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运营》是2014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宗斌,定价42元。
基本介绍
- 书名:卓越运营
- 作者:刘宗斌
- ISBN:9787302346432
- 定价:42元
- 出版时间:2014.01.01
- 装帧:精装
基本信息
作者:刘宗斌
定价:4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6432
出版日期:2014.01.01
印刷日期:2013.12.27
定价:4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6432
出版日期:2014.01.01
印刷日期:2013.12.27
内容介绍
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流程框架设计方法,以系统梳理流程、最佳化组织结构、避免“两张皮”现象;总结出“纵、横、内、外”等方面的运营管理方法,使企业运营不再局限于“计画、预算、考核”的纵向推进。本书基于大量成功案例研究,扬弃了流程再造、波特价值链、运营管理等理论的传统观点,整合了卓越绩效準则、内部控制规範、ISO 9000族标準、精益管理、深度行销、市场链、供应链等各种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高管、谘询项目总监提供企业运营的系统思考框架,为企业管理人员、谘询师提供有关运营管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目录
第一章商业模式创新与运营模式勾勒3
第一节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的理解与变革4
一、企业商业模式4
二、企业运营模式7
三、制定企业变革方案的思路——“加减乘除”法8
第二节企业商业模式的战略分析11
一、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11
二、ECIRM——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成长战略模型11
三、基于ECIRM模型的商业模式战略分析13
第三节企业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的战略设计16
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的战略心诀16
二、战略三层次模型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21
三、企业业务结构的战略设计23
四、企业运营模式的战略设计23
第四节企业运营模式的勾勒24
一、波特“价值链”评述24
二、卓越绩效模式的一般价值链25
三、卓越绩效模式一般价值链的运用27
第二章企业组织流程框架设计31
第一节流程管理的发展历程31
一、从职能管理到流程再造31
二、“流程再造”理论的局限32
三、流程体系理论32
第二节流程的定义和分类34
一、流程定义的困惑34二、流程分类35
第三节管理流程的定义和识别方法37
一、管理流程的定义37
二、管理流程的识别方法38
第四节组织流程框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45
一、为企业勾勒卓越绩效模式价值链46
二、识别管理流程并确定其主管部门46
三、识别、梳理企业管理流程的二级职能分配48
四、提出组织结构变革方案,绘製组织流程框架图53
第三章企业成长与组织结构调整56
第一节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认识56
一、组织的重要性56
二、中国企业的组织命题57
第二节企业成长与组织模式变革61
一、创业阶段VS直线式61
二、职能建设阶段VS直线职能式63
三、事业拓展阶段VS事业部式/模拟事业部式64
四、集团管控阶段VS企业集团的各种形制65
五、文化引领阶段VS学习型组织69
第三节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则78
一、战略决定的原则79
二、客户导向原则81
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原则86
四、专业分工与流程协作相结合的原则86
五、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86
六、内部牵制原则87
第四节组织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关键87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前提是组织流程框架设计87
二、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89
第五节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式92
一、职能调整92
二、职能集中92
三、职能转变93
四、职能社会化93
五、建立团队方式94第四章企业再造与企业变革95
第一节“企业再造”理论回顾95
一、“企业再造”理论的诞生95
二、哈默的道歉96
三、“企业再造”理论的局限96
第二节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变革101
一、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变革的定义101
二、企业变革的原则102
三、企业变革的步骤105
下篇企业系统的构建、运营与改进第五章企业流程制度体系构建113
第一节企业流程制度体系概说113
一、企业流程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113
二、与企业标準体系的关係114
三、构建流程制度体系的意义115
第二节构建流程制度体系的指导标準116
一、卓越绩效评价準则116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範119
三、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準123
四、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準127
五、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列标準129
六、各类指导标準的共同特点131
七、各类指导标準对构建流程制度体系的指导作用132
第三节“两张皮”现象与多重管理体系一体化133
一、克服“两张皮”的思路和方法134
二、当前企业多重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的问题与解决思路135
第四节流程制度体系构建步骤和方法137
一、组织流程框架设计137
二、建立流程档案清单137
三、流程现状调研139
四、各级流程最佳化141
五、编写流程档案144
六、完善支持性档案和记录表格154
七、编写运营管理手册154
第五节构建信息化的流程制度体系管理平台156
一、文档形式流程制度体系的局限156
二、信息化流程制度体系管理平台的作用156
三、信息化流程制度体系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运行158
第六章企业运营的纵向推进160
第一节战略绩效管理160
一、平衡计分卡理论161
二、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分解162
三、绩效策划168
四、组织实施171
五、绩效监测173
六、绩效监测结果的套用176
第二节授权管理181
一、授权的原则182
二、授权审批体系的构成182
三、如何建立授权审批体系183
第三节沟通与协调186
一、会议报告机制187
二、走动式管理188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套用189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说189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192
三、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194
四、信息系统分析197
五、信息系统设计198
六、信息系统实施、运行管理与评价199
第五节全面预算管理200
一、全面预算的组织200
二、全面预算基本业务流程及控制措施202
三、全面预算管理应避免的五大误区207
第六节企业集团管控209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和分类209
二、集团管控的目的210
三、集团管控模式的构成212
四、理顺集团治理体系213
五、整合组织体系214
六、建立集团管控体系216
七、强化集团管控机制218
第七章企业运营的横向咬合223
第一节市场链模式概说223
一、何谓“市场链”模式223
二、市场链模式的优势223
第二节初级形态的市场链模式228
一、需求拉动228
二、签订内部协定229
三、横向考核230
第三节高级形态的市场链模式——建立内部市场234
一、划小核算单位,确立内部市场主体234
二、委任经营单元负责人239
三、制定内部市场的要素价格体系240
四、制定内部市场规则242
五、内部市场运营246
第八章企业运营的内部精益248
第一节精益生产方式介绍248
一、精益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248
二、精益生产方式的效果248
三、精益管理体系——丰田屋249
四、丰田管理模式251
第二节精益管理工具254
一、计画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54
二、现场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57
三、设备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66
四、员工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68
第九章企业运营的外部整合274
第一节企业运营外部整合概说274
一、深度行销274
二、供应链整合278
第二节供应链规划与设计279
一、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条件279
二、供应链规划的基本内容280
三、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参照标準——SCOR282
第三节供应链构建290
一、确定供应链的推拉组合方式290
二、最佳化供应链的企业资源网路293
三、基于ERP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299
四、最佳化物流网路304
第四节供应链运营308
一、计画与订单管理308
二、生产管理313
三、採购管理314
四、配送管理316
第十章企业运营的改进创新319
第一节改进创新机制319
一、树立追求改进创新的企业文化319
二、制定鼓励改进创新的人力资源政策320
三、建立改进创新的管理流程323
第二节识别改进需求的方法325
一、绩效监测325
二、绩效分析评价328
第三节改进创新的方法328
一、6sigma328
二、QC小组活动332
三、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336
参考文献337
第六章企业运营的纵向推进1
第一节战略绩效管理1
三、绩效策划168
四、组织实施171
六、绩效监测结果的套用176
第二节授权管理181
一、授权的原则182
二、企业授权审批体系的构成182
三、如何建立企业授权审批体系183
第三节沟通与协调186
二、走动式管理188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套用189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说189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192
三、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194
四、信息系统分析197
五、信息系统设计198
第五节全面预算管理200
一、全面预算的组织200
二、全面预算基本业务流程及控制措施202
三、全面预算管理应避免的五大误区207
第六节企业集团管控209
一、企业集团的定义和分类209
三、集团管控模式的构成212
四、理顺集团治理体系213
五、整合组织体系214
七、强化集团管控机制218
第七章企业运营的横向咬合223
第一节市场链模式概说223
一、何谓“市场链”模式223
二、市场链模式的优势223
第二节初级形态的市场链模式228
一、需求拉动228
二、签订内部协定229
第三节高级形态的市场链模式——建立内部市场234
一、划小核算单位,确立内部市场主体234
二、委任经营单元负责人239
三、制定内部市场的要素价格体系240
四、制定内部市场规则242
五、内部市场链运营246
第八章企业运营的内部精益248
第一节精益生产方式介绍248
一、精益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248
二、精益生产方式的效果248
三、精益管理体系——丰田屋249
四、丰田管理模式252
第二节精益管理工具255
一、计画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55
二、现场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58
三、设备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67
四、员工管理方面的精益管理工具269
第九章企业运营的外部整合275
第一节企业运营外部整合概说275
三、供应链整合279
第二节供应链规划与设计280
二、供应链规划的基本内容281
三、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参照标準——SCOR283
第三节供应链构建291
二、最佳化供应链的企业资源网路294
三、基于ERP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300
四、最佳化物流网路305
第四节供应链运营309
一、计画与订单管理309
二、生产管理314
三、採购管理315
四、配送管理317
第十章企业运营的改进创新320
第一节改进创新机制320
一、树立追求改进创新的企业文化320
二、制定鼓励改进创新的人力资源政策321
三、建立改进创新的管理流程324
第二节识别改进需求的方法326
一、绩效监测326
二、绩效分析评价329
第三节改进创新的方法329
三、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337
参考文献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