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城市规划行政处罚

2020-12-24 07:00:11 百科

城市规划行政处罚

城市规划行政处罚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许可权和程式,对违反城市规划及其法律规範和规划许可,尚未构成犯罪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
  • 外文名: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urban planning
  • 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许可权和程式
  • 特点是::一是行为目的的惩戒性

特点

行政处罚的特点是:一是行为目的的惩戒性,即对不履行法定义务实行制裁,不使重犯;二是行为违法的确定性,即违法行为是确定的,实际的;三是行为的外部特徵,即指行政机关的外部行政行为,不是内部管理行为。

原则

①处罚法定原则(处罚依据、主体、职权、程式都必须是法定的);
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③公开公正原则(公正就是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同性质、同情节的处罚要一视同仁;公开就是处罚的过程、依据、程式、结果都要公开);
④违法行为与处罚相适应原则,
⑤处罚救济原则(行政机关应告知受罚者如不服可提出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
⑥受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原则。

措施

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时还要根据违法建设的性质、影响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处罚措施。对于进行违法建设活动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可以依法要求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程式

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程式是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分为一般程式和听证程式。
一般程式包括:立案、调查、告知与申辩、作出处罚决定和处罚决定书的送达。

情况

①基本情况(是指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或者住址),
②违法事实和证据。
③处罚种类和依据。
④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时申请行政複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⑤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名称。
⑥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
最后还要加盖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印章。
在行政处罚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行政处罚后应该改正违法行为的,必须责令改正,二是对一次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罚款,三是对于有些违法行为视其情节和影响可以不予处罚,四是当具备从轻或从重处罚条件时,应当予以从轻处罚或从重处罚,五是注意追究违法行为的期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