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捷运13号线

2017-12-30 13:46:14 百科
北京捷运13号线

北京捷运13号线

北京捷运13号线(以下简称“13号线”),是北京的一条捷运路线。

该线西起西直门站,东至东直门站,西段(西直门站-霍营站)于2002年9月28日开通,东段(霍营站-东直门站)于2003年1月28日开通。13号线全长40.9km,设16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除东直门站为地下车站外,其余车站均为地面及高架车站。路线标识色为藤黄色。

2018年10月23日,中铁六局发布招标13号线拆分工程招标档案。根据招标信息,北京捷运13号线将拆为A/B线。13号线A线将使用8B编组列车,13号线B线将使用6準B编组列车。A线将延伸至天通苑东站,B线将延伸至马连洼站。

2019年2月,上地--西二旗区间部分路段拨线到清河站站房内,不再用高架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捷运13号线
  • 外文名:Beijing Subway Line 13
  • 营运地区:北京
  • 所属系统:北京捷运
  • 车站总数:16(3座预留车站建设中)
  • 起讫站点:西直门——东直门
  • 路线类型:地面/高架/地下
  • 路线长度:40.9千米
  • 轨道数:2
  • 最高速度:80千米/时
  • 轨道标準:1435毫米
  • 动力方式:直流750伏,第三轨供电
  • 车辆基地:回龙观车辆段
  • 列车编组:準B型车6/8节编组
  • 开通营运:2002年9月28日
  • 运营单位:北京市捷运运营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 路线标识色:藤黄色

历史沿革

13号线原称北京城铁线”,或直接称之为“北京轻轨”,是北京第一条全地面轨道的城市轨道路线,也是北京第一次修建城市轨道新线(不含1号线延长段的“复八线”)。
北京捷运13号线
在北京捷运路线名称规範化之前,民众一般称之为“城铁”或“轻轨”,以区别于之前几乎全部位于地下的北京捷运路线(仅1号线四惠-四惠东区间位于地面),曾一度在地图上以“城市铁路”的表示(同铁路路线的图例),而后同北京捷运合併,称“13号线”,路线颜色藤黄色(标準代码:#F5D312)。
13号线从西直门出发,向北经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然后向西北,经西二旗,然后向东,经龙泽、回龙观、霍营,再向东南,经立水桥、北苑,再向南,经望京西、芍药居、光熙门、柳芳至东直门,全长40.9km。路线环北京市西北、北、东北部呈n字形,全线共设16个车站,设有西直门站至霍营站区间和东直门站至回龙观站区间。其中西直门站、大钟寺站、五道口站、龙泽站、立水桥站为高架车站,高出地面5.8米。设计最高行车时速80km,列车最小间隔设定为3分钟。
路线于1999年12月开工建设,全长40.9km,预留6座车站站位,工程总投资85.73亿元。
13号线列车13号线列车
13号线西段(西直门至霍营)于2002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2年底,东段(霍营至东直门)通车试运行,2003年1月28日全线开通。
13号线设计目的为连通海淀区北部与朝阳区北部,并连通至当时新修建的回龙观住宅区,採用从西直门至东直门“走远路”的方式连通各站,初期西直门13号线车站与2号线车站不连通,採用出站转乘方式,需单独购买车票,而后採用“5元双联票”方式,进入13号线后需再度检票,2006年5月全面实行交通一卡通,曾一度採用在地面修建导流栏桿的方式进行换乘。随着2008年3月28日西环广场修建以及2008年6月北京北站站前广场换乘通道的修建,13号线与2号线、4号线终于实现不出站换乘。
2018年10月23日,中铁六局发布招标13号线拆分工程招标档案。根据招标信息,13号线东段从西二旗站后路基拨线向东敷设至回龙观、天通苑,与17号线在天通苑东形成换乘,称为13A线。线路全长30.02km,车站共18座,其中新建19km,改造11.1km,新建车站12座,改造5座。线路採用8B编组列车,运能达到5.75万/h,线路在回龙观东新增停车场1座。

主要工程

2019年2月10日北京捷运13号线改线拨接进入清河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启动。今后,既有13号线上地站至西二旗站区间新增设清河站,与京张高铁并场设定,构成清河站综合交通枢纽。13号线清河站建设分两个阶段。首阶段配合京张高铁改线,完成区间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实现13号线在清河站过站不停车运行。第二阶段待13号线清河站站内通信、信号、供电、站台门、售检票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投入使用。
2月9日末班车结束运营后,13号线西段龙泽至西直门间各站均关闭出入口和换乘通道栅栏门,安装临时标誌提醒旅客:13号线西段即将开始为期7天的停运拨线工程,零时,路基、轨道、四电、站房等施工单位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完毕,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零时30分,500名施工人员快速有序按照预定路线进入施工现场,锯轨、拆扣件、扒道砟、拆电缆、拆除钢轨及轨枕、移除轨道电路设备……零时30分至1时30分,南北段拨接和新建段轨道部分的锯轨作业在1小时内完成。
6台挖掘机、4台铲车、4台吊车也纷纷上阵,按照计画他们要在7小时完成新建段南北两端既有线设备拆除,移交路基施工单位开始土方开挖。24小时,拨接段南北两端轨道完成拨线。13号线、昌平线南延、19号线支线3条捷运线及京张高铁将与周边交通设施组成清河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捷运13号线改线工程将拆除既有线的高架桥继续向西,将这片空间作为高铁清河站的站房结构,同时开展车站内设备管理用房、装修以及必要的预留预埋等。
此次拨线工程全长1.3公里,具体来说,工程将从13号线上地站向北的578米处开始拨线,新建线路1300米,再从清河站北侧接回到13号线既有线,此处距西二旗站为653米。工程将造成13号线西段西直门站至龙泽站中断运营7天,集中进行高路基段的土方开挖、挡墙凿除、路基填筑、轨道拨接、设备系统安装调试等工作。
清河站建设分两个阶段。首阶段配合京张高铁改线,完成区间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实现13号线在清河站过站不停车运行。第二阶段待13号线清河站站内通信、信号、供电、站台门、售检票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投入使用。
施工期间,将最佳化捷运运行计画。2月10日至2月16日,13号线回龙观站至东直门站,列车最小运行间隔为2分50秒;8号线延长早高峰运营1小时,午平峰由6分缩至5分,增加运力投放20%;昌平线高峰间隔由4分缩至3分40秒,运力提高9%,午平峰由10分缩至8分,运力提高25%。同时,根据13号线、昌平线、8号线、5号线、10号线、2号线、15号线等线路客流变化情况,适时加开临客。

运营信息

线路数据

北京捷运13号线线路数据
概况
类型
捷运
所属系统
北京捷运
起止站
西直门站——东直门站
车站数
16
运营
营运地区
中国北京
目前状态
运营
开通日期
2002年9月28日
运营方
北京捷运运营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线路标识色
藤黄色(RGB:249,231,0)
技术
全长
40.9km
双线
全线
轨距
1435mm
电气化
直流750V,第三轨上部供电
最高时速
75km/h
编组
準B型车6节编组
车辆段
1处 回龙观车辆段
使用车型
DKZ5G(H401 H403-H456)
DKZ6G(H402)
DKZ10(H457(已退出运营))
BD8(H303 已退出运营)

车站列表

北京捷运13号线(A/B)车站列表
车站编号车站名称所属区段开通日期可换乘线路所在行政区
-----
车公庄站
13A
-------
北京捷运2号线
北京捷运6号线
出站换乘
西城区
1301
西直门站
13A西段
2002年9月28日
北京捷运2号线、
北京捷运4号线
京张城际铁路
----
明光桥西站
待定
北京捷运9号线(规划中)
1302
大钟寺站
2002年9月28日
北京捷运12号线(2020)
海淀区
1303
知春路站
北京捷运10号线
1304
五道口站
待定
清华东路西口站
建设中
北京捷运15号线
1305
上地站
2002年9月28日
待定
清河站
建设中
北京捷运昌平线(2020)
北京捷运19号线(规划中)
国铁(出站换乘,规划中)
京张高铁(出站换乘,规划中)
1306
西二旗站
2010年12月25日
(新站)
北京捷运昌平线
待定
北郊农场桥站
2021
北京捷运13号线B线
昌平区
未知
文华西路站
13A东段
体育公园站
回龙观东大街站
北京捷运8号线
上坡村站
-
天通苑站
北京捷运5号线
狮子营站
-
天通苑东站
北京捷运17号线
未知
马连洼站
13B西段
2021
北京捷运16号线
海淀区
软体园站
上地东路站
北郊农场桥站
北京捷运13号线A线
1307
龙泽站
13B东段
2002年9月28日
昌平区
1308
回龙观站
1309
霍营站
北京捷运8号线
北京市郊铁路S2线
(出站换乘黄土店站)
北京市郊铁路S5线
(出站换乘黄土店站)
待定
建材城东路站
规划中
1310
立水桥站
2003年1月28日
北京捷运5号线
朝阳区
1311
北苑站
1312
望京西站
2003年1月28日
北京捷运15号线
北京捷运17号线(2020)
1313
芍药居站
2003年1月28日
北京捷运10号线
1314
光熙门站
北京捷运12号线(2021)
1315
柳芳站
1316
东直门站
北京捷运2号线
北京捷运机场线
东城区
注释:
  1. 已开通的车站和区段用格底色表示,未开通的车站和区段无格底色。
  2. “可换乘路线”中括弧内为在建路线开通年份。
  3. 为方便内链,车站名称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现。
  4. 安全门已于2012年2月安装完毕,目前已全线开放使用。
  5. 由于昌平线与13号线换乘,西二旗修建新站台,老站不再使用,入口封闭。
  6. 斜体字站点代表在建或者预留、规划中车站。

站间公里数

13号线相邻站间距信息统计表
起始/终到车站区间距离方向
西直门——大钟寺
2839米
上行/下行
大钟寺——知春路
1206米
上行/下行
知春路——五道口
1829米
上行/下行
五道口——上地
4866米
上行/下行
上地——西二旗
2538米
上行/下行
西二旗——龙泽
3623米
上行/下行
龙泽——回龙观
1423米
上行/下行
回龙观——霍营
2110米
上行/下行
霍营——立水桥
4785米
上行/下行
立水桥——北苑
2272米
上行/下行
北苑——望京西
6722米
上行/下行
望京西——芍药居
2152米
上行/下行
芍药居——光熙门
1110米
上行/下行
光熙门——柳芳
1135米
上行/下行
柳芳——东直门
1769米
上行/下行
相邻站间距信息参考资料

首末车时间

13号线首末车时刻表
车站名称首车时间全程末班车时间半程末班车时间
车站名称
往西直门
往东直门
往西直门
往东直门
往霍营
往回龙观
西直门
——
5:35
——
22:42
23:45
——
明光桥西
——
大钟寺
5:26
5:39
23:34
22:46
23:49
——
知春路
5:24
5:42
23:32
22:49
23:52
——
五道口
5:21
5:44
23:29
22:51
23:54
——
清华东路西口
---------
上地
5:15
5:50
23:23
22:57
0:00
——
清河站
——
西二旗
5:11
5:54
23:19
23:01
0:04
——
龙泽
5:06
5:59
23:14
23:06
0:09
——
回龙观
5:03
6:01
23:11
23:08
0:11
——
霍营
5:00
5:00
23:08
23:11
——
0:11
建材城东路
——
立水桥
5:56
5:05
23:03
23:17
——
0:06
北苑
5:52
5:08
22:59
23:20
——
0:02
来广营西
——
望京西
5:45
5:16
22:52
23:27
——
23:55
望和桥
——
芍药居
5:42
5:19
22:49
23:30
——
23:52
光熙门
5:39
5:21
22:46
23:33
——
23:49
柳芳
5:37
5:23
22:44
23:35
——
23:47
东直门
5:35
——
22:42
——
——
23:45
注:东直门站往西直门站的全程末班车发车后,由东直门站发出列车的终点站为回龙观站。
西直门站往东直门站的全程末班车发车后,由西直门站发出列车的终点站为霍营站。
※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调整时,以北京市捷运运营有限公司公告为準。
(首末车时间参考资料)

车站信息

车站名称敷设方式站厅形式站台形式开门方向参考资料
西直门
高架
整体式站厅
西班牙式站檯布局
左侧或右侧
明光桥西
------------------
--------------------------
--------------------------
------------
大钟寺
分离式站厅
侧式站台
右侧
知春路
地面
五道口
高架
清华东路西口
-------------------
--------
上地
地面
整体式站厅
清河站
岛式站台
左侧
--
西二旗
整体式站厅
(与昌平线共用)
侧式站台
右侧
回龙观新村
地下
---------------
双岛式站台
左侧或右侧
-----
龙泽
高架
整体式站厅
侧式站台
右侧
回龙观
地面
双岛式站台
全程左、回库车右侧
霍营
全程右、回库车左侧
建材城东路
-------------
------------------
---------
立水桥
高架
整体式站厅
侧式站台
右侧
北苑
地面
一岛一侧式站台
来广营西
---
-----
---
--
---
望京西
地面
整体式站厅
侧式站台
右侧
望和桥
--------
整体式站厅
----------
------------
-----------
芍药居
地面
侧式站台
右侧
光熙门
柳芳
东直门
地下

硬体设施

列车
现用列车
2004年,新客车上线,13号线有2种车型上线运营:DKZ5(55组,车号:H401、H403-H456)、DKZ6(1组,车号:H402)。
为配合“4改6”黑猫的4节车厢和车头被漆成了蓝猫,直至今天,H402前后各两节还有不鏽钢的痕迹,像八通线SFM02一样,而H457(DKZ10)因车身和车内没有坐,退役了。
北京捷运13号线
2015年,13号线开始进行120万公里厂修,原DKZ5/DKZ6车型改装为DKZ5G/DKZ6G型车,涂装也被更改,由“蓝猫“”改成了“骷髅猫“”,直至2018年7月10日,最后一辆“蓝猫”(H453)被送往大修厂改造。这个过程类似于八通线列车2018年末改造车头,把红蛇改成狗头蛇,1号线“V车”(DKZ4G)改涂装。
DKZ6(黑猫,“4改6”后漆成蓝猫)DKZ6(黑猫,“4改6”后漆成蓝猫)
13号线新车大部分车身都是黄色条纹,有两辆骷髅猫是橙色条纹(H403和H407)。
曾用列车
2002年-2004年13号线因新式列车尚未生产,採用1号线、2号线的备用车型,这批车型为电扇车,因为13号线大部分位于地面,夏天车内十分闷热,冬天又十分寒冷,曾遭到乘客的差评。
1号线DK3型列车
G型:G101、G102、G103、G104、G105、G106、G107,改造后对应DK3
H型:H101、H102、H103、H104、H105、H106、H107、H108、H109、H110、H111、H112、H113、H114。
dk3dk3
2号线DK8型列车
T103、T106,改造后对应:H115、H116、H117、H118。
dk8dk8
DKZ10(1组,车号:H457(由于一些原因现已封存于回龙观车辆段))。
因为13号线列车前脸很像猫,所以13号线列车也被车迷成为“猫”,“蓝猫”等(目前全部13号线列车均以完成已经完成120万公里厂修)。
13号线列车在120万公里厂修中将会被改修成DKZ5G及DKZ6G型列车,涂装也将从“蓝猫”更换成“骷髅猫”。
13号线新涂装13号线新涂装
13号线旧涂装13号线旧涂装
由于13号线4节改6节,“黑猫”DKZ6被“漆成”了DKZ5“蓝猫”。载客量由902人扩为1356人
H301:东急-1000,日本东急1984年製造,北京至今唯一一组日本产电车,最早运营在2号线,后曾用于13号线。现位于10号线万柳车辆段作为试验车使用。
东急——1000东急——1000
H302:DKZ1型列车
H303:BD8型列车
H457:DKZ10型列车
DKZ10DKZ10

缺陷改善

换乘困难

13号线建设初期,曾经採用过与捷运2、4号线部分脱网的方式运营,西直门站位于西直门立交桥的西北角,而距离最近的2号线西直门站西北口距离13号线车站也非常遥远,而当时换乘通道的修建也没有考虑,乘客每次换乘时需要先从各自的站点检票出站,再进入换乘的路线车站内购买新的车票,十分麻烦,并且需要购买双份车票。因此西直门站成为了当时北京换乘最为麻烦的一站。
北京地下铁道转乘车票北京地下铁道转乘车票
后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捷运公司曾于2002-2006年发行“5元联票”(正式名称:北京地下铁道换乘车票),乘客如需在13号线和2/4号线系统之间换乘,则需要购买“联票”,进入2/4线时撕掉2/4线副票,进入13号线撕掉13号线副票,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换乘压力,但是仍然需要出站进行换乘。
2006年5月,北京捷运实行交通一卡通,为了让两站顺利联通,曾在2号线西直门站西北口至13号线入口修建了长达数百米的导流栏桿,将两站连线,但仍然需要出站进行换乘。而且在遇到尖峰时段,两站之间数百米的队伍也让乘客无法接受。
西环广场换乘枢纽西环广场换乘枢纽
2008年3月28日位于13号线的附属商业中心西环广场开放,同时北京北站也开始实施改造,车站南移至捷运两站之间的广场,随着北京北站改造完毕,2008年6月同时负责北京北站,13号线,4号线,2号线换乘的西环广场地下换乘枢纽正式完工,也标誌着西直门站终于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北京最大的捷运换乘站。
除此之外,13号线也有部分站点没有考虑到之后的规划,为之后捷运修建换乘带来了不便,如13号线与10号线换乘站知春路站和芍药居站,与5号线换乘站立水桥站,8号线的霍营站,都存在需要通过不断上下楼和超长换乘通道进行换乘的现象,十分麻烦。昌平线换乘站西二旗站则直接放弃原有车站,修建新的换乘车站。而部分路线与13号线的交叉处也没有车站,新路线修建时则需要再施工加站,如13号线与15号线西段的换乘站清华东路西口站,由于13号线的车站尚未建设完成,因此该站暂时无法实现换乘,具体时间待定。

加装站台安全门

截至2013年7月初,13号线已完成9座车站站台安全门主体安装工作,包括门体安装及通信、供电系统配套改造,其中北苑站和光熙门站已完成绝缘地板铺设。其余的龙泽站、立水桥站、霍营站、知春路站、大钟寺站也已进入门体安装阶段。已于9月底完成全部车站门体的安装。站台安全门已于2015年6月9日投入全天试运营。

预留车站

预留车站是计画修建但未修建,仅仅预留加站条件的车站,预留车站在远期可能会随着城市规划修建。13号线在设计之时预留了几座车站,捷运部门计画在两三年内建成北部预留的两三座车站,在方便沿途居民出行的同时,也起到分流乘客、缓解拥堵的作用。根据计画,北京捷运在2017年10月启动13号线建材城东路站和清华东站的建设工作。
学院南路站(明光桥西站):位于学院南路与13号线的交口处,起初计画修建,但因拆迁等问题改为预留车站。规划2020年前加站换乘9号线北延线。
北四环西站:又称“保福寺站”,位于13号线与四环路交口,保福寺附近。
清华东路西口站:位于双清路,清华东路交口北,早期称作北京林业大学站,后规划时期改名清华东站,为13号线建成时就预定的车站(有正式编号),但是属于有编号无车站的预留站,定于15号线一期西段建成时开放15号线站台,改名清华东路西口站,但13号线站厅还在建设中,尚不能开放站内换乘。
13号线增设清华东路西口站,工程并不複杂,但难在不中断运营的情况下施工建设。清华东站的换乘也是高架站转地下站,步行距离会稍长。
建材城东路站:位于建材城东路延长线与13号线轨道的交口处。考虑到北部地区发展快速,居民社区增加,此站开通被提上日程,目前已有建设计画。
来广营西站:位于来广营桥附近,未有修建计画。
北四环东站:又称“望和桥站”,位于北四环望和桥附近。
清河站:位于国铁清河站附近,实现昌平线南延段和京张高铁清河站换乘

获得荣誉

1、第一次使用空调及无扇页通风装置(由日本东芝公司製造)
2、第一次弧形车头造型
3、第一次使用LED(车头终点站显示,车内信息显示)
4、第一次方形车门玻璃(之前全部是弧角)
5、第一次半藏车门玻璃(之前全部是两橡胶条)
6、第一次内嵌车厢照明(之前全部是突出车顶)
7、第一次大面积车窗 ( 之前全部是两个车门中间两个车窗)
8、第一次灰色涂装(之前是米白色)
9、第一次非全金属表面驾驶台
10、第一次非方形大灯
11、第一次电动门(之前为气动门)
12、第一次使用不鏽钢车身客车
1、2、3、5、7、8、10、11、12是各型号列车几乎都具有的特点。
13、第一次出现高架桥以及高架站
14、第一次一站一形
15、第一次使用自动检票机
16、第一次终点站站前折返
17、第一次大站间距

大事记录

1999

北京多家媒体曾报导北京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即将兴建,初期定名为“轻轨”,“城铁”,与捷运区分。
1999年12月11日,北京城市铁路破土动工。

2000

2000.10.06,13号线全面兴建。

2001

2001.01.09上午签署《北京城市铁路项目利用日本政府特别日元贷款转贷协定》,协定金额141.11亿日元,贷款年利率0.95%,贷款年限40年。
2001.06,13号线上地站主体结构完工。
2001.07,13号线西段车站开始装修。
2001.10.01,13号线全线开始铺轨。
2001.10.24凌晨,13号线成功跨越北四环。
2001.12.14北京城市铁路项目利用日元贷款採购契约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契约总金额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

2002

2002.01.12,13号线西段贯通。
2002.06.15,13号线西段完成铺轨。
2002.06车辆一公司完成了13号线运营车辆“六改三”第一列车的改造工作。
2002.08.09第一批300余名员工进驻13号线,开始进行各岗位开通前的準备工作。
2002.08.15车辆一公司为13号线开通改造的六节编组列车全部改造完成,并通过了验收。
2002.08.2113号线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成立,18位行、电调调度员正式上岗,承担全线16个车站、41公里运营路线的统一指挥、集中调度任务。
2002.09.16 05:49H116从回龙观车厂列检库内开出,这是13号线第一班空载运营列车。客运公司143名13号线客运人员全部到位,正式上岗。
2002.09.24:上午,13号线(西线)“9.28”通车试运营新闻发布会召开,31家新闻单位的40多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2002.09.2808:40,北京市第一条以地面线和高架线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路线 — 北京13号线(西线)竣工通车试运营,运营区间从西直门至霍营。
北京捷运13号线

2003

2003.01.0113号线(西段)完成客运量41608人次。
2003.01客运公司抽调了191名站务人员到13号线工作,东直门站区人员全部到位。
2003.01.0913号线继分段运行四天之后,开始贯通试运行。每日运营时间为早6:00至晚9:00(均为西直门、东直门对开),约15小时,单程运行时间为56分钟,日均开行列车190列,运用车14组,高峰段列车最小间隔10分钟,单程票价3元。
2003.01.2813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营。
2003.02.01-2003.02.0713号线7天共运送乘客31.87万人次,最高日初二为4.89万人次。
2003.03.1813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设备全部安装完毕。
2003.04.1413号线实行新运行图,延长运营时间,列车最小间隔8分钟,列车最大间隔15分钟。
2003.1013号线东直门车站成功地进行了“小灵通”引入捷运车站试验。
2003.12.26捷运八通线通车试运营暨13号线AFC系统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举行。

2004

2004.01.0113号线不再使用过渡车,每天有15列新车上线运行。已有17组68节调频调压车(VVVF)投入运营。
2004.05.08平日及双休日早高峰最小间隔由8分钟缩小为6分钟;晚高峰由10分钟缩小为8分钟;全程及半程末班车在原有基础上顺延30分钟。
2004.12.2816时起,13号线率先实行定点停车,乘客按线候车、中间下两边上、先下后上。

2005

2005.01.13:19时左右有人员抛石袭击13号线列车,造成六组列车的六块客室玻璃和车门玻璃的破损,运营的 16 组车辆钢板外壳均不同程度受到抛物伤害。
2005.01.27:凌晨,13号线北苑至望京西双向区间六根钢轨短路棒被盗,从头班车开始,列车无法正常行驶。 08:50 ,全线列运营基本恢复。抢修过程中发现该区段内14个电缆托架被盗,成为安全隐患。
2005.01.3108:40左右,有铁板落入运行区间,09:02清理完毕,运营受到影响。
2005.03.0620:34左右,一列车行驶至西二旗至龙泽下行时2号车厢右侧玻璃遭石块砸碎。21:28左右,一列车行驶至霍营至回龙观上行区间,一人扑向列车,造成该人死亡,多趟列车晚点。
2005.03.07望京西至北苑区间有近28米长的供电监视光缆被不法分子盗割。
2005.09.02北京捷运公司完成13号线(地面路线)电缆加装防护盒隐蔽电缆的防护工程。
2005.10.0113号线日客运量突破23万人次。
2005.10.0813号线实行新编平日运行图,全程运行时间由56分钟缩短为54分钟,西直门站折返时间由2分30秒缩短为2分钟,早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钟缩短为5分钟,列车最大间隔由15分钟缩短为10分30秒。上线运用车增加3组,达到了23组,每日列车开行列数由234列增加到287列,列车旅行速度由43.9km/h提高到45.6km/h。
2005.10.11中午,一列车在霍营至立水桥区间遭石块袭击,造成前挡风玻璃破碎。
2005.10.13移动电视在13号线一列车上成功试播。
2005.11.2113:52 左右,13号线一空载列车在试车线进行调试作业时冲出试车线土挡,车头部分侵入13号线立水桥至霍营区段上行45厘米,造成该区段上行正线列车无法正常通过。该区段採取下行单线双向交叉运营,列车间隔加大。19:13列车复轨成功,该区段恢复运营。
2005.12.1913号线在车站内张贴列车间隔时刻表。

2006

2006.01.1210:58左右,一列车在北苑站至望京西站下行区间发生故障,由后续列车推离正线进入库线待修。立水桥至东直门区间暂停运行20分钟,其他区间加开3列临客。总计加开临客7列。
2006.04.1113号线短路棒被盗,早高峰列车间隔受影响。
2006.09.0913号线自该日延长全程运营时间102分钟,自21:00延长至22:42,延长半程运营时间75分钟,自22:30延长至23:45 ,工作日早晚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5分钟缩短为4分钟。双休日早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钟缩短为5分半钟,晚高峰运行间隔由7分半钟缩短为6分半钟。每日开行列数由287列增加至334列。东直门始发的半程列车将改为行驶至回龙观站。
2006.09.11西直门站正式启用二号站台,实现列车在1号站台和2号站台交替进出站。
2006.10.1013号线西直门车站内,捷运公司举行了13号线单司机制试验启动会。

2007

2007.05.28平日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半缩短至5分半,首班车时间提早25分钟。霍营站首班车时间由5:25提早至5:00,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6:00提早至5:35。
2007.05.28北京捷运车辆厂组装焊接完成第一辆不鏽钢电动客车车体样车。
2007.09.052号线新型客车在13号线上进行空载试运行试验,列车在13号线中途站通过不停车。
2007.09.2113号线、八通线列车移动电视系统正式试播。
2007.10.0713号线最小发车间隔由4分缩短至3分30秒。小磁卡停止使用,使用纸制车票,新装POS机72台。
2007.11.2113号线晚高峰行车间隔缩短1分30秒。
2007.12.24早高峰最小间隔由3分30秒缩短至3分钟。

2008

2008.04.1213号线双休日早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5分30秒缩短为4分30秒,晚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6分30秒缩短为4分30秒。双休日中午平峰时段列车运行最大间隔由11分30秒调整为6分30秒,全日开行列车次数由303列增加至384列。
2008.07.2013号线首列6节编组列车上线运营。
2008.09.1617时30分前后,一趟列车从西直门站始发一分钟后,发生故障,造成运营中断20分钟左右。
2008.10.16:西直门站13号线换乘2号线的换乘方式进行变更。 13号线换乘2号线需经4号线西直门站的西厅及通道至2号线西直门站的南厅进行换乘。
2008.11.21:13号线完成20组列车的“四改六”工作,有五组在进行改造。

2009

2009.01.23知春路站站台封闭工程完工,挡雪装置安装完成。
2009.03.0713号线有4列列车客室玻璃出现放射状裂纹。据司机反映,在上地至五道口区间道外,有两个小孩向列车投掷石块。
2009.03.1613号线和八通线加装站台安全门系统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有望在年内立项并启动这一工程。
2009.03.2013号线列车“四改六”扩编改造工程完成,56组列车由4节编组增至6节编组。其中3、4车为加车。
2009.04.13我国完全自主智慧财产权捷运电动客车(準B型)研究项目通过了审查验收。在2006年6月19日—2008年6月18日,一列4节编组的全国产準B型列车在捷运13号线完成10万公里的载客试运营。型号为DKZ10,车辆编号为H457。
2009.05.12因北苑东路施工,5月16日、23日末班车和17日、24日首班车进行调整。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1:32。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3:45调整为22:30,后续列车取消。5月17日、24日,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5:35调整为6:24。霍营站开往东直门站的首班车时间由5:00调整为5:42。
2009.09.01西直门换乘通道换乘路径调整,13号线转乘2号线走2号线北站厅,2号线转乘13号线走2号线南站厅。
2009.10.24因配合10月24日夜间进行的北苑东路下穿捷运13号线北苑至望京西区间,第二阶段临时便线拨回至正线运营施工。13号线10月24日末班车和25日首班车进行调整。10月24日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1:32。此后维持立水桥站至西直门站区间运营。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0:34。西直门站至立水桥站区间末班车时间为22:42,至霍营站区间末班车时间为23:45。立水桥站开往西直门站的末班车时间为23:01。10月25日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5:35调整为6:24。霍营站开往东直门站的首班车时间由5:00调整为5:42。

2010

2010.08.11:知春路站新增换乘通道工程开工,10号线知春路站东北出入口的东口封闭。
2010.10.08:为配合昌平线西二旗站施工,13号线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1提前至22:01,后续列车取消,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1提前至21:01,后续列车为开往回龙观站的区间车,区间车末班车时间不变。
2010.10.2113号线知春路站北站厅扩建及外挂楼梯土建工程完工。
2010.12.2013号线知春路站南站厅外挂楼梯正式启用。
2010.12.2413号线最后一班车运营结束后,西二旗新、旧两站进行设备倒接工作。
2010.12.25原西二旗站停用,启用新西二旗站。
2010.12.3013号线晚尖峰时段增开列车18列。

2011

2011.02.2113号线早高峰最短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40秒。每日开行列车517列。上线运行列车44组,每日开行列车517列。
2011.04.23中午平峰时段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30秒缩小至5分30秒。晚尖峰时段由16:30提前15:30,提前增开上线列车。20:00—22:00,列车运行间隔由7至8分钟缩小至6分30秒。全天开行列数增加34列,共开行列车415列。
2011.04.28知春路站新增换乘通道于17时启用。长155米,宽7米。
2011.06.23:西直门站正线出站口地势较低处的部分电缆被水浸泡,导致电缆局部短路打火,13号线维持知春路站至东直门站双向运营,18:18恢复全线运营。
2011.08.03:7 时6分,一趟列车在上地站不缓解,延误9分钟。
2011.08.09:17:55望京西至北苑区间有大树倒入运营区间,13号线维持西直门至立水桥、望京西至东直门两个区间运营,直到18:42情况才处理完毕。
2011.09.24西直门站开通新换乘通道,总长约170m,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13号线换乘2号线和4号线,经由换乘大厅进入新换乘通道转乘;4号线换乘13号线时从4号线西厅至换乘大厅换乘。

2012

2012.01.08:13号线加装站台安全门工程已于8日夜间在13号线北苑站开工。此次加装的为半高安全门,高1.5米。
2012.09.14:7时许,13号线知春路站信号发生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
2012.09.17:13号线北苑站完成15道滑动门和固定门的安装。车载电台全部更换为支持CBTC型。车头及车厢内LED显示器进行更换。

2014

2014.07.0619点48分,13号线西直门至大钟寺区间有冒烟现象,后经公安部门确认,因13号线高架桥路线外一仓库着火,将13号线西直门至大钟寺区间部分声屏障引燃,火势已经被扑灭。
2014.08.20,为儘快消除2014年7月6日因外部仓库起火造成的13号线部分桥樑区段安全隐患,北京捷运公司决定于8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进行桥樑修复施工。受此影响,13号线西直门站、大钟寺站临时封站,2号线、4号线在西直门站停止与13号线换乘。北京捷运公司提示乘客,如果想乘坐捷运前往西直门地区,也可以选择8号线、10号线和4号线绕行抵达目的地。

2015

2015.05.08:晚7时许,北京13号线捷运途经五道口站时,多个车门出现无法关闭现象。据乘客反映,列车开门行驶数公里后才停下,并有工作人员手动关闭车门。晚8时许,北京捷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讯息称,捷运13号线列车(开往东直门方向)于19时17分在五道口站发生车门故障,已採取清空列车措施。据北京捷运工作人员反馈,目前13号线已恢复正常,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乘客说:“在五道口站,未听见关门警报声,列车就启动了,看见站台工作人员急忙用对讲机在讲什幺。随后有乘客发现门没有关,用列车紧急对讲将情况报告给司机,随后列车停止行进,工作人员手动关门!”随后,广播告知乘客:“所有乘客需要在西二旗站全部下车!

2016

2016.10.1-10.7:今日零时,北苑路北延穿越捷运13号线箱涵工程启动。为配合工程,捷运13号线列车运行区段今起临时变更为西直门站至霍营站,西直门站至霍营站按照4分30秒列车最小间隔组织运营,霍营站为终点站。5号线在立水桥站、15号线在望京西站、10号线在芍药居站、2号线、机场线在东直门站停止与13号线间的换乘,10月8日首班车起13号线全线恢复正常运营。

2019

2019年2月1日讯息,为配合国铁京张铁路新增清河站拨线工程,2019年2月10日至16日(共7天),捷运13号线西直门站至龙泽站暂停运营,运营区段调整为东直门站至回龙观站。2月17日首班车起13号线全线恢复正常运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