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21-03-07 15:27:20 百科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範的区域。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指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 外文名: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 数量:22个(2018年2月11日)
  • 批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主要功能

着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到2020年实现技术创新领先、产业领先、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先、体制机制创新领先的建设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对其他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引领和示範。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一)开展股权激励试点。
(二)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按规定核定间接费用。
(四)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五)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
(六)组织编制发展规划。
批覆时间
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所在省、市
2009年3月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北京市
2009年12月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湖北省武汉市
2011年3月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上海市
2014年6月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广东省深圳市
2014年11月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
2015年1月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
2015年2月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天津市
2015年6月
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四川省成都市
2015年9月
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陕西省西安市
2015年9月
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浙江省杭州市
2015年9月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
2016年4月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
2016年4月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
2016年4月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辽宁省瀋阳市、大连市
2016年6月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
2016年6月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
2016年7月
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重庆市
2018年11月
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
2018年2月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浙江省温州市
2018年2月
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浙江省宁波市
2018年2月
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

设立年份

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09年12月,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成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1年3月,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4年6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成为第四个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也是十八大后第一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4年10月,苏南自主创新示範区成为第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是中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不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而是由9个国家高新区组成,横跨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批覆天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5年1月,长株潭自主创新示範区获得国务院批覆同意。根据申报方案,株洲高新区的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3大动力产业,长沙高新区的高端製造及新材料产业,湘潭高新区的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都将被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试点。
2015年2月26日致力于打造京津冀科技干线新节点的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揭牌,成为第七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天津创新示範区总用地面积达55.2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华苑、北辰、南开、武清、塘沽海洋5个科技园。
中国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都在哪中国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都在哪
2015年6月1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和成都高新区获悉,国务院于近日批覆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这是国家批覆的第8个、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5年9月,国务院批覆(国函【2015】135号)同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之后,国务院批覆的第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5年9月6日,记者从杭州市科委获悉,日前国务院正式批覆(国函﹝2015﹞136号),同意杭州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称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之后,国务院批覆的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5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的批覆》(下称《批覆》),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等8个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统称珠三角国家示範区)。据广东省科技厅介绍,这是全国第二个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一日批覆河南、山东、辽宁三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分别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6年07月19日,国务院同意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区域範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範围。
2018年2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文同意宁波、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区域範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範围。
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文同意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的请示。

示範区介绍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批覆的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要充分发挥成都的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和开放优势,着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新型产业体系、制度创新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部创新中心,努力把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军民融合示範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先导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最佳化服务改革,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军民深度融合、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智慧财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培养与引进、新型创新组织培育等方面探索示範。
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工作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部际协调小组统筹指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珠三角地区
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託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视窗;凭藉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率先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
据中国政府网2016年3月30日讯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部署推进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引领西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草案)》。
会议指出,促进创新发展,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关键之举。要以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会议确定,在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促进涌现更多创新活跃、特色突出的升级发展新“尖兵”。同时会议决定,採取新模式,用3年时间在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在鼓励创业创新的普惠税制、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股权託管交易市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简化外资创投管理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实施一批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卡脖子”瓶颈的重大战略项目,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会议要求,一要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迈出大步子,尤其要落实和完善股权激励、收益分配等政策,让创新主体自主决定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移转化等,更大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二要着力打破创新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赋予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鼓励与地方协同创新。三要着力以创新带动创业就业,搭建“双创”平台,完善创新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要着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用有效的“管”促进更多的“放”,深化商事制度、“多规合一”等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