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作者吴朱华,有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云计算是新一代IT计算模式,它运用先进的分散式计算及存储架构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体验并降低使用成本。
基本介绍
- 书名: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
- 作者:吴朱华
- ISBN:9787115252197
- 页数:288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云计算是新一代IT计算模式,它运用先进的分散式计算及存储架构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体验并降低使用成本。本书首先介绍了云计算理论方面的知识,接着剖析了多个顶尖云计算产品的实现,介绍了非常重要的系统虚拟化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机制,然后以云的核心模组之一——分散式资料库为实践方向,并以 YunTable这个云时代的BigTable为例,来给大家演示如何手动编写和设计一个分散式资料库,最后对云计算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作者简介
吴朱华 曾在IBM中国研究院参与过多个云计算产品的开发工作,成立了人云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专注于YunTable和YunEngine研发。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1章 云计算的概念
- 1 什幺是云计算
- 1.1 云计算的优点
- 1.2 云计算的特点
- 2 云计算的由来
- 2.1 思想演化
- 2.2 技术支撑
- 3 云计算的诞生
- 3.1 SaaS 的诞生
- 3.2 “IT 不再重要”的发表
- 3.3 Google 的三大核心技术
- 3.4 AWS 的推出
- 3.5 IBM 和Google 的合作
- 4 云计算的成长
- 5 云计算的影响
- 5.1 伺服器供应商
- 5.2 软体开发商
- 5.3 云终端供应商
- 5.4 云供应商
- 5.5 整个IT 产业
- 6 云计算的使用场景
- 6.1 IDC 云
- 6.2 企业云
- 6.3 云存储系统
- 6.4 虚拟桌面云
- 6.5 开发测试云
- 6.6 大规模数据处理云
- 6.7 协作云
- 6.8 游戏云
- 6.9 HPC 云
- 6.10 云防毒
第2章 云计算的架构
- 1 云的架构
- 1.1 SaaS
- 1.2 PaaS
- 1.3 IaaS
- 1.4 云管理层
- 1.5 架构示例
- 2 云的4 种模式
- 21 公有云
- 2.2 私有云
- 2.3 混合云
- 2.4 行业云
第二部分 产品与技术篇
第3章 Google App Engine
- 1 Google 的云计算产品
- 1.1 SaaS 层
- 1.2 PaaS 层
- 1.3 IaaS 层
- 1.4 云客户端
- 2 Google 的核心技术
- 2.1 分散式基础设施
- 2.2 分散式大规模数据处理
- 2.3 分散式资料库技术
- 2.4 数据中心最佳化技术
- 3 Google 的设计思想和整体架构
- 3.1 设计思想
- 3.2 整体架构
- 4 Google App Engine 简介
- 4.1 历史
- 4.2 功能
- 4.3 使用流程
- 4.4 主要组成部分
- 4.5 编程模型
- 4.6 限制和资费
- 5 Google App Engine 的使用
- 5.1 例子
- 5.2 搭建环境
- 5.3 初始化项目
- 5.4 编写资料库代码
- 5.5 添加Web 处理方法
- 5.6 测试和部署
- 6 Google App Engine 的架构
- 6.1 设计理念
- 6.2 架构
- 6.3 流程
- 6.4 Python 版和Java 版的区别
- 7 本地测试伺服器的设计
- 7.1 架构
- 7.2 工作流程
- 8 Datastore 的设计
- 8.1 使用方面
- 8.2 实现方面
- 9 总结
- 9.1 注意点
- 9.2 最佳实践
- 9.3 适用场景
- 9.4 对未来的期望
第4章 Salesforce Forcecom
- 1 Salesforce 简介
- 1.1 公司历史
- 1.2 Salesforce 的整体架构
- 1.3 Forcecom
- 2 多租户的介绍
- 2.1 概念
- 2.2 多租户技术的优缺点
- 2.3 常见的多租户模型
- 3 Forcecom 的多租户架构(上)
- 3.1 总体架构
- 3.2 元数据驱动
- 3.3 套用伺服器
- 3.4 共享资料库
- 4 Forcecom 的多租户架构(下)
- 4.1 套用伺服器的模组
- 4.2 资料库表的设计
- 4.3 Apex
- 5 总结
- 5.1 设计理念
- 5.2 经验教训
第5章 系统虚拟化
- 1 系统虚拟化简介
- 1.1 虚拟化的概念
- 1.2 系统虚拟化的概念
- 1.3 系统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 1.4 系统虚拟化的用处
- 2 x86 虚拟化技术
- 2.1 虚拟机的3 大特徵
- 2.2 为什幺x86 架构很难被虚拟化
- 2.3 CPU 虚拟化
- 2.4 记忆体虚拟化
- 2.5 I/O 虚拟化
- 2.6 总结与预测
- 3 VMware vSphere 的简介
- 3.1 VMware 的思路
- 3.2 VMware vSphere
- 4 VMware ESX 的架构
- 4.1 Service Console
- 4.2 VMKernel
- 5 虚拟网路
- 5.1 简介
- 5.2 虚拟网卡
- 5.3 虚拟交换机
- 6 动态迁移背后的奥秘
- 6.1 动态迁移的实现机制
- 6.2 动态迁移今后的挑战
- 7 虚拟器件
- 7.1 虚拟器件的定义
- 7.2 虚拟器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 7.3 虚拟器件的生命周期
- 7.4 虚拟器件的好处
- 7.5 虚拟器件的不足之处
- 7.6 业界支持
- 7.7 虚拟器件与云计算
- 8 OVF 协定
- 8.1 OVF 信封
- 8.2 OVF 环境档案
- 8.3 使用流程
- 9 VMware 的云计算计画
- 9.1 VMware vCloud Express
- 9.2 VMware vCloud Director
- 9.3 VMforce
- 10 Xen 的架构
- 10.1 Xen 简介
- 10.2 半虚拟化技术介绍
- 10.3 Xen 的架构
- 11 Xen 的实现机制
- 11.1 超级调用
- 11.2 vCPU 调度
- 11.3 中断虚拟化
- 11.4 记忆体管理
- 11.5 I/O 系统
- 11.6 信息传递
- 11.7 时间管理
- 12 Intel VT 技术
- 12.1 VT-x
- 12.2 EPT
- 12.3 VT-d
- 12.4 VT-c
- 13 最新的进展
- 13.1 VMware vSphere
- 13.2 Xen
- 13.3 Intel VT 的PLE 技术
第6章 Amazon EC
- 1 AWS 的概况
- 1.1 简介
- 1.2 产品类别
- 1.3 产品特点
- 1.4 成功案例
- 2 Amazon EC2 简介
- 3 Amazon EC2 的主要模组
- 3.1 AMI
- 3.2 实例
- 3.3 存储
- 3.4 安全方面
- 3.5 可用区
- 3.6 网路方面
- 3.7 Web 管理界面
- 3.8 API
- 4 Amazon EC2 的使用
- 4.1 準备账号
- 4.2 创建实例
- 4.3 启动服务
- 5 Amazon EC2 的优缺点
- 5.1 优点
- 5.2 不足之处
第7章 Cisco UCS
- 1 什幺是UCS
- 2 UCS 的架构
- 2.1 Cisco UCS 6100 系列互联阵列
- 2.2 Cisco UCS 管理程式
- 2.3 Cisco UCS 2100 系列扩展模组
- 2.4 Cisco UCS 5100 系列刀片机箱
- 2.5 Cisco B 系列刀片伺服器
- 2.6 Cisco UCS 网路适配器
- 3 UCS 的核心技术之记忆体扩展
- 3.1 Xeon 5500 记忆体架构
- 3.2 思科的记忆体扩展技术
- 4 UCS 的核心技术之VN-Link
- 4.1 虚拟网路的难题
- 4.2 Cisco Nexus 1000V 的方案
- 4.3 NIV 的方案
- 5 UCS 的核心技术之统一网路
- 5.1 数据中心的现状
- 5.2 统一网路简介
- 5.3 统一网路的基石
- 5.4 不足之处
- 6 为虚拟化而生
- 6.1 虚拟化的目标
- 6.2 伺服器整合
- 6.3 简化系统管理
- 6.4 加速应有部署
第8章 云计算的安全
- 1 云计算安全的概念
- 1.1 新的挑战
- 1.2 现有安全系统的不足
- 1.3 云计算的优势
- 2 云计算安全的架构
- 2.1 云客户端
- 2.2 云端
- 2.3 第三方机构
- 3 Salesforce Forcecom 的安全机制
- 3.1 整体监管和合规性
- 3.2 用户管理
- 3.3 数据管理
- 3.4 系统和网路
- 3.5 物理设施
- 4 AWS 的安全机制
- 4.1 整体监管和合规性
- 4.2 用户管理
- 4.3 数据管理
- 4.4 套用保护
- 4.5 系统与网路
- 4.6 物理设施
- 5 为什幺云计算更安全
- 5.1 安全管理方面
- 5.2 高可用性方面
- 5.3 数据安全方面
- 5.4 人才方面
- 5.5 广域网方面
- 5.6 总结
第三部分 实践篇
第9章 深入分析BigTable
- 1 BigTable 简介
- 2 BigTable 的架构
- 3 BigTable 的数据模型和调用接口
- 3.1 数据模型
- 3.2 调用接口
- 4 BigTable 的存储模型
- 4.1 Tablet 的运行机制
- 4.2 SSTable 的介绍
- 4.3 Compaction 机制
- 5 BigTable 的分散式模型
- 5.1 综述
- 5.2 Chubby
- 5.3 如何定位Tablet
- 5.4 如何分配Tablet
- 6 BigTable 的档案系统
- 6.1 GFS 简介
- 6.2 GFS 的架构
- 6.3 GFS 与BigTable 的协作
- 7 BigTable 的最佳化技术
- 7.1 局部性群组
- 7.2 压缩
- 7.3 通过快取提高读操作的性能
- 7.4 Bloom 过滤器
- 7.5 提交日誌的实现
- 7.6 利用不变性
- 8 BigTable 的功能集
- 8.1 论文中提到的特性
- 8.2 新特性
第10章 YunTable 概览
- 1 为什幺要开发YunTable
- 2 YunTable 的目标
- 2.1 02 版的主要目标
- 2.2 一些限制
- 3 YunTable 的数据模型
- 4 YunTable 的命令行
- 4.1 Add 命令
- 4.2 Put 命令
- 4.3 Get 命令
- 5 YunTable 的架构
- 5.1 Master 节点
- 5.2 Region 节点
- 5.3 客户端
- 6 工作流程
- 6.1 流程1:启动Master 节点
- 6.2 流程2:启动Region 节点
- 6.3 流程3:启动客户端
- 6.4 流程4:添加Master 节点
- 6.5 流程5:添加Region 节点
- 6.6 流程6:创建表格
- 6.7 流程7:创建列组
- 6.8 流程8:添加数据
- 6.9 流程9:根据Row Key 查询
- 7 YunTable 的使用
- 7.1 準备环境
- 7.2 测试用例
- 8 YunTable 的规划
第11章 YunTable 的代码剖析
- 1 基础知识
- 1 编程规範
- 1.2 代码结构
- 1.3 开发环境
- 1.4 重要设定
- 2 基础部分
- 2.1 Utils
- 2.2 List
- 2.3 Item
- 2.4 Conf
- 2.5 RPC
- 3 Master 部分
- 3.1 数据结构部分
- 3.2 对外接口部分
- 3.3 实现部分
- 4 Region 部分
- 4.1 Region
- 4.2 WAL
- 4.3 Tablet
- 4.4 Memstore
- 4.5 YFile
- 5 客户端部分
- 5.1 数据结构部分
- 5.2 实现部分
第四部分 展望篇
第12 章 云计算的未来
- 1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 1.1 比较
- 1.2 未来的竞争
- 2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 2.1 “超市”模式
- 2.2 “电厂”模式
- 2.3 “超市”模式和“电厂”模式的区别
- 2.4 超市还是电厂
- 3 云计算与中国
- 3.1 现状
- 3.2 对未来的期望
- 4 云计算最新技术
- 4.1 Facebook 的Open Compute项目
- 4.2 VMware 的开源PaaS CloudFoundry
- 4.3 YunEngine
- 5 聊聊科技产业的未来
- 5.1 潜在的优势
- 5.2 主要方向
- 5.3 驱动力
结尾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