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无奸不商

2021-02-28 17:11:13 百科
无奸不商

无奸不商

无奸不商一个汉语辞彙,贬义词,拼音是wú jiān bù shāng,意思是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亦可理解为商人都是奸诈的。常与无商不奸连用,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反过来的"无商不奸"意思就是商人都是奸诈的。大多数时候无奸不商和无商不奸连续使用,略带俏皮更显寓意,带贬义。

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因此无“尖”不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意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无奸不商
  • 拼音:wú jiān bù shāng
  • 原型:无商不奸
  • 属性:词语

释义

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反过来的“无商不奸”意思就是商人都是奸诈的。大多数时候无奸不商和无商不奸连续使用,略带俏皮更显寓意,带贬义。

典故

“无商不奸”是后人杜撰的,原意为“无商不尖”。 “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準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 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儘量让利。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无商不尖”还体现了去布庄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点添头;十里洋场的上海,在王家沙吃小笼馒头免费送蛋皮丝开洋清汤,“老大昌”称糖果奉送两根品牌三色棒头糖。总之,商家儘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获得客人的讚许和肯定,这些行为和做法都可以叫做“无尖不商”。
市场经济初期,市场法製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加上不法商人为暴利所驱,出现很多伪劣产品,消费者就大骂奸商;在2019年的经济制度下,许多合法商人仍然可钻一些法律的漏洞以牟取暴利,这时旁观者也会说奸商;在正常的经济行为中,商人也会想很多办法赚取最大的利润,其中就必然就会採取很多技巧以减小成本,消费者看在眼里口中也会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
经济行为是生意人牟取合法利润的正当行为,利润是商人的合法目的,在合法的前提下商人的“奸”其实是一种聪明,但是製造伪劣产品以牟取利益的商人就是真正的奸商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