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弗朗索瓦一世像
英文名称:Portrait of Francois I, King of France
木板油画,96x74cm。“枫丹白露画派”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让·克卢埃(Jean Clouet ,1485-1540)的代表作。
现存于法国巴黎罗浮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弗朗索瓦一世像
- 外文名:Portrait of Francois I, King of France
- 类型:木板油画
- 现存于:法国巴黎罗浮宫
- 尺寸:96x74cm
画家简介
让·克卢埃(Jean Clouet ,1485-1540),“枫丹白露画派”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弗朗索瓦一世》、《法国国王查理七世肖像》等等。
让·克卢埃于1485年生于佛兰德斯。1498年至1515年间他为路易十二工作。在1523年被法兰西1世纪任命为“国王最亲密”的画家,他的作品自成风格,并以此大发其财。他幼子弗朗西斯自小接受培养,后也成为画家。
让·克卢埃于1541年去世。
作品赏析
画上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穿着豪华,仪态潇洒,俨然一位完美的君主。
弗朗索瓦一世像

不过,象徵无上权力的王冠被隐藏到了红、黑相间的背景纹样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似乎倒是这位国王精緻华美的艺术品位。
宽大的外衣散发着绸缎的光泽,金色调子上又添加富于变化的黑色条纹,用金丝绣出的图案精细迷人。
国王的面部也一定经过了精心的修饰,髮式、鬍鬚都让人无可挑剔,镶嵌珍珠的黑色帽子边缘,围绕了一圈羽毛做的装饰。
他温文尔雅地看着画外,一只手扶着桌上的手套,一只手握着短剑的手柄,它们都是骑士精神的象徵(法王被号称“骑士国王”)。
可以说,这是一幅“外交式”的肖像,它在不经意间将人物提升到超常的境界,所有人性的弱点全都隐而不见了,观众完全被表象的华美所折服。
创作背景
法国的“文艺复兴”,一般来说要比欧洲其他国家来得更晚些。
而且,即使我们仍然使用“文艺复兴”这个词,它的含义也已经与从前有很大偏离了。受到强大皇权的影响,法国的文艺复兴并不是建立在义大利人的民族自豪感,或者德国人对人文主义的憧憬之上,而更多是以一位法国国王的喜好和审美趣味逐渐兴盛起来的。
这位国王就是我们在图中看到的人物——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儘管在执政生涯中并不十分受百姓爱戴,可法国之所以能够在近代成为世界艺术之都,他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的。弗朗索瓦一世也确实是一位对美有着特殊感受力的国王,其艺术品位源于他对义大利艺术的深深迷醉。
从1494年开始,法国向义大利多次发动军事远征,在这些战争中,弗朗索瓦一世有机会越过阿尔卑斯山而进入义大利,他对当时正处于颠峰状态的义大利文化大为讚叹和惊讶。“与此相比,我国的文化差得远了,必须想什幺办法儘快加以改变。” 于是,他开始任命优秀的建筑师,按照义大利的建筑样式重新设计王宫。并且将许多义大利的艺术家邀请到法国,其中甚至包括像莱奥纳多·达·文西这样的耀眼明星,莱奥纳多在法国度过了他最后安逸而稳定的四年,据说临终时就是死在这位国王的怀里。但遗憾的是达文西在这四年中竟然没有为钟爱他的国王画过一幅像。
弗朗索瓦一世如此不遗余力地把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建筑样式移植到法国,从而成为16世纪欧洲一位相当重要的艺术赞助者与保护人。
1530年前后,他特意聘请了一批义大利的画家、雕塑家,前来与法国的工匠画师们合作,共同参与枫丹白露王宫的装饰建设,在法、意两国的交流过程中,一种新的风格逐渐产生,影响到宫廷内外,形成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着名的“枫丹白露画派”。 这一画派的成员都以义大利绘画大师的绘画杰作为楷模,同时更注重线条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让·卢克为其创作了这样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