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潘楼镇位于利辛县城西北10公里处。地处东经116°04′--116°,北纬33°08′--33°16′之间,东南与城关镇相接,东北与城北镇比邻,北和江集镇搭界,西北与孙集镇相连,西南和王市镇隔西淝河相望。全镇国地总面积7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3万亩。辖21个村委员会,372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庄。总人口60090人,其中回民900多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西潘楼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 电话区号:0558
- 邮政区码:236700
- 面积:72.9平方公里
- 人口:60090人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火车站:潘楼火车站
- 车牌代码:皖S
简介
西潘楼镇,该镇地处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土地肥沃。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66天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4.9°C,多年平均降水量882.3毫米,适宜各种旱地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其他少量种植红芋、高梁、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绿豆、菸叶、药材和各种蔬菜。
西淝河为境内主要河流,另有青龙沟、黄龙沟、早阳沟、西红丝沟、车辙沟,北南流向五条大沟。其中青龙沟、黄龙沟、早阳沟流注西淝河,西红丝沟、车辙沟流注阜蒙河。五条大沟分布均匀,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发展
1970年10月1日,青阜铁路(濉阜铁路)全线通车,设西潘楼站。1972年1月,利辛县从利辛、刘集、孙集三个公社中析十一个大队成立“西潘楼镇人民公社”。1975年4月设番楼区,下辖西潘楼、老张集、刘集、陆小楼四个公社。1992年2月,撤区并乡,原西潘楼镇、老张集乡合併成立西潘楼镇。
西潘楼镇是利辛县的交通重镇,青阜铁路和S308省道在西潘楼交汇,界、阜、蚌高速公路、S306省道、利王公路从境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
1972年以来,西潘楼镇人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挖沟、修路、打井、载树,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中小沟渠桥涵配套工程逐年日臻完善,全镇打井536眼,每百亩一眼,分布科学合理,抗灾能力逐年提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广大干群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务实求真,发展潘楼经济,打造和谐潘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正奋勇前进!
政区
行政村、自然村
行政村 | 自然庄 |
潘楼村 | 西潘楼庄、马闫庄、闫路西庄、闫路南庄、闫路北庄、闫新庄、东潘楼庄、潘菜园庄、潘小庄、潘前庄、潘长郢庄 |
西街村 | 刘新庄、马小庄、张小庄、前苏庄、后苏庄、张桥口庄、张庄、西刘桥庄、小张庄 |
镇北村 | 葛桥庄、高桥庄、东耿庄、纪五庄、纪六庄、李庄、屈庄、张大庄、东刘桥庄、前小庄、张桥庄、张老油坊庄、朱庄 |
马寨村 | 东张营、西张营、刘沟沿、闫桥、陈寨、马寨庄、陈庄、刘庄、王庄、闫庄、小李庄、椿树庄 |
大刘郢村 | 马湾套庄、崔沖庄、大刘郢庄、大渡口庄、刘小寨庄、高竹园庄 |
郭楼村 | 郭楼庄 |
郭寨村 | 橡树杨庄、、马园庄、杜园庄、魏长郢庄、陈辛庄、后魏庄、高寨子庄、郭寨庄、陈柿园庄、郭庄、陈老家庄、宋庄 |
李刘村 | 李寨庄、杜庄、杨寨庄、王庄、史庄、赵庄、李张庄、杨小寨庄、刘庄、李庄、后刘土楼庄、郭小庄、张庄、刘土楼庄 |
东王村 | 于庄、黄庄、闫庄、李庄、贾庄、刘庄、郭庄、刘明庄、前王庄、后王庄、小王庄、夏桥口庄 |
于庄村 | 于庄、孙寨庄、孙小庄、杜庄、倪庄、管庄、金庄、夏王庄、潘东湖庄、孙楼庄 |
张集村 | 张集庄、东闫郢庄、西闫郢庄、潘庄、闫楼庄、刘庄、冯皮庄、张新庄、东刘庄、前后李庄 |
桥西村 | 桥西庄、张窑庄、杜庄、小杨庄、大杨庄、李寨庄、安庄、孙硷场庄、桥东庄、杨小桥庄、赵庄、冯后小庄、冯寨庄、冯板东庄、冯板西庄 |
五里村 | 五里庄、闫湖庄、郭庄、李尚庄、潘寨庄 |
老闫桥村 | 江新桥庄、大李庄、后李庄、前李庄、江梨园庄、唐苑庄、唐李庄、王庄、刘庄、闫桥庄 |
张楼村 | 张老庄、东土楼庄、西土楼庄、张小寨庄、庄户西庄、张玉庄、闫小庄、闫后荒庄、张楼庄、刘楼庄、张郢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