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1971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北京市语言学会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晨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市
- 出生日期:1971年9月
- 性别:女
人物经历
陈晨,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北京市语言学会会员。曾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1989-1993,1993-1995),先后获得对外汉语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尤其对英语母语者)专业双学士学位(六年制);中国人民大学(1998-2001,在职研究生,导师胡明扬教授),获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至今,先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文学院任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1998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2001年—2002年曾赴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 U.K.)东亚系任教。1997年获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2001年获国家国语水平测试一级证书。
主讲课程
中、外国研究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
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
专业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课)。
外国留学生本科生、进修生
汉语精读(本科、高级、中级) 汉语口语(高级、中级、初级、零起点);
汉语写作(本科、高级、中级) 汉语听力(本科、高级、中级);
汉语阅读(本科、高级、中级) 基础汉语(零起点);
论文阅读与写作(本科) 汉语综合阅读(本科);
当代中国话题研讨(本科) 广播听力(本科);
报刊阅读(高级) 新闻听力(高级);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本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本科);
汉字与文化讲座(用英语讲授,澳大利亚学生短期留华培训项目)。
中、外国本科生、研究生
Formalizing China through Movies and Pictures (通过电影和图片形式化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国际国小期)中国文化研究课程,用英文讲授。
教授过各种水平的综合、听说读写等课型的20余门外国学生汉语言专业、基础课,以及中国文化、文学全校留学生公选课;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课程;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国际国小期)中国文化研究课程(全英文授课)主讲教师。
研究方向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法、教学语法、教材编写与评估等)、汉语二语习得、语篇分析、汉语认知功能语法、汉英语言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主要贡献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多项。
专着
1、“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审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合着),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欧美学生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与崔希亮教授等合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上外社英汉比较与翻译”系列丛书(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审定):《比较、鉴别、套用——英汉对比研究的套用》(合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教材、译作
1、“商务馆实用汉语师资培训教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审定):《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合着),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
2、《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上册),独立编着兼英文翻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全书30万字。
3、《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下册),第一着者兼英文翻译,与Vicky Chu(英)合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全书约28万字,本人承担26万字。
论文
1、《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比英、汉称讚语和答语》,《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1996。本文为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国家汉办主办,1996)发言论文。
2、《<中级汉语口语>使用情况调查评估报告及其引发的思考》,《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英语国家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篇章偏误考察》,《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又收入《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一书(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6年出版。
4、《英语国家中高级水平学生汉语篇章偏误考察》,《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牛津研讨会论文集》(国家汉办资助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篇章偏误和篇章教学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套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又收入《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一书(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6年出版。
6、《对留学生篇章偏误考察的思考》,《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第1期。
7、《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衔接考察》,《汉语学习》(学术版),2005年第1期。
8、《培养初步成段表达能力的新型初级口语教材的编写》,《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1期。
9、《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在篇章连贯方面的常见偏误》,《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10、《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偏误成因探析》,《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3期。
11、《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篇章连线成分习得情况考察----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世界汉语大会分会场之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国家汉办主办,北京,2005)发言论文。
12、《近十年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篇章的研究述评》,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对外汉语研究讨论会”(北京,2004)发言论文,《海外华文教育》2006年第4期。
13、《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交际任务型初级口语教学模式初探》,《海外华文教育》2007年第2期。
14、《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回眸与思考》,初稿为“首届第二语言教学国际研讨会”(北京,2006)发言论文,《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2期。
15、《培养初步成段表达能力的交际任务型初级口语教学模式研究》,初稿为“汉语为第二语言习得留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杜克大学在华项目 /DSICP: Duke Study in China Program和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ACC: 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主办, 北京, 2006)大会发言论文,载“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丛书”:《留学生在华汉语教育初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in the Study Abroad Contex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16、《从培养外国学生语篇表达能力的视角对汉语综合课教材编写的研究》,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笔谈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2007)受邀报告论文,载会议论文选集《走向世界的汉语教学探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2 月。
17、《从培养学习者语篇表达能力的视角对海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美国耶鲁大学、夏威夷大学、广西师大主办,桂林,2009)受邀报告论文,载会议论文选集《多维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7月
工具书
《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参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实用现代汉语副词词典》,(参编、编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承担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欧美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和认知专题研究》(项目号:01BYY005),为课题组主要成员。
2、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欧美学生汉语语法学习与认知专题研究》(项目号:01JAZJD740004),为课题组主要成员。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项目:《实用现代汉语副词词典》(项目号: HBG01-05/011),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兼编委。
4、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与习得研究》(项目号:06XNB005),为项目主持人。
5、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科研项目:《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篇章语法的难点及教学对策研究》,2004-2005年度,为项目主持人。
6、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科研项目:《初级阶段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2005-2006年度,为项目主持人。
获奖记录
2007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2008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