出北京。比如,在这次河北省的构想中,国家机关和中央部委的事业单位搬到保定,即所谓的“政治副中心”概念。
不惟保定,对于“政治副中心”这一概念,十余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採访的专家学者有着近乎一致的看法,当下的政治首都,“分都不可能,迁都更不可能”。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首都是首善之城,是各类政治象徵、文化象徵和历史象徵的中心,在所有这些方面,保定都没有分量,而仅有地利之便。“若有副中心的规划,只能在今日北京行政区辖内实施中央的概念,不集中在一环二环三环,但也不能不在‘北京’集中,如果迁离北京,在政治上和象徵意义上都是亏损的。”
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貟杰认为,把机关事业单位、二级研究机构大规模搬出北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很多机构之间的工作联繫是很紧密的,如果搬迁,不仅会造成工作上的不便,而且会大大提高因两地办公产生的行政成本,带来新的交通等难题。
国家政治中心的迁移或分离只会增加改革和发展的变数,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不稳定。因此,20年内,这个问题还不会提上议事日程。和貟杰持相同看法的是周宏春:“哪怕是北京市层面的政治中心要搬,也不会搬出北京市的行政辖区範围。”
“设立首都政治副中心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影响,需要广泛徵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需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式和法定程式。”貟杰说,“即使有设立首都政治副中心的必要,也不会匆忙、草率决定的。”
城市方案
保定市
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製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按照国际化标準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和吸引力。

廊坊市
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慧型、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範区。

其他城市
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极化邯郸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地位,提升沧州沿海港城作用,增强邢台、衡水规模实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节点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