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9时,建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肩负全市51万人民的重託,满怀收穫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步入庄严的会场。他们将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我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富民强市的新征程共商大计。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是: 陈春雷、徐志生、童文扬、严凌云、余新华、张锡根、苏旭升、饶秋林、储高清、郑田贵、 赖新林、于沈明、杨树平。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项勤,市政协主席程茂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董悦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正市级巡视员,在建企业代表,驻建部队领导,离退休老干部代表。
大会应到代表226人,因病因事请假3人,实到223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由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徐志生主持。
代表们认真听取了代市长董悦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一是2010年工作回顾;二是“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三是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四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董悦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建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九大工程”,全力做好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拓空间的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城市品位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507.4亿元,同比增长21.8%;农业总产值33.2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61.5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财政总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2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1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2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2.8%,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全面完成杭州市下达的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指标。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称号。
董悦在报告中回顾了“十一五”期间不平凡的历程。他说,五年来,面对着诸多发展要素制约和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应对、积极有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来,我们不仅努力保持经济成长的速度,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成长的质量和效益;不仅努力完成当前和近期的发展目标,同时更加注重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不仅努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民生保障、社会和谐和生态保护。这五年,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符合建德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的五年;这五年,是不断破解发展制约、整合发展要素、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增后劲的五年;这五年,是民生切实改善、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五年。
董悦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为我们明确了今后发展的主线;浙江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立省之路的战略部署,为我市创造了发挥生态核心竞争力的巨观环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形态,为我们明晰了城市发展的定位和路径;杭州市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搭建了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平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地和农村住房改造的全面实施,为我市的长远发展拓展出了极为宝贵的用地空间;杭黄高铁、杭新景和临金高速、新安江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及各类工业园区、新城(综合体)等重大发展平台的规划建设,为加快发展积聚了持续有力的后劲。面对新一轮发展的广阔舞台,面对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面对不断加大的发展压力,我们必须要有更加高远的眼光、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团结的氛围、更加扎实的作风,牢牢把握各种机遇和条件,清醒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努力克服不断加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不断加强的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剧的改善民生任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董悦说,按照市委《关于制定建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以城乡统筹为主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兴市、生态立市”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两轮驱动、融合发展,坚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秀美繁荣和谐新建德。
董悦指出,“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市委确定的“加快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美丽宜居江城、旅游休闲胜地、幸福和谐家园,努力打造杭州西部重要增长极,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美元;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达到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5%以上;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考核任务。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董悦说,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快转型提升,振兴产业经济;坚持统筹发展,最佳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致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等四方面的工作。尤其是2011年,要全面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开展“六大行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乾好事、打实基础。
董悦指出,2011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5%;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6%,力争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8%,力争2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力争16%;农业总产值增长6%,力争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2%,力争15%;招商引资实到内资增长16%,外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力争16%;自营出口增长14%,力争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完成杭州市下达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
董悦指出,围绕上述目标,2011年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快转型升级,优结构、增总量。加快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推进工业主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二要加强城乡统筹,建基础、拓平台。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培育小城市,加快建设新农村,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三要推进改革创新,破难题、增活力。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四要建设生态城市,优环境、提品质。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加强生态建设。五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惠民生、促和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六要实施民生提升十大工程,继续破解“民生难题”。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按照为民惠民富民的要求,以当前民众关注和要求解决的迫切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民生提升十大工程。
董悦还从深化政府创新、打造“阳光政府”、建设公共财政、加强依法行政、坚持廉洁从政等五个方面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要求。
董悦最后说,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拚搏、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富民强市的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列席大会的有:出席政协建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同志;省、杭州市人大代表;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乡镇长;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副主任,办事处主任;民众团体负责人及部分企业界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负责人;部分离退休老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