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仪器分析(第三版)(黄一石、吴朝华、杨小林主编书籍)

2021-05-28 13:22:42 百科

仪器分析(第三版)(黄一石、吴朝华、杨小林主编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仪器分析(第三版)
  • 作者:黄一石、吴朝华、杨小林
  • 页数:466
  • 定价:49.00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
  • 装帧:平胶膜
  • 开本:16
仪器分析(第三版)
作者:黄一石、吴朝华、杨小林编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书号:978-7-122-16118-5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胶膜 版次:3版1次 页数:466页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原子发射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库侖分析法)以及仪器联用技术等。介绍了这些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方法特点、套用範围和实验技术。
本书为高职高专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分析化验人员业务培训用书及参考资料。
目录
绪论1
01仪器分析法及其特点1
02仪器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分类1
0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21电位分析法4
11基本原理4
111概述4
112电位分析法的理论依据5
113参比电极6
114指示电极8
【思考与练习11】16
阅读材料超微电极和纳米电极16
12直接电位法17
121直接电位法测定pH值17
122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浓)度21
【思考与练习12】28
阅读材料“pH”的来历和世界上第一台
pH计28
13电位滴定法28
131基本原理28
132电位滴定装置29
133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29
134自动电位滴定法32
135永停终点法38
136电位滴定法的特点和套用39
【思考与练习13】39
阅读材料科学家能斯特40
14实验40
141电位法测量水溶液的pH40
14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饮用水中
氟的含量42
143重铬酸钾法电位滴定硫酸亚铁铵
溶液中亚铁含量44
144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I-和Cl-的
含量46
145卡尔费休法测定升华水杨酸的含
水量47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49
本章要点49
【理论知识部分】49
【操作技能部分】50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1
21概述51
2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类51
2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51
【思考与练习21】52
22基本原理52
221光的基本特性52
22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53
223吸收定律55
【思考与练习22】58
阅读材料为科学家擦亮双眼的光谱仪
发明者——本生和基尔霍夫58
2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9
231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59
23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
特点62
233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使用63
234分光光度计的检验与维护保养73
【思考与练习23】75
阅读材料光度分析装置和仪器的新技术76
24可见分光光度法76
241显色反应和显色剂76
242显色条件的选择79
243测量条件的选择82
244定量方法83
245分析误差87
246套用88
【思考与练习24】90
阅读材料光度分析中的导数技术91
25目视比色法91
251方法原理91
252测定方法91
253目视比色法的特点92
【思考与练习25】92
阅读材料目视比色分析法的发展92
26紫外分光光度法92
261概述92
262方法原理93
263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96
264紫外吸收光谱的套用98
【思考与练习26】99
阅读材料伍德沃德与“伍氏规则”100
27实验100
271UV750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的调校100
27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
量铁102
273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和钴的
混合物105
274目视比色法测定水中的铬106
27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色度的测定107
276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曲线的测绘
和套用108
27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蒽醌含量109
278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
和维生素E111
279紫外分光光度法——有机物的
定性与定量分析112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113
本章要点113
【理论知识部分】113
【操作技能部分】1143红外吸收光谱法115
31基本原理115
311概述115
312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原因117
313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关係的
基本概念120
314常见官能团的特徵吸收频率125
【思考与练习31】129
阅读材料一种检查肉质的新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130
32红外吸收光谱仪130
321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130
322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133
323常见红外吸收光谱仪的使用及
日常维护135
【思考与练习32】140
阅读材料现代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技术简介140
33实验技术141
331红外试样的製备141
332载体材料的选择143
333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143
【思考与练习33】144
阅读材料生物反应过程培养液成分线上检测
技术之一——红外吸收光谱法144
3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套用145
341定性分析145
342定量分析148
【思考与练习34】150
阅读材料近红外吸收光谱——一种生物
医学研究的有效方法152
35实验153
351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压片法)153
352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谱图
的绘製与比较154
353几种塑胶薄膜红外吸收光谱的绘製
与比较155
354聚合物红外吸收光谱的绘製与
比较156
355正丁醇环己烷溶液中正丁醇含量的
测定157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158
本章要点158
【理论知识部分】158
【操作技能部分】1594原子吸收光谱法160
41概述160
411原子吸收光谱的发现与发展160
4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161
41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和套用
範围161
【思考与练习41】162
42基本原理162
421共振线和吸收线162
422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162
423原子蒸气中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
分配163
424原子吸收值与待测元素浓度的
定量关係164
【思考与练习42】165
阅读材料化学家的通式“C4H4”166
4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66
4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
部件166
4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主要
性能173
4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
维护保养175
【思考与练习43】187
阅读材料石墨原子化新技术188
4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技术188
441试样的製备188
442标準样品溶液的配製190
443测定条件的选择190
444干扰及其消除技术193
445定量方法197
446灵敏度、检出限和回收率199
【思考与练习44】201
阅读材料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202
45实验202
45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本操作
和工作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镁202
452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钙的实验条件
最佳化和磷酸根对钙测定的干扰及
消除205
453原子吸收法测水中铜208
454原子吸收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
液中锌含量210
45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
类样品中微量铅211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214
本章要点214
【理论知识部分】214
【操作技能部分】2145气相色谱法215
51方法原理215
511色谱法概述215
512色谱分离原理217
513色谱图常用术语218
514色谱分析基本理论220
【思考与练习51】224
阅读材料气相色谱——马丁与辛格
(Martin & Synage)225
52气相色谱仪225
521概述225
522气路系统226
523进样系统230
524分离系统234
525检测系统236
526数据处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246
527常见气相色谱仪的使用247
528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
方法252
【思考与练习52】253
阅读材料微型气相色谱的特点及套用254
53实验技术255
531样品的採集与製备255
532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59
533定性分析268
534定量分析270
【思考与练习53】274
阅读材料气相色谱专家系统276
54气相色谱法的套用实例277
541石油化工产品的GC分析277
542高分子材料的GC分析277
543药物的GC分析277
544食品的GC分析278
545香料与精油的GC分析278
546农药的GC分析278
547GC在环境监测中的套用278
55实验280
551气相色谱仪气路连线、安装和
检漏280
552丁醇异构体混合物的GC分析——归
一化法定量282
553甲苯的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
定量285
554丙酮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标準
加入法定量287
555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丁卡因
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289
556程式升温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
白酒主要成分292
557利用气固色谱法分析O2、N2、CO
及CH4混合气体294
558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与最佳化、
分析方法的验证295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298
本章要点299
【理论知识部分】299
【操作技能部分】2996高效液相色谱法300
6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选择301
611液固吸附色谱法和液液分配色
谱法302
612键合相色谱法304
613体积排阻色谱法308
【思考与练习61】309
阅读材料农药残留物的检验310
62高效液相色谱仪310
621仪器工作流程310
622仪器基本结构311
623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
日常维护323
【思考与练习62】332
阅读材料药物分析技术简介333
63高效液相色谱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333
631速率理论334
632实验技术335
63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
步骤345
634定性与定量方法348
【思考与练习63】349
阅读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350
64实验351
64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查351
642混合维生素E的正相HPLC分析
条件的选择353
643布洛芬胶囊中主成分含量的
测定355
644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
分析357
645苯系物HPLC分离条件的
选择358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361
本章要点361
【理论知识部分】361
【操作技能部分】3627离子色谱法363
71基本原理363
711离子交换剂及分离原理363
712离子色谱法的分类及套用365
【思考与练习71】373
阅读材料单柱离子排斥——阳离子交换
色谱法测定酸雨组分373
72离子色谱仪373
721基本构造373
722常见离子色谱仪的使用及日常
维护378
【思考与练习72】379
阅读材料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无机离子分析
中的最新套用379
73实验技术380
731溶剂和样品的预处理技术380
732分离方式和检测方式的选择380
733色谱参数的最佳化380
734离子色谱法定性定量方法383
【思考与练习73】383
阅读材料离子色谱法固定相的发展383
74实验384
741自来水中阴离子的分析(非抑制
型电导检测)384
742啤酒中一价阳离子的定量分析386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388
本章要点388
【理论知识部分】388
【操作技能部分】3888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389
81原子发射光谱法389
811基本原理389
812发射光谱分析仪器393
813实验技术395
【思考与练习81】396
82毛细管电泳法396
821基础知识396
822毛细管电泳仪基本结构398
823实验技术399
【思考与练习82】400
阅读材料毛细管电泳在生命科学中的
套用400
83质谱法400
831基本原理400
832质谱仪402
833离子的主要类型404
834谱图解析405
【思考与练习83】407
阅读材料质谱之祖——阿斯顿407
84核磁共振波谱法408
841基本原理408
842核磁共振波谱仪415
843实验技术417
【思考与练习84】418
阅读材料核磁共振技术的创立与发展418
85库侖分析法418
851基本原理418
852恆电流库侖分析法420
853恆电位库侖分析法424
854动态库侖分析法425
【思考与练习85】427
阅读材料科学家法拉第Micheal Faraday427
86实验427
861ICP发射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
总硅427
862单纯化合物1H NMR的结构
鉴定428
863库侖滴定法测定硫代硫酸钠的
浓度430
864库侖滴定法测定8羟基喹啉
的浓度431
本章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432
本章要点432
【理论知识部分】432
【操作技能部分】4339仪器联用技术简介434
9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434
91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434
9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接口435
913实验技术436
91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
套用437
【思考与练习91】437
阅读材料兴奋剂437
9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438
92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438
92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438
92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
套用439
【思考与练习92】440
阅读材料探索生命的奥秘440
93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440
931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
用系统440
932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
用的接口441
933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
用的套用441
【思考与练习93】441
阅读材料中药质量控制技术441
本章要点442附录443
附录1标準电极电位表(25℃)443
附录2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446
附录3部分有机化合物在TCD和FID上的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基準物:苯)447
附录4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450
附录5常见分析化学术语汉英对照
(摘自GB/T 14666—2003)450
附录6常见分析仪器操作技能鉴定表457
附录7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463
参考文献46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