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

2020-12-14 11:04:17 百科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骆中钊、 商振东。

基本介绍

  • 书名: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309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骆中钊 商振东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2116512, 712211651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力求根据国情,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小城镇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并附经典实例,以便为从事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人员和广大基层干部、民众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和亟待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希望本丛书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所帮助。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是《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扼要地分析我国传统村镇聚落布局的特色,提出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分章叙述小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并精选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住宅小区、小城镇小康住宅小区和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规划实例以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範例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理念新颖,努力突出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特点,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较强的专业性读物。可供从事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规划师、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以及管理人员工作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作者简介

骆中钊,福建惠安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
曾任建设部村镇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总建筑师。
现任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总建筑师,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兼北方工业大学城镇发展研究所首席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兼厦门分院名誉院长,福建水立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兼传统建筑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以“传承民居建筑文化苦行僧”为题被《中国建设报》授予“2002年中国楼市精英”。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点亮空间——2006年全国家居设计电视大赛”专家评审。荣获福建泰宁“荣誉市民”和福建龙巖洋畲村“荣誉村民”称号。
从事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创作,并出版相关着作数十册。

图书目录

1绪论1
1 1相关概念界定1
1 1 1小城镇1
1 1 2小城镇住宅小区2
1 1 3小城镇住宅小区环境2
1 2小城镇住宅小区的发展演变2
1 2 1住宅小区的历史演进2
1 2 2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概况4
1 3小城镇住宅小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1 3 1小城镇住宅小区的现状 4
1 3 2小城镇住宅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5
1 4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研究的必要性和趋向6
1 4 1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研究的必要性6
1 4 2小城镇住宅小区的环境特徵7
1 4 3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研究7
1 5弘扬传统村镇聚落的布局特点8
1 5 1城镇街坊的基本形式9
1 5 2传统聚落民居的布局形态10
1 5 3聚族而居的聚落布局12
1 5 4极富哲理和寓意的聚落布局13
1 5 5融于自然环境的山村布局15
1 5 6传统聚落的园林景观布局17
2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的原则和指导思想20
2 1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的任务与原则20
2 1 1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任务20
2 1 2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20
2 2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的指导思想21
2 2 1重视节约用地儘可能不占用耕地良田21
2 2 2强化环境保障措施展现秀丽的田园风光23
2 2 3合理组织功能结构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25
2 2 4精心安排道路交通方便居民出行25
2 2 5灵活布置住宅群体空间丰富住宅小区的整体景观26
2 2 6努力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26
2 2 7切实加强物业管理创建文明住宅小区27
2 3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的布局原则27
2 3 1使用要求27
2 3 2卫生要求27
2 3 3安全要求30
2 3 4经济要求30
2 3 5美观要求30
2 4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模31
2 4 1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31
2 4 2住宅小区的用地规模31
2 5小城镇住宅小区的用地选择32
2 5 1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环境选择原则32
2 5 2小城镇住宅小区用地的选择原则33
2 6小城镇住宅小区的构成要素34
2 6 1用地构成34
2 6 2建设内容构成34
2 7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深度和要求34
2 8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35
2 8 1用地分析35
2 8 2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和计算37
2 8 3建设投资37
3小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39
3 1住宅小区的功能结构39
3 2平面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42
3 2 1行列式42
3 2 2周边式42
3 2 3点群式43
3 2 4院落式43
3 2 5混合式48
3 3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49
3 3 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49
3 3 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50
3 3 3院落式的组合方式50
3 4住宅小区住宅群体的空间组织53
3 4 1住宅区户外空间的构成54
3 4 2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尺度56
3 5小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组合的基本构图手法60
3 5 1对比60
3 5 2韵律与节奏61
3 5 3比例与尺度63
3 5 4造型63
3 5 5色彩63
3 6小城镇住宅小区群体空间组合的关联方式64
3 6 1建筑高度与宽度的关係64
3 6 2结合自然环境的空间变化66
3 7住宅小区规划的空间景观组织实例67
3 7 1温州永中镇小康住宅示範小区的空间景观规划67
3 7 2宜兴市高塍镇居住小区的空间景观规划68
3 7 3张家港市南沙镇东山村居住小区空间景观规划69
3 7 4广汉市向阳镇小康住宅小区空间景观规划69
3 7 5福清市龙田镇上一住宅小区空间景观规划71
4小城镇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73
4 1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73
4 2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74
4 3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指标体系75
4 3 1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模75
4 3 2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75
4 3 3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75
4 4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76
4 5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76
4 5 1基本原则76
4 5 2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77
4 5 3住宅小区公共建筑项目的合理定位77
4 5 4公共建筑的几种布置形式80
4 6小城镇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案例87
4 6 1託儿所、幼稚园87
4 6 2中国小90
4 6 3文化馆94
4 6 4活动站97
5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规划98
5 1小城镇住宅小区居民的出行特点与方式98
5 1 1出行特点98
5 1 2出行方式99
5 2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原则与组织100
5 2 1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原则100
5 2 2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交通的组织101
5 2 3小城镇住宅小区动静交通的组织规划102
5 2 4小城镇住宅小区交通的安全和多样化设计116
5 3小城镇住宅小区静态交通的规划设计122
5 3 1小城镇住宅小区停车数量的决定因素122
5 3 2小城镇住宅小区停车的技术要求124
5 3 3小城镇住宅小区停车的规划布局127
5 3 4小城镇住宅小区静态交通与景观设计134
5 4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布局139
5 4 1道路系统的规划布局原则139
5 4 2道路系统的分级与功能139
5 4 3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139
5 4 4道路系统的布局方式140
5 4 5道路系统的设计要求142
5 4 6道路系统的线型设计143
6小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51
6 1小城镇住宅小区绿地的组成和布局原则151
6 1 1组成151
6 1 2住宅小区绿地的标準151
6 1 3小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规划的布局原则151
6 1 4小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的树种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153
6 2小城镇住宅小区公共绿地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54
6 2 1小城镇住宅小区公共绿地的概念及功能154
6 2 2小城镇住宅小区公共绿地布置的基本形式154
6 2 3小区级公共绿地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54
6 2 4组群级绿地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59
6 3小城镇住宅小区宅旁绿地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67
6 3 1宅旁绿地的类型167
6 3 2宅旁绿地的空间构成168
6 3 3宅旁绿地的特点172
6 3 4宅旁绿地的设计原则174
6 3 5宅旁绿地的组织形态175
6 3 6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177
6 4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77
6 4 1小城镇住宅小区道路功能的複合设计177
6 4 2住宅小区道路环境景观规划设计178
6 4 3住宅小区级道路的绿地景观设计181
6 4 4组群(团)级道路绿化183
6 4 5宅前小路的绿化183
6 5小城镇住宅小区的环境设施的规划布局184
6 5 1小城镇住宅小区环境设施的分类及作用184
6 5 2小城镇住宅小区环境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86
6 5 3功能类环境设施187
6 5 4艺术景观类环境设施192
6 5 5小城镇住宅小区环境设施的规划布局195
6 6小城镇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实例197
6 6 1福清市阳光锦城庭院的景观设计197
6 6 2曲阜市栖庭水岸居住区中心区C区景观设计201
6 6 3某城镇居住区中心区景观设计203
6 6 4北京回龙观F05区景观设计204
7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实例210
7 1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住宅小区规划210
7 1 1河坑土楼群落整治安置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210
7 1 2龙巖市适中古镇中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219
7 1 3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古镇西隅小区规划设计230
7 1 4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聚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232
7 1 5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桂花潭小区景观规划设计235
7 2小城镇小康住宅示範小区237
7 2 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永中镇小康住宅示範小区规划设计237
7 2 2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45
7 2 3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小康住宅小区规划设计250
7 2 4福建省莆田县灵川镇海头村小康住宅示範小区规划设计254
7 2 5厦门市思明区黄厝跨世纪农民新村规划设计259
7 2 6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镇东山村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66
7 3福建省村镇住宅试点小区270
7 3 1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住宅示範小区规划设计270
7 3 2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住宅示範小区规划设计276
7 3 3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潘涂小区规划设计283
7 3 4南平市夏道镇阳光住宅小区规划设计286
7 3 5明溪县西门住宅小区规划289
7 3 6连城县莲峰镇西康居住小区规划290
7 4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範例294
7 4 1伊拉克南部油田工程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294
7 4 2厦门市海沧区某小高层社区297
7 4 3福建省惠安县螺城镇北关商住区规划301
参考文献309

序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城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更是我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生气勃勃,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成为繁荣经济、构筑起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石,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铺就着乡村城镇化的道路,实现了千千万万嚮往现代生活农民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为了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期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十六大做出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部署,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是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2005年,中央1号档案要求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许可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2009年10月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小城镇要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方针为指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党中央所做出的这一系列的政策部署,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是今后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发展小城镇对加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小城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增加、综合承载力显着增强,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城镇功能逐步由乡村型服务功能向複合型服务功能转变,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国建制镇由1979年的2851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建制镇人口由1978年的403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3785万人,全国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平均人口规模接近万人,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批5万~20万人口的小城镇。2004年建设部会同发改委等6部门,确定了1887个重点扶持发展的全国重点小城镇,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的率先发展,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改革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和引导,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準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最佳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託,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路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从475%提高到515%。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搞好小城镇规划设计,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配合下,特组织了对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专家、学者编着了《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
该丛书共六册,包括《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小城镇生态环境设计》、《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小城镇街道与广场设计》、《小城镇住宅建筑设计》。丛书的编着力求根据国情,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小城镇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并附经典实例,以便为从事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人员和广大基层干部、民众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和亟待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希望本丛书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所帮助。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的出版,得到各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很多同志无私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藉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编委会二○一一年十月于北京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我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生机勃勃,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要建设好小城镇,规划是龙头。搞好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保证,这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住宅小区规划是小城镇详细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适应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这不仅要求住宅的建设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与其相配套的居住环境,小城镇的住宅建设必然趋向于小区化。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取得很多可喜的成果,为促进我国的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发挥了极为积极的作用。小城镇住宅小区与城市住宅小区虽然同是住宅小区,有着很多的共性,但在实质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差异,具有特殊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特点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生硬地套用一般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要幺是採用简单化和小型化了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甚至将城市住宅小区由于种种原因难能避免的远离自然、人际关係冷漠也带到小城镇住宅小区,也使得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处于广阔的乡村包围之中、属于地域中心的小城镇,其自然环境贴近、人际关係密切、传统文化深厚的特徵也遭受到严重的摧残,使得“国际化”和“现代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波及广大的小城镇,导致很多小城镇丧失了独具的中国特色和地方风貌,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阻挠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现在,正当处于我国城镇化又一个发展历史时期的小城镇将会加快发展。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也将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教训,充分利用小城镇比起城市,有着环境优美贴近自然、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民情风俗淳朴真诚、传统风貌鲜明独特以及依然保留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融合的特点,努力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借鉴我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布局,讲究“境态的藏风聚气,形态的礼乐秩序,势态和形态并重,动态和静态互译,心态的厌胜辟邪等”,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在处理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係时,注意巧妙地利用自然来形成“天趣”,对外相对封闭,内部却极富亲和力和凝聚力,以适应人的居住、生活、生存、发展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因此,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立足于满足小城镇居民当代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融入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体现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以精心规划设计为手段,努力营造融于自然、环境优美、颇具人性化和各具独特风貌的小城镇住宅小区。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总结,特将对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整理成书,旨在抛砖引玉。
本书是《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扼要地分析我国传统村镇聚落布局的特色,提出小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分章叙述小城镇住宅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并精选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住宅小区、小城镇小康住宅小区和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规划实例以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範例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理念新颖,努力突出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特点。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较强的专业性读物,可供从事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规划师、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以及管理人员工作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本书在编着过程中,得到很多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以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李松梅高级园林工程师、厦门东方高尔夫开发公司萧泽民女士、福建省加美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江贵宽先生等为本书的编着提供了参考资料。藉此,特致衷心的感谢。
限于水平,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骆中钊
2011年10月于北京什剎海畔滋善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