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新航道: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

2020-12-21 08:05:59 百科
新航道: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

新航道: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

《新航道·2014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内文部分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考研英语英译汉的题型,帮助考生了解英译汉试题特点。第二章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使考生了解在英译汉考试中的注意事项。《新航道·2014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的第三章介绍了何为四步定位翻译法,而第四章则用这一翻译法来详尽分析1995-2013年考研英语英译汉真题,通过实例让考生学会如果用四步定位翻译法来解答英译汉试题。随后作者又在第五章总结了考研英语英译汉部分的十大难点,旨在引起考生注意。此外,作者还在第六章配以十二套模拟试题,希望考生藉助这些模拟题进一步掌握四步定位翻译法。最后,《新航道·2014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还提供了1995-2013年考研英语英译汉文章的参考译文,帮助考生更好地弄懂每套试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航道: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
  • 类型:英语与其他外语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英语
  • ISBN:9787801038425
  • 品牌:北京新航道
  • 作者:陈采霞 胡敏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页数:229页
  • 开本:16
  • 定价:28.0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新航道·2014考研英语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优势及卖点:
考前必备:独创四步定位翻译法,19年真题+12套模拟
专业视角:专业解析英译汉奥秘,重点揭秘英汉思维差异
考生首选:数万考生的备考首选,游刃有余拿下考研翻译

作者简介

陈采霞,北京新航道学校考研英语主讲,北京师範大学翻译学硕士,英语副教授,多次应邀赴英语国家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有20多年英语教学与翻译经验,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出版着作十余部,担任过新华社《英语世界》特约撰稿人和审校人,其在《中国翻译》等国家级专业杂誌上发表的论文曾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开始从事考研辅导,对考研英语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并独创“四步定位翻译法”,不仅被学生高度认可,同时也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图书目录

第一章考研英译汉题型介绍
一、考研英译汉与四级英译汉的区别
二、考研英译汉的文章特点
三、考研英译汉的要求
第二章考研英译汉英汉对比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四、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六、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複
七、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八、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九、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十、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第三章考研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
一、结构分析
二、句子切分
三、词义推敲
四、检查核对
第四章1995—2013年英译汉真题详解
1995年英译汉真题
1996年英译汉真题
1997年英译汉真题
1998年英译汉真题
1999年英译汉真题
2000年英译汉真题
2001年英译汉真题
2002年英译汉真题
2003年英译汉真题
2004年英译汉真题
2005年英译汉真题
2006年英译汉真题
2007年英译汉真题
2008年英译汉真题
2009年英译汉真题
2010年英译汉真题
2011年英译汉真题
2012年英译汉真题
2013年英译汉真题
第五章考研英译汉难点总结
难点一:英译汉中的代词
难点二:英译汉中的名词
难点三:英译汉中的动词
难点四:英译汉中的非谓语动词
难点五:英译汉中的从句
难点六:英译汉中的对称
难点七:英译汉中的变化
难点八:英译汉中的省略
难点九:英译汉中的倒装
难点十:英译汉中的惯用法
第六章考研英译汉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一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二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三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四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五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六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七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八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九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十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十一与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十二与参考答案
第七章1995—2013年英译汉全真试题参考译文

序言

考研英语,特别是考研英译汉,一直以来都是考生难以攻克的难关。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英译汉得分始终不见提高,原因就在于大部分考生没有翻译实践,更别谈对翻译做研究了。再看看铺天盖地的考研辅导书,满城儘是辅导书,惟独难见英译汉。即使有的书挂上了英译汉的名字,却也大都是隔靴搔痒,不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突破。与听力、阅读、写作等题型相比,英译汉永远是个“灰色地带”,作者说得不明不白,读者看得似懂非懂。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局面,笔者萌发了写一本英译汉辅导书的念头。
与其他题型相比,英译汉具有其特殊性。首先,翻译不仅涉及辞彙、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与文化、语言表达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因此做翻译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水平。其次,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没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为了切实指导考生们攻克考研英译汉,找到破解试题的良方,我们只能根据考生们的实际水平和考试要求找出一些规律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最后,翻译过程的剖析琐碎而複杂,如何言简意赅、鞭辟入里,需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只是避重就轻、蜻蜓点水,那就失去了辅导的意义。所以,写好这样一本辅导书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鑒于上述情况,虽然笔者一直讲授考研翻译课,且一直有出书的打算,但是这本书稿的诞生仍比其他书历时更久、费力更多。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光考研英译汉英汉对比就写过三稿;“四步定位翻译法”更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经过反覆思考总结出来的;真题详解主要是课堂上的讲解内容,但书中补充了许多课堂上无法提供的例子;考研英译汉难点总结则比课堂上详细、全面得多,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只能在真题讲解时穿插一些难点总结。因此,本书的内容源于课堂、属于课堂、超越课堂(from the lectures, of the lectures and beyond the lectures)。
值得欣慰的是,“四步定位翻译法”在解析每年的英译汉真题时,都得到有力的验证,其解题步骤、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使原本複杂的翻译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轻鬆自如。当然,这不仅是我个人多年的心得,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与广大考生的交流、没有各位同事的关心和支持,我不可能凭空找到灵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对我、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希望在不断地交流中,考生和笔者能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最后祝广大考生心想事成、考研成功!
陈采霞
2013年3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