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简称商丹园区)核心区,西起商州区刘湾南秦河,东至丹凤县商镇老君殿,南起沪陕高速公路,北至312国道北边坡垣及沿丹景公路至洛南县界,长75公里,平均宽1.3公里,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涉及6个镇(办事处)、约8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成立时间:2009年5月13日
园区概况
商洛首个省级高新区获省政府批准,有利于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佳化产业结构和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商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此外,还将享受到国家和省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扶持政策。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管委会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许可权。
园区始终坚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和商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核心板块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聚焦供给侧改革,适应发展新常态,修订完善休闲养生配套板块、产城融合示範板块、主导产业核心板块等三大板块规划,强力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现代材料、现代医药4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绿色食品、现代服务,“4+2”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入园企业达到81户,世界500强2家,中国500强6家,初步形成了比亚迪、陕西有色、陕西延长、陕西尧柏、陕西能源等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光伏及汽车零部件、氟材料、锌材料、钼材料、水泥建材等产业链部分项目的产业发展局面。截止2016年底,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73.33亿元,年均增长26.5%;完成科工贸总收入1131.82亿元,年均增长28.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3.22亿元,年均增长17.4%;实现进出口总额14.4亿美元,年均增长8%。先后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範基地”、“陕南循环发展示範园区”等称号,荣获“陕西省园区建设先进奖。2016年8月在商丹园区的核心区14.5平方公里,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成功创建陕西省商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商洛高新区将紧扣国家级高新区创建这一核心目标,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体制机制创新实验示範区、商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经济核心区、可持续发展动力源“三区一源”,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0亿元,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科工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财政收入过10亿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
现任领导
傅强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李超鲲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邹定胜 党工委副书记
李剑文 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唐丹锋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力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闫建卓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商丹园区公安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