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化是机关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干部职工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具有机关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範和思维方式,是机关理念、体制、机制的系列複合体,是引导、激励、规範、约束干部职工从政行为的精神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形象的总和。机关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文化範畴。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机关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
内容介绍
中国首部机关文化专着
中国首部机关文化专着

机关文化对干部职工的培育和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刻持久的过程,注定了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靠多任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长期地兢兢业业、刻苦追求,需要靠与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逐渐培养,需要和机关的各种管理方法配合推进。
建设意义
机关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实施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主导机构,是服务社会的视窗,是决策和落实政策的根基所在。机关干部职工的行为直接关係人民民众的利益,关係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新挑战,对加强机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机关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党中央的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并非一帆风顺,先进的社会形态为什幺总能在多次挫折中浴火重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先进文化的支撑。不代表先进文化的政党,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国家,不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没有先进文化鼓舞的民族,不可能在人类文明舞台上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党中央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关係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政治高度,这充分表明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对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先进的机关文化能够起到聚合、导向作用,激励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谋取更大的公共利益。永远保持先进性是机关文化的灵魂,也是党中央的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建设机关文化,以先进文化引导、激励、塑造干部职工,是积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动员民众、组织民众的工作,应该深入到整个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各方面。机关文化建设是寻求共性、引起共鸣、达成共识的过程,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能够发动广大民众,形成人人动手、动脑参与的生动局面。同时,干部职工通过对机关文化的认同,规範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又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体现了“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原则。
机关文化建设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强烈的时代要求。不同时代的政治任务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也各有不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为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服务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展开,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纵观人类社会历史,新的社会形态出现之前,先进的文化思想就已经孕育产生,新的价值观及新的文化制度就在新的文化思想中孕育成熟。而新社会形态的建立,是这种先进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制度化、规範化和系统化。先进文化的前瞻性,决定了其鲜明的时代特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机关文化根植于人民民众的沃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为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机关文化是有效促进机关内部高度整合的“凝聚剂”,也是引导机关持续发展的深厚“驱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出现回归、复旧现象,尤其有时还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是複杂的,从机关文化的角度看,一些落后的机关文化使机构改革缺少正确观念的支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了机构改革不够成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关的工作绩效,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好职能,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全社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改革如果只是注重转变组织职能、改变组织结构、精简人员、制定新制度、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往往会基础不牢。只有进入机关干部职工内心深处,从心理、价值观、文化层面上进行变革和建设,使人们首先树立新的观念、新的价值準则,才能保证改革收到预期成效。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的改革已经不是仅仅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的革新、机构的精简和职能的转变,而且蕴含着整个体系文化环境的变迁与创新,涉及价值观念的发展。就此而言,机关文化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科学管理的要求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车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尚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实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更重要的是将管理活动与机关文化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从而使科学的制度、手段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机关的发展始终追求高效、积极的机关管理,而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相应的文化特徵。
在计画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机关文化表现的是一种领导指挥型文化,工作侧重点在于管理社会,由此管了很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多弊端,也使得一些干部职工意识深处产生一些错误观念,认为机关职能就是运用权力管理社会、管理企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比较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文化必将从领导指挥型转向管理服务型。与之同时,社会对机关管理的关注焦点,也从程式、心理、情景转到更根本的文化建设上来。机关管理既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又受到机关文化的规範和制约。没有对机关文化及其所依託的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不可能有成功的管理,更加难以把握现代、动态的管理过程。所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既是最佳化机关管理,确保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总结分析经验教训、顺应现代化发展的固有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机关形象建设的根本保障
组织形象的构建已成为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管理战略。内生外显的良好机关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能为机关带来社会的信服。机关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它不仅决定了干部职工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徵,还明确了机关的精神作风及外在形象。
在计画经济体制下,以保守性、封闭性和权威性为特徵的机关文化营造出来的机关形象,有时带有高度集权、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以来,机关形象发生了改变,呈现全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个别干部职工受金钱主义、自由主义等落后思想的影响,出现贪污腐败、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损害了机关整体形象。然而,市场经济蕴涵的民主精神、平等精神和法治精神,要求机关摒弃那种大权独揽、高高在上的全能观念,塑造高效、廉洁、服务的机关形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表率作用,市场经济下更加重视机关的表率作用。塑造形象又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机关文化,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向现代化转型,增加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从而,才能塑造人民民众可亲可信的形象。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机关文化建设还处于形成时期,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机关文化建设必将出现全新的局面,从而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党中央的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并非一帆风顺,先进的社会形态为什幺总能在多次挫折中浴火重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先进文化的支撑。不代表先进文化的政党,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国家,不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没有先进文化鼓舞的民族,不可能在人类文明舞台上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党中央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关係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政治高度,这充分表明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对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先进的机关文化能够起到聚合、导向作用,激励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谋取更大的公共利益。永远保持先进性是机关文化的灵魂,也是党中央的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建设机关文化,以先进文化引导、激励、塑造干部职工,是积极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动员民众、组织民众的工作,应该深入到整个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各方面。机关文化建设是寻求共性、引起共鸣、达成共识的过程,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能够发动广大民众,形成人人动手、动脑参与的生动局面。同时,干部职工通过对机关文化的认同,规範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又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体现了“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原则。
机关文化建设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强烈的时代要求。不同时代的政治任务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也各有不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为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服务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展开,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纵观人类社会历史,新的社会形态出现之前,先进的文化思想就已经孕育产生,新的价值观及新的文化制度就在新的文化思想中孕育成熟。而新社会形态的建立,是这种先进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制度化、规範化和系统化。先进文化的前瞻性,决定了其鲜明的时代特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机关文化根植于人民民众的沃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为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机关文化是有效促进机关内部高度整合的“凝聚剂”,也是引导机关持续发展的深厚“驱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出现回归、复旧现象,尤其有时还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是複杂的,从机关文化的角度看,一些落后的机关文化使机构改革缺少正确观念的支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了机构改革不够成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关的工作绩效,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好职能,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全社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改革如果只是注重转变组织职能、改变组织结构、精简人员、制定新制度、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往往会基础不牢。只有进入机关干部职工内心深处,从心理、价值观、文化层面上进行变革和建设,使人们首先树立新的观念、新的价值準则,才能保证改革收到预期成效。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的改革已经不是仅仅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的革新、机构的精简和职能的转变,而且蕴含着整个体系文化环境的变迁与创新,涉及价值观念的发展。就此而言,机关文化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科学管理的要求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车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尚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实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更重要的是将管理活动与机关文化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从而使科学的制度、手段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机关的发展始终追求高效、积极的机关管理,而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相应的文化特徵。
在计画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机关文化表现的是一种领导指挥型文化,工作侧重点在于管理社会,由此管了很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多弊端,也使得一些干部职工意识深处产生一些错误观念,认为机关职能就是运用权力管理社会、管理企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比较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文化必将从领导指挥型转向管理服务型。与之同时,社会对机关管理的关注焦点,也从程式、心理、情景转到更根本的文化建设上来。机关管理既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又受到机关文化的规範和制约。没有对机关文化及其所依託的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不可能有成功的管理,更加难以把握现代、动态的管理过程。所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既是最佳化机关管理,确保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总结分析经验教训、顺应现代化发展的固有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机关形象建设的根本保障
组织形象的构建已成为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管理战略。内生外显的良好机关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能为机关带来社会的信服。机关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它不仅决定了干部职工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徵,还明确了机关的精神作风及外在形象。
在计画经济体制下,以保守性、封闭性和权威性为特徵的机关文化营造出来的机关形象,有时带有高度集权、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以来,机关形象发生了改变,呈现全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个别干部职工受金钱主义、自由主义等落后思想的影响,出现贪污腐败、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损害了机关整体形象。然而,市场经济蕴涵的民主精神、平等精神和法治精神,要求机关摒弃那种大权独揽、高高在上的全能观念,塑造高效、廉洁、服务的机关形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表率作用,市场经济下更加重视机关的表率作用。塑造形象又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机关文化,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向现代化转型,增加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从而,才能塑造人民民众可亲可信的形象。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机关文化建设还处于形成时期,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机关文化建设必将出现全新的局面,从而
建设目标
机关干部职工是党和政府同人民沟通的桥樑和纽带,建设机关文化,是要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机关事业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机关文化建设根本目的
一是以文化人,把人的发展摆到首要位置,培养优秀的干部职工,挖掘干部职工潜能,发挥干部职工才智,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二是以文兴业,健全科学的机关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机关工作氛围,塑造良好的机关整体形象,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推动事业稳步、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三是以文融事统志,实现人与事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既用先进文化培育人、激励人、塑造人,促进人全面发展,又用先进文化引导事业、保障事业,促进事业科学发展。
机关文化建设基本目标
机关文化建设有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其中,近期目标要达到文化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文化精神理念根植于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渗透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心灵,制度规範融入到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人人都自觉置身于文化建设之中。
远景目标要使机关文化成为干部职工的“心灵家园”、“精神家园”,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和感召力的文化品牌,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机关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人民满意的机关部门。
机关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是良好的机关意识。机关可以根据工作性质、职能职责、发展特点确立不同的机关文化,但是机关文化作为机关的群体意识,决定着机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动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体现时代要求,这是机关文化的基本要求。
二是优秀的机关精神。作为机关文化的精髓,机关精神是干部职工信念、意志、风格、準则的综合体现。优秀的机关精神要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机关特色。倡导和弘扬优秀的机关精神要持之以恆,并通过培养塑造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等方法,使机关文化人格化、典型化、形象化。
三是正确的机关价值观。价值观是机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深深植根于每一名干部职工大脑中,并为大家共同用以认识和衡量事物、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準则体系。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机关的核心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但一些根本的要素不能变,如忠诚的信仰、发展的追求、责任的担当、法治的信念。
四是高尚的机关道德观。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道德建设始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机关文化要提倡和落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团队精神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规範,深入实施弘扬仁爱之心、树立诚信之心、倡导孝敬之心、增强责任之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和建设,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理念化作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全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做出表率。
五是优良的机关风尚。机关风尚是机关崇尚的风气和习惯,良好的机关风尚一定是正气压倒歪风邪气,努力者得到鼓励,消极者遭到谴责,如同置身宜人的气候中,沐浴春风,心旷神怡。这需要加强作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党风、学风、文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使机关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民众满意的风清气正机关。需要培养干部职工的习惯,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使干部职工成为精神纯粹、言谈高雅的人。
六是正面的机关形象。正面的机关形象是机关文化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综合反映和外部标誌,对树立机关在民众威信、提高机关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树立正面的机关形象建设,要从干部职工个体形象和机关整体形象两个方面下工夫,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增强工作职工执政为民意识、优质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在行政管理中做到科学公正、民主公开、文明诚信、依法办事,构建正面的机关形象。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建设、文化展示、新闻宣传等方式,积极传播正面的机关形象。
七是和谐的机关环境。人的发展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机关环境包括,良好的工作、生活等物质环境,以及有利于干部职工发展、同事间协同进取、部门内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环境推动部门沟通、理解、协调,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内耗和摩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使相互帮助、合作共赢蔚然成风,让集体充满善意和爱心,使每个想干事的人都能放心地干事、舒心地干事、能够乾成事。使得每一名干部职工得到良性发展,催发乾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
机关文化建设根本目的
一是以文化人,把人的发展摆到首要位置,培养优秀的干部职工,挖掘干部职工潜能,发挥干部职工才智,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二是以文兴业,健全科学的机关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机关工作氛围,塑造良好的机关整体形象,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推动事业稳步、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三是以文融事统志,实现人与事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既用先进文化培育人、激励人、塑造人,促进人全面发展,又用先进文化引导事业、保障事业,促进事业科学发展。
机关文化建设基本目标
机关文化建设有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其中,近期目标要达到文化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文化精神理念根植于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渗透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心灵,制度规範融入到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人人都自觉置身于文化建设之中。
远景目标要使机关文化成为干部职工的“心灵家园”、“精神家园”,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和感召力的文化品牌,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机关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人民满意的机关部门。
机关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是良好的机关意识。机关可以根据工作性质、职能职责、发展特点确立不同的机关文化,但是机关文化作为机关的群体意识,决定着机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动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体现时代要求,这是机关文化的基本要求。
二是优秀的机关精神。作为机关文化的精髓,机关精神是干部职工信念、意志、风格、準则的综合体现。优秀的机关精神要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机关特色。倡导和弘扬优秀的机关精神要持之以恆,并通过培养塑造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等方法,使机关文化人格化、典型化、形象化。
三是正确的机关价值观。价值观是机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深深植根于每一名干部职工大脑中,并为大家共同用以认识和衡量事物、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準则体系。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机关的核心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但一些根本的要素不能变,如忠诚的信仰、发展的追求、责任的担当、法治的信念。
四是高尚的机关道德观。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道德建设始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机关文化要提倡和落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团队精神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规範,深入实施弘扬仁爱之心、树立诚信之心、倡导孝敬之心、增强责任之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和建设,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理念化作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全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做出表率。
五是优良的机关风尚。机关风尚是机关崇尚的风气和习惯,良好的机关风尚一定是正气压倒歪风邪气,努力者得到鼓励,消极者遭到谴责,如同置身宜人的气候中,沐浴春风,心旷神怡。这需要加强作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党风、学风、文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使机关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民众满意的风清气正机关。需要培养干部职工的习惯,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使干部职工成为精神纯粹、言谈高雅的人。
六是正面的机关形象。正面的机关形象是机关文化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综合反映和外部标誌,对树立机关在民众威信、提高机关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树立正面的机关形象建设,要从干部职工个体形象和机关整体形象两个方面下工夫,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增强工作职工执政为民意识、优质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在行政管理中做到科学公正、民主公开、文明诚信、依法办事,构建正面的机关形象。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建设、文化展示、新闻宣传等方式,积极传播正面的机关形象。
七是和谐的机关环境。人的发展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机关环境包括,良好的工作、生活等物质环境,以及有利于干部职工发展、同事间协同进取、部门内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环境推动部门沟通、理解、协调,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内耗和摩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使相互帮助、合作共赢蔚然成风,让集体充满善意和爱心,使每个想干事的人都能放心地干事、舒心地干事、能够乾成事。使得每一名干部职工得到良性发展,催发乾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
基本属性
机关文化既具有企业文化的通常属性,也具有机关鲜明的特性。
组织性
机关文化具有企业文化的通常属性,即包括企业文化的意识性、系统性、凝聚性、导向性、可塑性和长期性等。
政治性
机关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机关文化本质上是统帅机关各领域、各层面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担负着为政治服务的职能。
先进性
机关文化倡导追求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机关文化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不断发展创新,而且应该成为全社会文化的引领力量。
法治性
机关文化强化法治观念、依法行政的理念,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责任、法治、服务、廉洁党政部门建设。
服务性
机关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为党的事业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民众服务。
和谐性
机关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先进的时代文化,为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促进机关内部和谐,服务社会和谐建设。
发展性
机关文化依託于机关事业而存在,必然随着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机关文化客观存在,在机关事业萌芽时即已存在,并始终贯穿机关发展全过程。但最初的机关文化处于自然阶段,是自由、自发生长起来的。当机关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身处其中的机关干部开始逐步感知机关文化,自觉探寻它的来源、特点和趋向,并对其进行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理论化建设,进入文化自觉阶段。机关文化建设只有从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才真正促使机关迈入文化管理阶段。
组织性
机关文化具有企业文化的通常属性,即包括企业文化的意识性、系统性、凝聚性、导向性、可塑性和长期性等。
政治性
机关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机关文化本质上是统帅机关各领域、各层面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担负着为政治服务的职能。
先进性
机关文化倡导追求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机关文化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不断发展创新,而且应该成为全社会文化的引领力量。
法治性
机关文化强化法治观念、依法行政的理念,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责任、法治、服务、廉洁党政部门建设。
服务性
机关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为党的事业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民众服务。
和谐性
机关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先进的时代文化,为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促进机关内部和谐,服务社会和谐建设。
发展性
机关文化依託于机关事业而存在,必然随着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机关文化客观存在,在机关事业萌芽时即已存在,并始终贯穿机关发展全过程。但最初的机关文化处于自然阶段,是自由、自发生长起来的。当机关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身处其中的机关干部开始逐步感知机关文化,自觉探寻它的来源、特点和趋向,并对其进行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理论化建设,进入文化自觉阶段。机关文化建设只有从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才真正促使机关迈入文化管理阶段。
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把人作为事业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发挥干部职工文化建设主体作用,注重发挥领导者的示範作用,突出人民民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培育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事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统一。
坚持服务发展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服务事业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担当历史使命,站在时代和发展要求的角度,谋划长远发展,依据事业发展目标,确定文化建设任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引领、凝聚、规範和塑造功能,推动机关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继承发展
必须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习借鉴机关係统内外的先进文化,在传承和吸收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做到体现先进性、导向性和创新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坚持科学建设
要坚持理论联繫实际,尊重文化建设内在规律,实事求是、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一切有利条件,系统设计、科学推进、有效传播,建设先进的机关文化。构建机关文化完整体系,协调处理各种关係,合力建设、整体推进,搭建平台、积极传播,促进机关文化落地。
坚持开拓创新
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建设成果,学习借鉴先进文化建设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载体,始终保持机关文化建设蓬勃生机。
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把人作为事业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发挥干部职工文化建设主体作用,注重发挥领导者的示範作用,突出人民民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培育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事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统一。
坚持服务发展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服务事业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担当历史使命,站在时代和发展要求的角度,谋划长远发展,依据事业发展目标,确定文化建设任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引领、凝聚、规範和塑造功能,推动机关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继承发展
必须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习借鉴机关係统内外的先进文化,在传承和吸收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做到体现先进性、导向性和创新性,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坚持科学建设
要坚持理论联繫实际,尊重文化建设内在规律,实事求是、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一切有利条件,系统设计、科学推进、有效传播,建设先进的机关文化。构建机关文化完整体系,协调处理各种关係,合力建设、整体推进,搭建平台、积极传播,促进机关文化落地。
坚持开拓创新
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建设成果,学习借鉴先进文化建设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载体,始终保持机关文化建设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