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套用技术类型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由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举办。
200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4年5月16日,更名为文华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340亩,建筑总面积53.26万平方米;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名;设有7个学部,拥有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7个。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hustwenhua.net
- 中文名:文华学院
- 外文名:WenHua College
- 创办时间:2003年
- 类别:民办高校
- 类型:综合
- 属性:套用技术类型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于清双
校长:刘献君 - 高职专业:7个
- 本科专业:41个
- 院系设定:外语学部、经济管理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城市建设工程学部等
- 校训:博学笃志 本立道生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园路8号
- 院校代码:13262
历史沿革
2003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建院之初,在东湖校区集中办学。
2004年8月,学校搬迁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010年,学校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11月15日,知识产权局在学校挂牌。
2012年,学校通过新增学士授权单位级授权专业合格评估。
2014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同意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转设更名为文华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学部,拥有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7个,涵盖工、管、文、法、经、艺术6大学科门类。
学部 |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本科/专科 |
---|---|---|---|
外语学部 | 英语 | 文学 | 本科 |
日语 | 文学 | 本科 | |
翻译 | 文学 | 本科 | |
套用英语 | 专科 | ||
经济管理学部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本科 |
会计学 | 管理学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本科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本科 | |
金融学 | 经济学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本科 |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本科 | |
市场行销 | 专科 | ||
财务管理 | 专科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 通信工程 | 工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电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本科 | |
软体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电信息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自动化 | 工学 | 本科 | |
计算机套用技术 | 专科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 网路与新媒体 | 文学 | 本科 |
法学 | 法学 | 本科 | |
广告学 | 文学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本科 | |
新闻学 | 文学 | 本科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本科 |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本科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机械设计与製造 | 专科 | ||
城市建设工程学部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本科 |
土木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本科 | |
建筑学 | 工学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工学 | 本科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本科 | |
城乡规划 | 工学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本科 | |
生物技术 | 工学 | 本科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本科 | |
建筑工程技术 | 专科 |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专科 | ||
基础科学学部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本科 |
学科建设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师资力量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800余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353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4.9%,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总数的40.8%。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2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本科项目4个、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画项目2个、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
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信息与机械综合套用技术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014)
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机械设计製造及自动化专业与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校企实习实训基地(2015)
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通信工程、土木工程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本科项目: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环境工程
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画项目:通信工程、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精品课程:大学数学
- 教学成果
2013年3月,学校《独立学院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个性化教育”构建金字塔式的大学生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平台》和《小团队服务小企业转件开发探索实践》分别获批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 学生成绩
2017年,学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文体竞赛,获省市级以上802人次,其中国家级593人次。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得特等奖3人次;2017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一等奖5人次;2017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3人次;第八届蓝桥杯一等奖4人次;2017年“贝蒂杯”全国校园体育舞蹈联赛(武汉站)一等奖3人次。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5年来,学校学生英语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的通过率超过80%;考研录取率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比例16%左右;其中考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家“211”“985”重点大学的人数占录取人数近一半;连续5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荣誉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文华学院先后被政府和社会机构、权威媒体评价为“全国首批创新·就业型大学”、“湖北省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连续三年被新华网评为年度“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和“中国社会影响力就业典型高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湖北省科研创新团队。
类别 | 名称 | 依託学部 | 立项时间 |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 | 人文学部 | 2014.7 |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人文学部 | 2015.9 | |
湖北省科研创新团队 | 现代通信技术科研创新团队 | 信息学部 | 2014.5 |
碳基纳米材料及微纳器械研究 | 基础学部 | 2015.5 | |
大数据传播及套用实务科研创新团队 | 人文学部 信息学部 | 2016.5 | |
高校个性化教育大数据决策支持 | 院校研究所 | 2017.4 |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业从“建造”到“智造”的升级 | 城建学部 | 2017.12 |
研究成果
2013-2017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等纵向研究课题总计1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9项;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144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84篇,三大索引收录124;出版着作总计31部;获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1项;发表作品及成果奖9件,其中有3项作品分获全国高校美术作品年展二等奖、三等奖和入选作品;获得授权的专利总计35项。
2013-2017年,学校承担了112项横向课题,经费达到1252万元,并申报了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后补助项目11项,申请经费172万元。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量达百余万册,除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资源外,还拥有《中国知网》、《超星新版电子图书》、《博图外文图书》、《起点考试系统》等10个电子资源资料库。

合作交流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着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係,曾有潘懋元、周远清、顾明远、叶澜、王英杰、瞿振元等16位着名教育家到学校调研和指导。
学校开设了“院士、名人、企业家”讲坛,杨叔子、李培根、罗俊、李德仁、杨家福、叶朝辉等20多位院士、校长与学生交流50多场次;“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易中天、于丹等学者,还有作家熊召政、方方,社会文化名人郭敬明、洪晃等先后在学校开坛讲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为蓝底,字为白色与红枫色相间,或纯白色与红枫色。上为英文名称,下为文华学院标识字型,中间为文华学院汉语拼音的首位大写字母“WH”。
寓意为:文思华彰、文心华采、文华灼灼、美丽如花,预示着文华学院将不断培养出文化底蕴深厚,有个性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 校名字型
“文华学院”校名字型依据“华中科技大学”的字型而书,是仿毛泽东书法体,并进行了局部修饰,只有“文”字是用毛体笔划重造的字,意在继承华中科技大学的光荣传统和办学理念,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字型文风保持一致。

- 主色调
白色--寓意着文华人有能够绘製最新最美画图的空间。
蓝色--寓意着文华人理想像天空一样深远,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红枫色--寓意着文华学院像秋天的红枫一样,欣欣向荣,红红火火。
- 校旗
用金黄色“文华学院”校名标识字型。

精神文化
- 校训:博学笃志 本立道生
“博学笃志”,语出《论语·子张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意味着广泛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与视野,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笃志”则指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守自己的志向。“博学笃志”,意在勉励文华人要像海绵一样汲取广博的知识,积澱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立下远大的志向,然后一心一意坚守自己的志趣,实现人生理想。
“本立道生”,语出《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为君子要专注于做基础的事情,基础的事情做好了,“道”就会自然产生。
“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篇》),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君子。
“本立道生”,则是告诫文华人,拥有广博的知识、树立了远大志向还不够,还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方能最终参悟做人与治学的道理与方法,修得君子的道德与人格,走上实现理想的光明道路。
“博学笃志,本立道生”,二者既辩证统一,又层层增进,且与文华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契合一致。在广博中专一,发现并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专一中立志,树立并坚守自己的远大志向,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然后脚踏实地,立好“本”,找到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沿着“道”的指向,实现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的结合。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董事长 | 吴文刚 |
副董事长、校长 | 刘献君 |
名誉校长 | 张勇传 |
党委书记 | 于清双 |
常务副校长 | 刘太林 |
副校长 | 严国萍、张七一、陈思中、程红、袁国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