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围垦位于平海湾西岸,属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洋埭村(45%)、岱前村(35%)、前康村(10%)、砺山村(10%)等4个行政村,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营省级示範片土地治理项目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营围垦
- 位于:平海湾西岸
- 属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
工程命名
东营围垦命名,取自蚮前行政村的“东头”自然村的“东”字和洋埭行政村的“苦营”自然村的“营”字。
围垦工程
东营围垦不单单指东营围垦,还包括东洋围垦和卫星海埭。
东洋围垦
1964年围海造田的莆田县东(头)洋(埭)围垦工程(今岐山宫东北的洋埭后山闸门头至岱前东头这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就是东洋围垦海堤所在,工程由洋埭、蚮前、砺山等大队合作,指挥部设在洋埭后厝张九妹狮家);
卫星海埭
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上天时建设的“卫星海埭”的围垦工程(今洋埭后山闸门头至洋埭卫星埭闸门头那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就是卫星海埭所在,工程由洋埭大队自主完成,指挥部设在洋埭大队)。
1978年开始测量,1979年春正式动工兴建,莆田县东(头)(苦)营围垦工程(工程由洋埭、蚮前、前康等大队合作,指挥部设在洋埭后厝张万顺家),历时三年,把东营围垦工程大闸门南边的山头挖掉,用泥车(小板车)一车一车前拉后推蚂蚁似的移山填海,于1982年胜利堵港合拢。
东营围垦

三垦连片
东营围垦工程把东洋和卫星两个海堤变成堤内堤,东营、东洋、卫星三个垦区从此连成一片,站在洋埭的雕岭山上看东营围垦里面广袤十里的绿野,跟站在壶公山看莆田的南北二洋一样,东营垦区是莆田仅次南北洋的新平原。
垦区权属
东营围垦垦区内面积为洋埭(45%)、岱(蚮)前(35%)、前康(10%)、砺山(10%)等行政村所有,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营省级示範片土地治理项目区”,其中洋埭村拥有2千多亩耕地面积。
东营围垦

东营围垦垦区内已有四纵三横的标準机耕路,新建的沁峤公路(201省道)从垦区中横穿而过,交通顺畅。
东营围垦垦区内设计合理标準的沟系水系纵横交错,调节控制构件设施齐备,完全适宜水产养殖。东营,有待好好开发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