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2021-01-10 11:30:14 百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发展的参谋部,物探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物探专业软体研发及推广中心和重大物探工程技术支持中心,是中国石化专业从事油气地球物理技术研发的直属研究机构。

物探院的主要职责任务是承担国家及中国石化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项目攻关与核心技术研发,自主智慧财产权物探专业软体开发及产品推广,新技术套用试验,并提供全方位的物探技术支持与服务,为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5个研究所、3个科研中心,拥有1箇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截至2017年3月,物探院共有员工42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外文名: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 简称:物探院
  • 创办时间:2009年
  • 属性:物探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中心
    物探专业软体研发及推广中心
    重大物探工程技术支持中心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现任领导:院长:曲寿利
    党委书记:李浩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高路219号

历史沿革

1977年,组建国家地质总局石油物探研究大队、江苏省石油物探研究大队,是中国第一个整建制石油物探研究机构(国家科委注册)。
1978年,在中国首先开展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1980年,进行中国首次试验宽线地震勘探方法、中国第一块三维地震勘探试验。
1982年,进行中国第一次多波地震勘探试验。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1983年,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
1984/1985年,进行中国第一口VSP测井。
1994年,进行中国第一块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试验。
1997年,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2000年,更名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建立中国第一套用于地震处理的集群系统。
2002年,完成中国第一套全自动化地震物理模型实验装置。
2003年,“NEWS油气综合解释系统”发布。
2004年,“iCluster地震叠前偏移成像系统”发布。
2009年,以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第一家国家石油公司直属的石油物探研究机构。

科研条件

研究部门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5个研究所、3个科研中心,拥有1箇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地震成像技术研究所、油藏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软体研究所、地震採集技术研究所、物探战略规划研究所
科研中心:地球物理实验中心、地震处理解释中心、地球物理信息中心

人员编制

截至2017年3月,物探院共有员工420余人,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1人,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4人、物探研究院专家11人;博士研究生47人,硕士研究生151人;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142人。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吕公河

设备资源

截至2017年3月,物探院拥有全数位化地球物理模拟实验装备、高温高压岩石物理测试装备、地面和井中地震採集仪器装备、大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配套齐全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软体等一系列设施装备;建成了中国石化最大的云计算中心,计算能力达到2528万亿次/秒。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3月,物探院主持完成国家“863”、“973”重点油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和省部级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和中国石化以上科技奖励26项,申请专利587件,登记专有技术141件,取得软体着作权51件;通过持续创新和攻关,在基础研究、地震成像、储层预测、微地震压裂监测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形成了两大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六项核心技术、十二项特色技术和八大综合套用成果;研发形成了地震採集、处理、解释和特色软体四个软体产品系列,首次实现了中石化自主软体产品业务流程的全贯通。
获奖获奖
物探院在三维地震、高精度地震、井中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等勘探方法上,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勘探工程规划、数据处理分析、複杂构造成像、複杂储层预测等物探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技术和专有软体产品;高质量处理了一万多平方千米三维地震资料,提供了数百口探井和开发井建议井位,为塔河、川东北、鄂尔多斯、东海、江苏、松辽等一大批油气田的勘探发现和增储上产做出了贡献。
物探院创新研发的“NEWS油气综合解释系统”、“iCluster地震叠前偏移成像系统”等自主智慧财产权大型专业套用软体,在中国石油工业界得到推广套用。
2005-2011年主要获奖成果2005-2011年主要获奖成果

学术期刊

《石油物探》创刊于1962年,报导内容主要包括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经验交流、学术论坛和问题讨论等。定期栏目有方法研究、套用研究、储层预测及评价、地震採集、综合研究、综述、综合物探等,不定期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和专题等。2013年被EI收录,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所收录。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是被SCI检索收录的地球物理与工程专业英文科技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logologo
S:Sustainable,可持续发展;I:International,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National,奉献国家;O:Oil,每一滴油都是承诺;P:People,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E:Environment,关注环境;C:Cooperation,合作共赢。
标识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神圣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的连线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精神文化

院训:务实、创新、敬业、高效
宗旨: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
使命:引领物探,服务石化
精神:争先、协作、拼搏、奉献
中国石化企业精神:爱我中华、振兴石化
地矿传统: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石油作风:讲究科学、“三老四严”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
曲寿利
党委书记
李浩
副书记
王玲花
副院长
赵改善(兼总工程师)
杨勤勇
胡中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