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霞,女,汉族,1978年生,山东陵县人。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天津文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词与词学、近代文学、天津文学与文化。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参与课题多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爱霞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山东陵县
- 出生日期:1978年
-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代表论文
1.《<北洋画报>与天津城市想像》,《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4期;
2.《城市发展与文学关係概论——古代天津与文学》,《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3.《试论清遗民对共和民国认知的複杂性》,《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4.《羁旅人生付小词——梁鼎芬<款红楼词>》研究,《理论月刊》,2011年第7期;
5.《嘉道津沽诗坛第一人——梅成栋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
6.《情到浓时诗自工——郑孝胥哀輓诗解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
7.《落日余晖尽 西山觅幽情——清遗民行迹考论》,《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
8.《论桐城派对天津文学的影响——以王又朴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
9.《天津租界中逊清文人的活动考述》,《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10.《<听水斋词>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城市发展与文学关係概论——古代天津与文学》,《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3.《试论清遗民对共和民国认知的複杂性》,《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4.《羁旅人生付小词——梁鼎芬<款红楼词>》研究,《理论月刊》,2011年第7期;
5.《嘉道津沽诗坛第一人——梅成栋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
6.《情到浓时诗自工——郑孝胥哀輓诗解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
7.《落日余晖尽 西山觅幽情——清遗民行迹考论》,《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
8.《论桐城派对天津文学的影响——以王又朴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
9.《天津租界中逊清文人的活动考述》,《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10.《<听水斋词>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参与项目
1.近现代天津词学系年初编,天津市哲社规划,批准号TJZW10-1-478,主持,在研。
2.天津文学史,天津市哲社规划重点项目,负责明清部分的撰写工作,已结项出版。
3.梅成栋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主持,已结项。
4.癸酉展重阳水西庄酬唱集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主持,已结项。
2.天津文学史,天津市哲社规划重点项目,负责明清部分的撰写工作,已结项出版。
3.梅成栋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主持,已结项。
4.癸酉展重阳水西庄酬唱集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主持,已结项。
5.天津诗史,天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在研。
获奖情况
1.2011年,论文《城市发展与文学关係概论——古代天津与文学》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10年,论文《论桐城派对天津文学的影响——以王又朴为例》获得2010年度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3.2009年,论文《水香浮动 津门风雅——<水香洲酬唱集>研究》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2010年,论文《论桐城派对天津文学的影响——以王又朴为例》获得2010年度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3.2009年,论文《水香浮动 津门风雅——<水香洲酬唱集>研究》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