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庄明来

2021-04-09 09:38:22 百科

庄明来

庄明来(1949.3.3— )南安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财会专业,现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系主任、教授。致力于电算化会计与审计方面研究。主编《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电算化与财会软体》等教材和丛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兼任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会计软体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会计学会副会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庄明来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南安
  • 出生日期:1949.3.3

教育工作

任教以来,先后承担厦门大学会计系的“工业会计学”、“基建会计学”、“电算化会计学”、“计算机审计”、“会计套用软体评析”、“会计信息系统”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学术观点

始于30年前的我国会计信息化,使广大会计学者看到会计研究的新曙光,但对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却因其间信息技术之费解令较少会计学者涉足,已逾不惑之年的庄教授深知,惟有掌握计算机编程等技术,方能科学地揭示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三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在成功地为10多家企业单位开发会计核算软体之后获取真知,展现了一个学者勇于探索的学术胆略和毅力。他同时运用信息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评价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初步勾勒出一个简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并梳理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许多基本概念与观点。同时,他还揭示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在IT环境下的地位,提出“变账簿取数为账户取数”的新观点。并基于证、账、表生成的自动化,创新性地提出将审计重心前移,对电子会计数据施以详细审计的技术方法。他客观地论证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数据两者的质量特徵,解读会计系统、数据与信息在电子化与网路化环境下中的辩证关係,进而提出会计系统的有效性首先体现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观点。而面对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庄教授提出未来财务会计信息化研究重心应是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智慧型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融事项会计与价值会计于一体的业务流程体系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理论与观点。
庄明来

学术成果

作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庄教授长期致力于信息化会计与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中国经济问题》、《财务与会计》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着、教材20余部,主编并已出版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和《会计信息化教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和一般的项目、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项目、审计署科研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课题的研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