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路、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按照中国企业会计準则,去年实现营收2360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19亿元,同比增长10.1%;基本每股收益0.42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元。 2018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569件,全国排名第二。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九。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上市公司。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名称: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
- 总部地点:北京
- 成立时间:2000年2月25日
- 经营範围:石油开发、开採、管道运输、化纤
- 公司性质:中央企业
- 官网:http://www.sinopec.com/
- 简称:中国石化
公司介绍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公司标誌
主要标誌:
根据中国石化统一品牌战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4个注册商标。

内部简称“朝阳商标”,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无偿许可股份公司使用“朝阳商标”;“朝阳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商品(比如聚丙烯)和服务(比如加油站)。
其他标誌:
其他标誌: | |
![]() | 内部简称“满天星商标”,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无偿许可股份公司使用“满天星商标”;“满天星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注:“朝阳商标”、“SINOPEC商标”、“满天星商标”经常组合使用。 |
![]() | 内部简称“长城商标”,系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主要用于中国石化提供的润滑油(脂)、汽车养护系列商品;注册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品牌标誌以两个英文字母“C”为设计题材,由“C”造型演化成两条运动有力的弧线。内侧红色的“C”代表“客户”(Customer);外侧蓝色的“C”代表“品质”(Character);充分体现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以“客户” 为核心、以卓越“品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品牌追求。SINOPEC为海外市场(大陆以外市场)润滑油惟一品牌。 “ |
公司业务
业务概况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採、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製、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套用。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油气勘探与生产
中国石化是中国国内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本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297个区块勘探许可证,探矿权总面积96.68万平方千米,持有192个区块开採许可证,採矿权总面积2.03万平方千米。
本公司下属有12家油气生产企业,主要是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华北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油品炼製与销售
石油炼製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製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石油炼製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三个炼化企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旺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装置构成
中国石化炼油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芳烃分离、加氢精制、烷基化、气体分馏、沥青、制氢、脱硫、制硫等,部分炼厂还有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石蜡成型、溶剂精製、白土精製和润滑油加氢等装置。
加工能力
2011年底,中国石化一次加工能力达2.47亿吨,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汽煤柴油加氢精制等主要生产装置能力同比都有一定提高。中国石化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炼油企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及劣质原油加工能力。2011年,北海500万吨/年炼油异地改造、长岭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镇海2300万吨/年炼油配套改造、高桥1250万吨/年润滑油系统改造等工程相继投产,有效提升中国石化综合配套加工能力和炼油、化工、润滑油综合水平;长岭渣油加氢以及北海、广州等企业催化裂化、焦化装置新建及改扩建,有效提高劣质原油加工能力;荆门、高桥、北海等新建连续重整装置投产,改善产品结构并降低制氢成本;全面实施国III柴油质量升级,北海、沧州、石家庄、济南、九江、镇海等新建柴油加氢装置以及洛阳、镇海、荆门、北海等硫磺装置投产,清洁油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所属炼油企业中,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11家。
化工生产与销售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石化生产厂遍布中国东部、中部及南部等经济、市场发达地区,生产和销售各类石化产品,包括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合纤原料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本公司的石化产品生产与本公司的炼油业务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化工原料(如石脑油)主要由本公司各炼油生产企业提供。本公司绝大部分石化产品均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截止2011年底,本公司主要化工产品产能(含当年新建及扩能改造装置)、产量、市场占有率如下:
乙烯生产企业13家,其中合资公司4家,年末生产能力942.5万吨,实际生产乙烯989.4万吨。其中: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齐鲁分公司、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炼化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能力均达60万吨/年以上,茂名分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以上。
研究与开发
(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1.海相油气勘探技术
2.陆相油气勘探技术
3.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技术
4.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
5.提高油气採收率技术
6.複杂条件下地球物理技术
7.钻井、测井、录井技术
8.储层改造技术
9.油田化学品技术
10.仪器、工具和装备技术
1.海相油气勘探技术
2.陆相油气勘探技术
3.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技术
4.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
5.提高油气採收率技术
6.複杂条件下地球物理技术
7.钻井、测井、录井技术
8.储层改造技术
9.油田化学品技术
10.仪器、工具和装备技术
(二)炼油技术领域
1.劣质原油加工与提高轻质油品收率技术
2.清洁油品生产技术
3.炼化一体化技术
4.润滑油及其他石油产品生产技术
5.炼厂节能减排技术
6.非常规资源炼油技术
1.劣质原油加工与提高轻质油品收率技术
2.清洁油品生产技术
3.炼化一体化技术
4.润滑油及其他石油产品生产技术
5.炼厂节能减排技术
6.非常规资源炼油技术
(三)化工技术领域
1.烯烃、芳烃生产技术
2.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技术
3.聚烯烃技术
4.合纤单体和聚合物技术
5.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新产品技术
6.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技术
7.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
1.烯烃、芳烃生产技术
2.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技术
3.聚烯烃技术
4.合纤单体和聚合物技术
5.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新产品技术
6.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技术
7.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
(四)公用工程技术领域
1.安全技术
2.环保技术
3.节能技术
4.装备长周期运行技术
5.油气储运技术
6.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
7.重大装备技术
1.安全技术
2.环保技术
3.节能技术
4.装备长周期运行技术
5.油气储运技术
6.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
7.重大装备技术
对外经贸及技术合作
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对外经贸及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取得显着成果。海外油气资源投资取得突破,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作能力和综合贸易实力增强,保障了供应,降低了成本。国际科技合作进展顺利,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国际事业公司2010年国际贸易情况
2010年,国际事业公司以炼化产品和设备材料为重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实现进出口16亿美元,比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长了40.4%。其中进口 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6.8亿美元,同比增长73.5%。
进口方面,全球化採购深入推进。充分引入竞争,加强与国外大生产製造厂商的合作,在全球範围内搜寻优质资源,较好地稳定了进口资源渠道。全年进口採购化工品、设备材料8.9亿美元(含技术引进),保障了集团公司生产建设物资供应。
出口方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一方面,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重点加强与催化剂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炼油销售公司和茂名石化、燕山石化等企业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完善了业务合作机制和出口定价机制,稳定了石蜡、石油焦、催化剂、润滑油等资源,炼化产品出口业务实现较快发展,取得了中国石化催化剂首次出口美国、中国石化沥青首次出口非洲、散蜡首次出口台湾等重大突破。2010年炼化产品出口达5.1亿美元,比2009年的2.8亿美元增长了82.1%。其中催化剂出口达9650万美元、同比增长78.3%;润滑油出口2160万美元、同比增长20.4%。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行大客户策略,紧盯中东、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目标市场和集团公司海外投资项目,加大重点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中国石化自有技术乙烯裂解炉首次出口马来西亚、天然气压缩机组首次出口非洲、高强度罐板首次出口伊朗、高技术绕管式换热器首次出口台湾等重大进展,全年出口设备材料1.95亿美元,比2009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77.3%。
环保与安全
安全、环境与健康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与健康(HSE)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HSE监督管理原则,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中国石化的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各分(子)公司按照总部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员HSE意识,规範作业行为,不断强化人和物的本质安全,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提供切实保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HSE监督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实现了总体平稳,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环境与健康(HSE)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HSE监督管理原则,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中国石化的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各分(子)公司按照总部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员HSE意识,规範作业行为,不断强化人和物的本质安全,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提供切实保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HSE监督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实现了总体平稳,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信息技术套用
中国石化坚持信息系统集中集成、深化套用工作思路,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系统深化套用,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信息化水平持续保持央企先进地位。
ERP建设与套用再上新水平 ERP实现全覆盖,ERP上线企业总数达到101家。通过开展抓达标树典型活动,企业ERP套用水平明显提升。ERP实现企业套用100%达标目标,典型企业培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胜利油田、燕山石化、浙江石油等6家企业被评为综合套用典型,中原油田、扬子石化、广东石油等18家企业被评为专业模组套用典型。以ERP为基础的一体化数据仓库系统,为总部快速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手段,ERP已经成为总部加强管控的有力工具。ERP套用已由资源计画、经营管理逐渐向经营分析、决策支持纵深方向延伸。
公司机构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机构设定

公司股票
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00386)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600028)。截至2010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公司荣誉
中国石化IPO以来在公司治理、投资者关係方面得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认同。
公司获得荣誉 | 获奖时间 | 评选机构 |
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上市公司 | 2018年12月5日 | |
金蜜蜂2012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袖型企业 | 2012年12月 | WTO经济导刊 |
中国石化荣膺两项中国证券“金紫荆奖”。傅成玉董事长荣获“最具影响力领袖”奖,中国石化荣获“最具海外影响力上市公司”奖。 | 2012年11月 | 大公报、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 |
傅成玉董事长被评为2012年度全球石油业年度领袖人物 | 2012年11月 | 能源情报集团(EIG) |
安全生产幸福感企业 | 2012年11月 | 全国“安全生产月”组委会 |
2012年度节能减排创新企业 | 2012年11月 | 中国新闻网能源频道 |
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最佳案例 | 2012年11月 | 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路 |
傅成玉董事长荣获“中国海外投资年度人物”奖 | 2012年8月 | 中国海外投资年会 |
傅成玉董事长荣获“环境与发展优秀践行者”奖 | 2012年6月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201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100强 | 2012年3月 | 《财富》(中文版) |
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奖 | 2012年1月 | 《欧洲货币》杂誌 |
中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评价第一名 | 2011年12月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证券时报社 |
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中“最受两地投资者欢迎上市公司”和“海外最具品牌影响力中国上市公司”奖项 | 2011年11月 | 大公报主办,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 |
中国证券市场年会金鼎奖 | 2011年11月 |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证券日报社 |
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 | 2011年10月 | 国际数据集团(IDG) |
国际炼油公司卓越奖 | 2011年8月 | 第24届美国哈特能源大奖 |
2010年度中华慈善奖 | 2011年7月 | 国家民政部 |
亚洲最佳管理奖 | 2011年6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亚洲最佳公司治理奖 | 2011年6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亚洲最佳投资者关係奖 | 2011年6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亚洲最佳 履行分红政策奖 | 2011年6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 | 2010年12月 | 新华通讯社 |
金蜜蜂2009优秀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领袖型企业奖 | 2009年12月 | WTO经济导刊 |
2009年採掘业A股上市公司 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 2009年11月 | 《2009A股上市公司 最佳社会责任报告高峰论坛》组委会 |
最佳公司网站奖 | 2009年11月 | 投资者关係杂誌 |
最佳投资者关係奖 | 2009年11月 | 投资者关係杂誌 |
最受投资者欢迎上市公司网站 | 2009年6月 | 证券时报 |
2008中国最具竞争力港股上市公司 | 2008年12月 | 中国经营报和China Economist |
亚洲最佳企业管治奖 | 2007年6月 | 《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杂誌 |
国有企业最佳投资者关係大奖 最佳企业管治奖 最佳投资者关係主任奖 投资者关係优异证书 提名奖项: 最佳投资者关係(董事长或行政总裁) 最佳年报奖 最佳企业交易投资者关係奖 投资者关係最佳进步奖 最佳投资会议奖 | 2006年12月12日 | 英国IR杂誌 |
最佳投资者关係(大型公司) | 2005年11月 | 投资者关係杂誌 |
最佳年报 | 2005年11月 | 投资者关係杂誌 |
中国十佳上市公司 | 2005年7月 | 上海证券报和东吴证券 |
最佳上市公司(大型公司) | 2005年7月 | 证券市场周刊 |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亚洲最佳投资者关係公司 中国(包括香港)地区最佳投资者关係公司 | 2004年7月 | 机构投资者 |
中国十佳上市公司 | 2004年6月 | 上海证券报和东吴证券 |
亚洲最佳石化公司 | 2004年1月 | 欧洲货币 |
中国最具行业领导力上市公司 | 2004年1月 | 财富中国 |
最有投资价值上市公司 | 2003年12月 | 证券时报和招商证券 |
2003新兴市场最佳公司治理 | 2003年11月 | 欧洲货币 |
最具竞争优势百家企业 | 2003年8月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2003年亚洲最佳公司 | 2003年7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中国最佳管理公司 | 2003年4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中国最佳投资者关係公司 | 2003年4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中国最佳提升股东回报公司 | 2003年4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中国最佳公司治理公司 | 2003年4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中国境内最佳治理公司 | 2003年1月 | 财资杂誌 |
亚洲最佳年报 | 2003年2月 | CFO ASIA |
中国最佳投资者关係公司奖 | 2001年6月 | 亚洲金融杂誌 |
亚洲最佳年报 | 2002年2月 | CFO ASIA |
中国境内最佳治理公司 | 2002年7月 | 欧洲货币 |
中国石化集团获奖列表(2007年-2013年)
序号 | 获奖名称 | 获奖时间 | 评选机构 |
1 | 201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100强第三 | 2013年 | 《财富》(中文版) |
2 | 3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4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5家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
3 | 11个集体当选“全国青年文明号” | 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 | |
4 | 7个集体被评选为“全国青年安全示範岗” | 共青团中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
5 |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四 | 《财富》 | |
6 | 2013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十佳 |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 |
7 | 2013绿色中国-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 | 联合国环境基金会、内地及港澳台环境保护协会 | |
8 | “2013年度最佳发行人”奖 | 《国际金融评论亚洲版》杂誌 | |
9 | 中国最佳管理公司 | 2012年 | 《欧洲货币》 |
10 | 1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2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5家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
11 | 安全生产幸福感企业 | 新华网 | |
12 |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五 | 《财富》 | |
13 | 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一 |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 |
14 | 中国智慧财产权倡导者 | 第六届全球智慧财产权商业论坛 | |
15 | “最具社会责任品牌”奖 | 国际数据集团 | |
16 | 人民社会责任奖 | 2011年 | 人民网 |
17 | 中央企业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突出贡献奖 | 国务院国资委 | |
18 | 2010年中华慈善奖 | 民政部 | |
19 | “中国低碳榜样”奖 |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 |
20 | 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 |
21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 | 新华网 | |
22 | 下属9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 中宣部、全国文明办 | |
23 | 中国石化青海石油分公司“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 2010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
24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
25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 | 新华社 | |
26 | 人民社会责任奖 | 人民网 | |
27 | 中国红十字勋章 | 中国红十字协会 | |
28 | 光明功勋特别奖 | 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 |
29 |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第六位 | 中国社科院 | |
30 | 最受讚赏的中国公司(石油、化工行业第一) | 2009年 | 美国《财富》杂誌中文版 |
31 |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 | 新华网 | |
32 | 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 | 国资委 | |
33 | 中国经济百强榜 共和国60年最具影响力品牌60强 |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 |
34 | 2009最具影响力企业 | 中国企业联合会 | |
35 | 儿童慈善奖 |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
36 | 全球最受讚赏公司 | 2008年 | 美国《财富》杂誌 |
37 | 最受讚赏的中国公司(排名第一) | 美国《财富》杂誌中文版 | |
38 | 创新型企业 | 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 |
39 | 中石化北京石油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特别荣誉奖” | 北京奥组委 | |
40 | 中国十大慈善企业(排名第一) | 2007年 | 中国慈善总会 |
41 | 影响中国十佳上市公司 | 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