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2-19 20:37:11 百科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2011计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及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项目院校,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院校,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定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具备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併,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併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7年12月,校本部有校园面积696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设15个学院。各类在校生27657人。教职工1884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 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官网:http://www.bjfu.edu.cn
  • 中文名:北京林业大学
  • 英文名: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简称:北林、林大(BJFU)
  • 创办时间:1952年10月16日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林业类
  • 属性:211工程
    985平台
    2011计画
    全国重点大学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研究生院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 现任校长:安黎哲
  • 知名校友:徐冠华,尹伟伦,朱之悌,王涛,张新时等
  • 博士后流动站:6
  • 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 专职院士:3
  • 主要院系:林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园林学院、理学院、工学院、信息学院等
  • 国家重点学科:9
  •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 学校代码:10022
  • 主要奖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
  • 长江学者:7人

历史沿革

北京林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

建国初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併,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临时过渡院址设在西山大觉寺。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併入北京林学院。
1960年,被列为中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文革十年

1964年,园林专业因“园林教育革命”影响受到批判。
1965年,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宣布停办,园林系被撤销。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发出战备疏散的“一号命令”,北京林学院开始迁往云南。学院北京原址分别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等(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单位占用。北京林学院虽名为搬迁,但实为解散,后经国务院过问北京林业大学免于撤销,全校于1970年集中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后转迁至下关市,并再次更名为“云南林业学院”。
1973年,搬迁至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併入云南林业学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院在多方努力后于1979年返京复校,复名“北京林学院”。并收回部分原有土地,但总面积减少了40.5%,校内科研基地植物园被毁(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77年,园林系恢复。

改革开放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邓小平为学校题写校名。
198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批准,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
2001年,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协商决定,与北京林业大学实行共建。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2009年,进入“985”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
201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与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同年,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高校。
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合併,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1月30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包括教授238人、副教授525人;有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6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千人计画”人选1人,有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画”2支。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範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两院院士
序号姓名院士类别备注
1
沈国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职
2
孟兆祯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职
3
尹伟伦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职
4
李文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
5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
6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
7
唐守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
8
方精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
9
崔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官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画”
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
灌木能源林树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马履一
2007年
2
林业工程与森林培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孙润仓
2008年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16个学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院系设定
院系名称
林学院
水土保持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园林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外语学院
信息学院
理学院
自然保护区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招生网)
专业设定
所属学院专业名称层次学制授予学士学位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生物技术
本科
四年
理学
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本科
五年
理学、理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林学院
林学类
本科
四年
农学
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管理方向)
本科
四年
农学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科
四年
农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四年
理学
土木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自然保护区学院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本科
四年
农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环境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园林学院
园林
本科
四年
农学
风景园林
本科
四年
工学
城乡规划
本科
五年
工学
旅游管理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本科
四年
农学
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
本科
四年
工学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四年
工学
网路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理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四年
理学或工学
数学与套用数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工学院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四年
工学
自动化
本科
四年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四年
工学
车辆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木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本科
五年
工学、工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製造方向)
本科
四年
工学
林产化工
本科
四年
工学
林产化工(製浆造纸方向)
本科
四年
工学
包装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学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四年
艺术学
动画
本科
四年
艺术学
产品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学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金融学
本科
四年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四年
经济学
统计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工商管理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方向)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市场行销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物业管理
本科
四年
管理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
本科
四年
法学
套用心理学
本科
四年
理学
外语学院
英语
本科
四年
文学
商务英语
本科
四年
文学
日语
本科
四年
文学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招生网)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种,国家级规划教材5种,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北京林业大学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生物学
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园林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批次
1
林学
第一批
2
园林
3
农林经济管理
4
木材科学与工程
第二批
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6
生物科学
第三批
7
风景园林
第四批
8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9
林产化工
第五批
10
英语
第六批
11
环境科学
12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教育线上官网)
国家级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
林学专业教学团队
骆有庆
2007年
2
园林专业教学团队
张启翔
2008年
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团队
余新晓
2008年
4
森林经营管理教学团队
彭道黎
2010年
5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郑彩霞
2010年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级别
1
观赏植物学
张启翔
国家级
2
林木育种学
陈晓阳
国家级
3
园林花卉学
刘燕
国家级
4
森林计测学
孙玉军
国家级
5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骆有庆
国家级
6
树木学
张志翔
国家级
7
森林培育学
马履一
国家级
8
土壤侵蚀原理
张洪江
国家级
9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亢新刚
国家级
10
测量学
冯仲科
北京市
11
园林树木学
张启翔
北京市
12
管理学
宋维明
北京市
13
植物学
李凤兰
北京市
14
资源环境管理学
彭道黎
北京市
15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孙保平
北京市
16
林业经济学
温亚利
北京市
17
土壤学
孙向阳
北京市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官网)
  •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7项,优秀奖1项。有2种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0种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第二教室楼北京林业大学第二教室楼
  • 学生获奖
2006-2014年,该校学生在国际及亚太地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中,获10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5人获特等奖,55人获一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24人获全国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学位专业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风景园林学、林学
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林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植物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土壤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经济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
二级学科
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草业科学、土壤学
交叉学科
生态环境地理学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网)
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法学
法学理论[030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金融学[020204]
国际贸易学[020206]
统计学[020208]
工学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车辆工程[08020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081202]
计算机套用技术[081203]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结构工程[0814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森林工程[082901]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2]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2903]
环境科学[083001]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
教育学
套用心理学[040203]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120202]
旅游管理[120203]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行政管理[120401]
理学
微生物学[0710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生态学[071012]
自然地理学[07050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植物学[071001]
农学
土壤学[090301]
植物营养学[090302]
草业科学[090503]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森林培育[090702]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自然保护区学[090721]
生态环境工程[090722]
複合农林学[090723]
工程绿化[090725]
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外国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050211]
设计艺术学[050404]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工学
机械工程[080200]
森林工程[082901]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2]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2903]
林业装备与信息化[0829Z1]
风景园林学[083400]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理学
植物学[071001]
微生物学[0710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态学[071300]
农学
土壤学[0903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森林培育[090702]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自然保护区学[0907Z1]
生态环境工程[0907Z4]
草学[090900]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名称
生物学
生态学
林业工程
风景园林学
林学
草学
农林经济管理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中国博士后官网)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係。
2005-2014年,学校每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培养大批开发中国家林业管理高级人才和技术骨干。
2005-2014年,学校共举办了4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
从2003年开始,学校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举办草业科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
2011年,“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设在该校,为学校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平台。
2013年,学校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科技示範园、1个国家野外台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类别科研平台名称
国家工程实验室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研发中心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国家科技示範园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国家野外台站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套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中心、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实验室、水土保持实验室、森林保护实验室、乾旱半乾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
首都圈森林生态站、青海大通高寒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西太岳山森林生态站、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森林生态站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重点北京市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污染水体源控与生态修复技术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官网)

科研成果

2000-2014年,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十一五规划以来,以该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105篇,工程索引收录964篇,继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画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2.43亿元。
该校在树木抗逆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与套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技术,森林生物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林产精细化工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巩固发展。
该校获得的科技奖励详情请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连续收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检索期刊和资料库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誌》(AJ)、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学资料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资料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科技文献资料库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重点研究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力求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度)来源期刊。
《中国林业教育》
由教育部主管的、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连续两届获得“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被国家级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知网、万方资料库、中国教育网、华艺线上图书馆(台湾)等收录。
《风景园林》
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被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收录。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馆藏纸质文献173万册,电子 图书130 万册,中外文资料库资源56个。形成了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生态环境学和园林学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北京林业大学夜景北京林业大学夜景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洪元
党委副书记、校长:安黎哲
党委副书记:谢学文、全 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 涛
副校长:骆有庆、王玉杰、张 闯、李 雄
校长助理(挂职):李永和
(资料来源:截止2018年7月)

历任领导

历任院长、校长
姓名职务任期时间
李相符
院长
1953年1月——1962年12月
胡仁奎
院长
1961年2月——1966年12月
甄林枫
院长
1972年5月——1978年2月
陈陆圻
代院长
1982年1月——1984年2月
阎树文
院长
1984年2月——1985年8月
阎树文
校长
1985年8月——1986年2月
沈国舫
校长
1986年2月——1993年7月
贺庆棠
校长
1993年7月——2000年1月
朱金兆
校长
2000年1月——2004年7月
尹伟伦
校长
2004年7月——2010年8月
宋维明
校长
2010年8月——至今
历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
姓名职务任期时间
陈致生
党支部书记
1952年11月——1953年3月
杨纪高
党支部书记
1953年3月——1954年3月
杨纪高
党总支书记
1954年3月——1955年5月
杨锦堂
代党总支书记
1955年6月——1956年6月
李相符
党总支书记
1956年7月——1957年1月
李相符
党委书记
1957年1月——1958年9月
张纪光
党委书记
1958年10月——1960年10月
王友琴
党委书记
1960年11月——1980年9月
阎树文
党委书记
1986年2月——1987年11月
米国元
党委书记
1990年9月——1993年7月
顾正平
党委书记
1993年7月——1996年12月
胡汉斌
党委书记
1996年12月——2004年1月
吴斌
党委书记
2004年1月——至今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姓名岗位/荣誉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尹伟伦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朱之悌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王涛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李文华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唐守正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骆有庆
北京林业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
杨雄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张效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万峰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伊甸园信箱》节目主持人
李百鍊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副校长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陈建伟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钱军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
宋维明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吴斌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何巧女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振国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文化传统

校训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校训含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以北林人不可或忘的终身使命。

校标

北京林业大学校徽以绿色为基调,绿色既象徵着绿色学府,又标誌着该校以培养绿色人才为己任的办学宗旨;图案中的松柏,蕴涵着苍松正气、万年长青的北林气节;正下方的1952字样,标誌着这一年建校,显示着北林的历史悠久。
北京林业大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