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杨正瓴

2021-01-17 11:14:31 百科
杨正瓴

杨正瓴

杨正瓴,男,1964年出生。河北灵寿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1985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后留校任教,并获该校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体工程”2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包括电力负荷预测、风电预测、交通流预测), 混沌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套用,人工智慧基础性问题。

此外,对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複杂性、物理学基础、数学基础方面的某些基础问题有浓厚的兴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正瓴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河北省灵寿县
  •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 职业:教师
  • 出生地:河北省灵寿县

人物简介

杨正瓴,男,1964年出生。河北灵寿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应邀充获得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
天津大学杨正瓴副教授天津大学杨正瓴副教授

人物经历

1985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后留校任教,并获该校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曾经担任“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体工程”2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2008年11月在南开大学参加了教育部“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并进行大会发言一次。
参加过国家级“电工学”教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持过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主持或参加过其它科研和教改项目若干项。曾入编国家级大型文献史册《光辉历程——建国五十年成就与探索》(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主要贡献

曾在《IEEE Trans on CAS-1》、《Chinese Physics Letters》、《科学通报》、《连蒸阀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Journal of Forecasting》、《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以及《哲学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医杂誌》、《科技中国》等刊物发表第一作漏希灶者论文80余篇,其中30余篇已被SCI-EXPANDED、SSCI、Ei CompendxWeb收录。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科学学与文化类稿件10余篇。

研究方向

(1) 非平稳时间序誉乃踏归列预测,包括电力负荷预测、风电预测、交通流预测;
(2) 混沌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套用;
(3) 人工智慧、计算複杂性等基础性问题。

发表的部分论文

[1] Zheng-Ling Yang, Ru-Xue Wang, Bo-Feng Shi, Di Wang, Jun Zhang. Estimations of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six common similarity indice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2020: 6129-6134. (EI待检)
[2] 杨正瓴, 赵强, 吴炳卫, 侯谨毅, 陈曦, 张军. 採用k近邻进行空间相关性超短期风速预测. 电料霸舟力自动化设备, 2019, 39(3): 175-181. (EI)
[3] 杨正瓴.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 2019, (11): 34-36.
[4] 杨正瓴.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 2019, (2): 41-41.
[5] 杨正瓴, 吴炳卫, 赵强, 侯谨毅, 陈曦, 张军. 我国冬季风想寒路径上风速与其影响因子的最佳化延迟相关性分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 46(19): 51-58.(2019年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
[6] 杨正瓴, 刘阳, 张泽, 朱新山, 张军. 採用最近历史观测值和PLSR进汽霸店行空间相关性超短期风速预测. 电网技术, 2017, 41(6): 815-1822. (EI)
[7] Yang Zheng-Ling, Liu Ya-Di, Zhu Xin-Shan, Chen Xi, Zhang Jun. Removing forecasting errors with white Gaussian noise after square root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16, 35(8): 741-750. (SSCI, EI)
[8] Yang Zheng-Ling, Song Yan-Wen, Duan Zhi-Feng, Wang Teng, Zhang Jun. New sigmoid-like function better than Fisher z trans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Theory and Methods, 2016, 45(8): 2332-2341. (SCI, EI)
[9] 杨正瓴, 杨钊, 张玺, 朱新山, 张军. 基于季风提高空间相关性预测的最佳化延迟时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 44(15): 33-38. (2017年天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0] 杨正瓴, 冯勇, 熊定方, 杨钊, 张玺, 张军. 基于季风特性改进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展望. 智慧型电网, 2015, 3(1): 1-7.
[11] 杨正瓴. 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 科技导报, 2014, 32(1): 88.
[12] Yang Zhengling, Duan Zhifeng, Wang Jingjing Wang Teng, Song Yanwen, Zhang Jun. Quadratic radical function better than Fisher z transformation.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3, 19(5): 381-384. (EI)
[13] Yang Zhengling. A non-canonical example to support that P is not equal to NP.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1, 17(6): 446-449. (EI)
[14] 杨正瓴. 第二类计算机构想.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 6(4): 368-374.
[15] YANG Zheng-Ling, GAO Yang, GAO Yong-Tao, ZHANG Jun. Behavior of a logistic map driven by white nois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9, 26(6): 060506. (SCI)
[16] 杨正瓴, 翟祥志, 尹振兴, 张军. 超过指数增长速度的年度用电量曲线拟合预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8, 41(11): 1299-1302. (EI)
[17] 杨正瓴, 王渭巍, 曹东波, 张军, 陈曦. 短期负荷预测的Ensemble混沌预测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23): 34-37. (EI)
[18] YANG Zheng-Ling, WANG Wei-Wei, YIN Zhen-Xing, ZHANG Jun, CHEN Xi. Differential system's nonlinear behaviour of real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7, 24(5): 1170-1172. (SCI)
[19] 杨正瓴, 曹东波, 张广涛, 林孔元. 用奇异性的短期负荷预测混沌方法最佳化参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6, 39(3): 334-337. (EI)
[20] 杨正瓴, 田勇, 张广涛, 林孔元. 相似日短期负荷预测的非线性理论基础与改进. 电网技术, 2006, 30(6): 63-66.
[21] 杨正瓴, 田勇, 张广涛,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法的改进. 电网技术, 2005, 29(7): 31-35.
[22] 杨正瓴, 张广涛, 陈红新,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负荷趋势加混沌”法的参数最佳化. 电网技术, 2005, 29(4): 27-30, 44.
[23] 杨正瓴, 田勇,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双周期加混沌”法中的多步法与气象因子的使用. 电网技术, 2004, 28(12): 20-24.
[24] 杨正瓴, 张广涛, 林孔元. 时间序列法短期负荷预测準确度上限估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4, 16(2): 36-39.
[25] 杨正瓴, 林孔元. 电力系统负荷记录混沌特性成因的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 26(10): 18-23.
[26] 杨正瓴, 杨正颖. 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历史变迁关係的初步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1): 57-60.
[27] 杨正瓴, 杨正颖, 王风梅. 印象派绘画与狭义相对论物理学比较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4): 315-319.
[28] 杨正瓴, 吴丽君. 经外穴、阿是穴与“经络、穴位”的实质. 中医杂誌, 2001, 42(增刊): 8.
[29] 杨正瓴, 林孔元, 余贻鑫. 用时间序列的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来预报电力系统中的某些失稳现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21(1): 5-8.
[30] 杨正瓴, 林孔元. 人类智慧型模拟的“第2类数学(智慧型数学)”方法的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1999, 4: 44-50.
[31] 杨正瓴. 体表形状及某些穴位与器官的相关性. 中医杂誌, 1999, 40(3): 188.
[32] 杨正瓴. 《内经》中“女七”、“男八”周期的天文成因. 中医杂誌, 1998, 39(3): 187-188.
[33] 杨正瓴. 关于“互容”概念的意义. 电工教学, 1995, (17): 35-39.
[34] 杨正瓴. 排序问题串列算法複杂性下界间的关係. 天津大学学报, 1993, (6): 140-141. (EI)
[35] Zheng – Ling Yang. Mutual capacitance – Duality principle evolved from planar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s-1, 1992, 39(12): 1005-1006. (SCI)
[36] 杨正瓴. 互容的定义和模型. 科学通报, 1990, 35(12): 960.
[37] 刘鲁源, 杨正瓴. 微型计算机间的并行通讯. 自动化与仪表, 1986, (2): 18-21. (天津市自动化学会年会优秀论文, 1985).

已公布的国家发明专利

[1] 杨正瓴, 刘丁一, 侯谨毅, 王迪, 张军. 考虑机械惯性的水平轴风机风速出力折算方法, 公布号: CN 110457800A, 2019-11-15.

科研项目

主持过天津市套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画一项(09JCYBJC07700, 2009-04至2012-03),以及横向项目一项。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电工学(国家精品课程《电气工程学概论》系列课程)。
硕士生课程:模糊理论及套用(S203E024)。曾经开设过《人工智慧专题》(S203E026)。

获奖部分情况

(1)指导的硕士生获得2019年“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1篇;获得“天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1篇、2018年1篇。
(2)1995年天津大学百年校庆研究生院学术报告会,一等奖论文。
(3)杨正瓴,王萍,张军,薛俊韬,路志英,刘正光,林孔元. 《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天津市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系列活动,二等奖,2006年1月。

主要代表性创新观点

(1)关于“P对NP”问题完全证明的个人观点:对于NTM,P = NP;对于DTM,P ≠ NP;不指明NTM或DTM,则“P对NP”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
(2)电磁学(物理学)基础:2008~2012年间建议SI修改安培定义。建议进行物理实验,以检验“当电流方向不同时。载流平行导体之间的安培力(磁力)是否严格相等?”
(3)预测理论与技术方面:提出了複杂系统行为预测的“机理+辨识”策略。近年用于提高中国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的研究。
(4)1990年代提出了《电路理论》中的“互容 mutual capacitance”概念;1995年提出用互容生产高集成度积体电路的构想。
(5)在“科学学”方面:提出了改进代表作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建议,都发表在高端智库建言期刊《科技中国》。
[6] 杨正瓴, 刘阳, 张泽, 朱新山, 张军. 採用最近历史观测值和PLSR进行空间相关性超短期风速预测. 电网技术, 2017, 41(6): 815-1822. (EI)
[7] Yang Zheng-Ling, Liu Ya-Di, Zhu Xin-Shan, Chen Xi, Zhang Jun. Removing forecasting errors with white Gaussian noise after square root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16, 35(8): 741-750. (SSCI, EI)
[8] Yang Zheng-Ling, Song Yan-Wen, Duan Zhi-Feng, Wang Teng, Zhang Jun. New sigmoid-like function better than Fisher z trans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Theory and Methods, 2016, 45(8): 2332-2341. (SCI, EI)
[9] 杨正瓴, 杨钊, 张玺, 朱新山, 张军. 基于季风提高空间相关性预测的最佳化延迟时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 44(15): 33-38. (2017年天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0] 杨正瓴, 冯勇, 熊定方, 杨钊, 张玺, 张军. 基于季风特性改进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展望. 智慧型电网, 2015, 3(1): 1-7.
[11] 杨正瓴. 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 科技导报, 2014, 32(1): 88.
[12] Yang Zhengling, Duan Zhifeng, Wang Jingjing Wang Teng, Song Yanwen, Zhang Jun. Quadratic radical function better than Fisher z transformation.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3, 19(5): 381-384. (EI)
[13] Yang Zhengling. A non-canonical example to support that P is not equal to NP.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1, 17(6): 446-449. (EI)
[14] 杨正瓴. 第二类计算机构想.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 6(4): 368-374.
[15] YANG Zheng-Ling, GAO Yang, GAO Yong-Tao, ZHANG Jun. Behavior of a logistic map driven by white nois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9, 26(6): 060506. (SCI)
[16] 杨正瓴, 翟祥志, 尹振兴, 张军. 超过指数增长速度的年度用电量曲线拟合预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8, 41(11): 1299-1302. (EI)
[17] 杨正瓴, 王渭巍, 曹东波, 张军, 陈曦. 短期负荷预测的Ensemble混沌预测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23): 34-37. (EI)
[18] YANG Zheng-Ling, WANG Wei-Wei, YIN Zhen-Xing, ZHANG Jun, CHEN Xi. Differential system's nonlinear behaviour of real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7, 24(5): 1170-1172. (SCI)
[19] 杨正瓴, 曹东波, 张广涛, 林孔元. 用奇异性的短期负荷预测混沌方法最佳化参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6, 39(3): 334-337. (EI)
[20] 杨正瓴, 田勇, 张广涛, 林孔元. 相似日短期负荷预测的非线性理论基础与改进. 电网技术, 2006, 30(6): 63-66.
[21] 杨正瓴, 田勇, 张广涛,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法的改进. 电网技术, 2005, 29(7): 31-35.
[22] 杨正瓴, 张广涛, 陈红新,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负荷趋势加混沌”法的参数最佳化. 电网技术, 2005, 29(4): 27-30, 44.
[23] 杨正瓴, 田勇, 林孔元. 短期负荷预测“双周期加混沌”法中的多步法与气象因子的使用. 电网技术, 2004, 28(12): 20-24.
[24] 杨正瓴, 张广涛, 林孔元. 时间序列法短期负荷预测準确度上限估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4, 16(2): 36-39.
[25] 杨正瓴, 林孔元. 电力系统负荷记录混沌特性成因的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 26(10): 18-23.
[26] 杨正瓴, 杨正颖. 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历史变迁关係的初步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1): 57-60.
[27] 杨正瓴, 杨正颖, 王风梅. 印象派绘画与狭义相对论物理学比较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4): 315-319.
[28] 杨正瓴, 吴丽君. 经外穴、阿是穴与“经络、穴位”的实质. 中医杂誌, 2001, 42(增刊): 8.
[29] 杨正瓴, 林孔元, 余贻鑫. 用时间序列的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来预报电力系统中的某些失稳现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21(1): 5-8.
[30] 杨正瓴, 林孔元. 人类智慧型模拟的“第2类数学(智慧型数学)”方法的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1999, 4: 44-50.
[31] 杨正瓴. 体表形状及某些穴位与器官的相关性. 中医杂誌, 1999, 40(3): 188.
[32] 杨正瓴. 《内经》中“女七”、“男八”周期的天文成因. 中医杂誌, 1998, 39(3): 187-188.
[33] 杨正瓴. 关于“互容”概念的意义. 电工教学, 1995, (17): 35-39.
[34] 杨正瓴. 排序问题串列算法複杂性下界间的关係. 天津大学学报, 1993, (6): 140-141. (EI)
[35] Zheng – Ling Yang. Mutual capacitance – Duality principle evolved from planar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s-1, 1992, 39(12): 1005-1006. (SCI)
[36] 杨正瓴. 互容的定义和模型. 科学通报, 1990, 35(12): 960.
[37] 刘鲁源, 杨正瓴. 微型计算机间的并行通讯. 自动化与仪表, 1986, (2): 18-21. (天津市自动化学会年会优秀论文, 1985).

已公布的国家发明专利

[1] 杨正瓴, 刘丁一, 侯谨毅, 王迪, 张军. 考虑机械惯性的水平轴风机风速出力折算方法, 公布号: CN 110457800A, 2019-11-15.

科研项目

主持过天津市套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画一项(09JCYBJC07700, 2009-04至2012-03),以及横向项目一项。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电工学(国家精品课程《电气工程学概论》系列课程)。
硕士生课程:模糊理论及套用(S203E024)。曾经开设过《人工智慧专题》(S203E026)。

获奖部分情况

(1)指导的硕士生获得2019年“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1篇;获得“天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1篇、2018年1篇。
(2)1995年天津大学百年校庆研究生院学术报告会,一等奖论文。
(3)杨正瓴,王萍,张军,薛俊韬,路志英,刘正光,林孔元. 《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天津市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系列活动,二等奖,2006年1月。

主要代表性创新观点

(1)关于“P对NP”问题完全证明的个人观点:对于NTM,P = NP;对于DTM,P ≠ NP;不指明NTM或DTM,则“P对NP”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
(2)电磁学(物理学)基础:2008~2012年间建议SI修改安培定义。建议进行物理实验,以检验“当电流方向不同时。载流平行导体之间的安培力(磁力)是否严格相等?”
(3)预测理论与技术方面:提出了複杂系统行为预测的“机理+辨识”策略。近年用于提高中国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的研究。
(4)1990年代提出了《电路理论》中的“互容 mutual capacitance”概念;1995年提出用互容生产高集成度积体电路的构想。
(5)在“科学学”方面:提出了改进代表作评价和同行评议的建议,都发表在高端智库建言期刊《科技中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