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

2020-12-24 21:37:50 百科
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

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

《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主要内容简介:中国的史前文化研究,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学、史学观照的重要对象。随着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史前文化研究益得学术界重视。考古学为研究史前文化提供的直接、间接的证据是史前文化研究得以长足发展不可替代的条件。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出土文物、文献成为传世古典文献的辅证。

基本介绍

  • 书名: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页数:291页
  • 开本:32
  • 品牌:学苑出版社
  • 作者:周延良
  • 出版日期:2004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060283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丛刊

作者简介

周延良,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天津师範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所长,天津师範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主编,首都师範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估专家。

图书目录

前言
唐虞三代的原始哲学形态
一、宇宙本体、对立生成观念
二、三才观念、天圆地方观念

鲧禹治水时代的自然辨证观念(一)
一、鲧禹治水
二、“五行文化”的消克生化
三“八卦”与“河洛文化

鲧禹治水时代的自然辨证观念(二)
一、“九畴”的天人观念
二、原始天文学的“观象授时

鲧禹治水中的“息壤”、“活土”观念
一、“息壤”形成的前在文化观念
二、“息壤”的原初物质属性与宗教史语
三、灵龟巫卜与“息壤——兼论“息壤”与城垣、区划的始创

虞夏时代的婚姻形态
一、《天问》中所记禹的婚配问题.
二、先夏的对偶婚与专偶婚的互涵形态
三、先夏的婚配与图腾形态
四、虞夏时代的婚姻形态与禅让问题

先商的婚姻形态——兼论楳祭祈子的宗教史语
一、《天问》与商契出生的神话诗语
二、“玄鸟生商”的神话诗语
三、“郊楳生商”诗语序变的宗教史语

周始祖后稷的神话诗语与周部族的传记、宗教史语——兼论周部族与炎黄部族的图腾关係问题
一、周弃出生后的神话诗语
二、炎黄部族图腾的传记史语

周部族的原始图腾——兼论周部族农业文明的宗教史语
一、先周部族图腾的神话诗语考察
二、周部族的农业文明与宗教史语

附录:
社祭神话与高楳神话的人类学诠解
一、《山海经.无启》神话的内涵
二、社祭、楳祭与拜土神话
三、社祭、楳祭膜拜对象的演变余论
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结构

文摘

就此,笔者又有比较认真地考证。与图腾有直接关联的是唐虞三代的婚姻形态、“禅让”等问题。这些问题,史家论之甚多。笔者认为,说者多是套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现成理论模式,而忽视了从原始社会晚期过渡到早期奴隶社会对偶婚与专偶婚的交叉形态。发掘的原始墓葬是非常有力的证明,“禅让”制不仅是这种婚姻的证明,同时也是它的产物。笔者认为,在进入了所谓的“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母系的血缘传递仍然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从炎黄时代到唐虞时代正是父系血缘与母系血缘并存的历史时期。鑒于此,我们就不能用现成的模式简单地界定为“母系”或“父系”。还有一个与婚姻形态关联的问题则是“图腾婚”。商、周立国,行使的“同性不婚”原则,实际是“异图腾婚”的序变。那幺,“异图腾婚”与“母系”、“父系”是怎样的关係?这大概都属于研究史前文化的人应该兼顾观照的问题。其实,笔者仍是强调不可简单地用“母系”或“父系”对照这一时期婚姻形态的複杂性。先秦“无典籍”、“无文化”之说的错误是显然的,但先秦的远古时期或史前文化的解说、研究的泛滥也是不合适的。

序言

中国的史前文化研究,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学、史学观照的重要对象。随着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史前文化研究益得学术界重视。考古学为研究史前文化提供的直接、间接的证据是史前文化研究得以长足发展不可替代的条件。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出土文物、文献成为传世古典文献的辅证。20世纪初年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理论,是王氏做《古史新证》相对于“古史辨”而发。今天视之,意义犹甚可许。这里,涉及到两个不能迴避的问题:第一是对相关古典文献的真伪认定,第二是方法论或者称为理论的使用。就此两点而言,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有不少的教训。以下,就上面提出的两点略陈己见。
第一,关于对古典文献的真伪认定问题——自然不能忽略学术史上的疑古辨伪。疑古辨伪之风盛于宋代,流风所及则是清代建立在考据之学基础上的全面检讨,至清代晚季,廖平、康有为辈出,把疑古推向极端,以先秦无文献相标实,造成了极坏的学术影响。20世纪初年,对古史的辨疑,从顾颉刚编辑出版的《古史辨》而后称为“古史辨派”的诸多学者则以疑古为一时之尚。对先秦文献或置疑,或做新的解释,甚至有一些歪曲性的解释,因此,客观平实地认识先秦文献中所包容的历史特别是史前文化,就很难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