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

2021-05-10 05:59:35 百科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门类齐全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1956年创建于承德市,前身为河北省机电学校,1972年搬迁到邢台市,郭沫若曾两次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3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762.9亩,规划总面积48万平方米,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7000余人。现有教职工395名,专任教师277名,其中教授22人,副高72人,硕士学位教师168人,双师型教师160名。

学院拥有先进的“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示範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机械製造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汽车电子实训基地”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设是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河北省装备製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2010年被批准为“河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十分注重国际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参加了中国与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与加拿大湖地学院、萨斯喀彻温大学、纽西兰怀卡托大学、韩国乌山大学等进行了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并互派教师和访问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拓展了新形势下办学的思路和空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河北省邢台市
  •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hbjd.com.cn
  • 中文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Hebe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nc Technology
  • 简称:河北机电学院
  • 创办时间:195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类
  • 属性:河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河北省装备製造业职教集团
    “京津冀现代製造业职教集团”副秘书长单位
    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
  • 现任校长:傅恆杰
  • 知名校友:史书娥 ,刘志强,王连海,张垚宇。
  • 校训:明明德 日日新
  • 主要院系:机械、电气、汽车、材料、信息、财管6个系
  • 学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泉北西大街1169号
  • 主要奖项: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 占地面积:762.9亩

办学条件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门类齐全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近9000人,是国家机电行业的一所骨干院校。学院占地面积762.9亩,规划总面积48万平方米,布局科学合理,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实习实训区、运动区、科技服务区五大功能区。目前13万平方米建筑已于投入使用。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学院即将开工建设教学主楼、学生公寓、科技服务创新中心等。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近3万余名,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骨干,为我国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将以大机电行业为支柱,延伸至全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套用型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院建有先进的“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信息网路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现代教育中心、藏书25余万册的数位化图书馆和27个实验室,拥有同时容纳600名学生进行机械加工、钳工、铸造、热加工、汽车维修、电气控制、电气维修等多工种实习的实习实训中心、轿车修理厂和热加工研究所,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技师培训和考试点,可对23个工种进行技能鉴定,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等完整的办学体系。
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学院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2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5人,双师素质教师245人,硕士学位教师312人;拥有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5人,全国机械行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1名,1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中任职,形成了素质优异、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全国机械行业教育系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院现设有七个系部,有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套用、模具设计与製造、汽车维修与行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检测技术与套用、计算机及套用、计算机网路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套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市场行销、外贸英语、物流管理等27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办学格局。
学院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9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正在承担的省部级课题6项,教师编着教材170余种。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于1997年率先实行"大类专业进,小专业化出"的教学改革,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课程综合化"改革走在全国机电行业职业院校的前列,"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学院十分注重国际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参加了中国与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与加拿大湖地学院、萨斯喀彻温套用技术学院等进行了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并互派教师和访问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拓展了新形势下办学的思路和空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机电专业群机电专业群
学院现开设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製造、汽车电子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套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通信技术、软体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市场行销等36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学历与职业培训并举,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办学格局。
学院建立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融合生产的原则,立足行业,围绕装备製造产业链,开办新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着力打造机电品牌专业,形成了以5个机电品牌专业为龙头,15个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机电专业群”。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职责
党委书记
张晓辉
主持党委工作 分管组织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院长
傅恆杰
主持行政工作
副院长
赵国增
分管财务处 学生工作部 安全保卫处
副院长
王振京
分管人事处 招生就业处 继续教育培训部和职教集团工作
副院长
张兆隆
分管办公室 后勤和资产管理处
副院长
曹振军
分管教务处 实习实训中心 基础课教学部 体育工作部
党委委员
只海平
负责纪检、检查工作
党委委员
赵建光
负责组织、统战工作
党委委员
郝立宁
负责安全稳定工作
党委委员
张能云
负责宣传、意思形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历史沿革

1956年,河北省承德机电学校创建,隶属于省机械局
1957年,学校迁至石家庄,更名河北省石家庄机电学校
1958年,学校迁至保定,更名河北省保定机电学校
1958年,升格为河北省保定机电专科学校
1962年,改建为河北省保定机电工业学校
1965年,河北省保定机电工业学校更名河北机电学校
1966年3月,学校奉命分迁承德、石家庄、保定、邯郸市马头四处办学;不久,承德、石家庄2处合併于邢台
1972年,河北机电学校总校迁至邢台市
2003年,河北省机电学校升格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名全称
校址
时间
隶属关係
河北省承德机电学校
承德市
1956年7月23日
-1957年8月2日
河北省工业厅
河北省石家庄机电学校
石家庄市
1957年8月3日
-1958年8月31日
河北省工业厅
河北省保定机电学校
保定市
1958年9月1日
-1958年冬
河北省工业厅
河北省保定机电专科学校
保定市
1958年11月
-1959年12月
河北省工业厅
河北省保定机电专科学校
保定市
1960年1月
-1962年底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保定机电工业学校
保定市
1963年1月
-1965年12月31日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机电学校
保定市
1966年1月1日
-1966年3月24日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机电学校(总校)
邯郸市马头
1966年3月25日
-1968年底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机电学校承德分校
承德曲轴
连桿厂
1966年3月8日
-1966年6月10日
总校
河北机电学校保定工具机修理厂分校
保定市
1966年3月9日
-1966年7月
总校
河北机电学校保定农业机械厂分校
保定市
1966年3月9日
-1966年7月
总校
河北机电学校石家庄分校
石家庄农机厂
1966年3月16日
-1966年6月10日
总校
河北机电学校邢台分校
邢台市
1966年6月10日—
1972年10月
总校
河北机电学校
邯郸市马头
1969年初-1972年10月
河北省革委会文教局
河北机电学校
邢台市
1972年11月
-1973年3月
河北省教育局
河北机电学校
邢台市
1973年3月
-1978年8月31日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省机电学校
邢台市
1978年9月1日
-1983年
河北省机械工业局
河北省机电学校
邢台市
1983年-1988年底
河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
河北省机电学校
邢台市
1989年初 —2000年3月
河北省机械工业厅
河北省机电学校
邢台市
2000年4月—2000年6月
河北省经济贸易委员
会机械工业办公室
河北省机电学校
邢台市
2000年7月—2003年3月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市
2003年4月18日—今
河北省教育厅

办学宗旨

办学定位(办学类型+服务面向+办学目标)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立足行业、服务河北、辐射全国;
行业领先、河北示範、全国知名
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办学理念
产学合作,德技双馨
办学模式
依託装备製造业,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互融、学工合一、德技双修
办学特色
立足行业、校企共赢、工学结合、厚德强技
机电精神
诚朴 严谨求实 创新
校训
明明德 日日新
校风
励志 尚能求真 致远
教风
博学敏行 敬业善导
学风
笃学善思 知行合一

教学设施

学院建有藏书25余万册的图书馆、先进的校园网路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中心、数控技术中心和20多个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实验室,拥有同时容纳400名学生进行机械加工、钳工、铸造、热加工、汽车维修、电气控制与维修等多工种实习的轿车修理厂和实习工厂,还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科新技术开发公司、博源电脑公司、热加工研究所,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等完整的职教体系。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邢台市政府为该院在高教园区规划的1200亩新校园正在筹备规划建设中。
学院进行了多项教育教学改革,于1997年率先实行“大类专业进,小专业化出”即:“二二分流”的教学改革,得到了教育厅的肯定并在全省职业学校推广。学院在探索课程综合化的教学改革方面走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学院的前列,通过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和弹性教学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训基地

学院建有近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包括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示範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装备製造实训基地、材料类专业实训基地、模具类专业实训基地、网路技术实训基地、物流专业实训基地、中专部实训基地等,还建成了50多个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室,是“河北省装备製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邢台市装备製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形成了有特色的机、电专业群。学院有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範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
该院国家示範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占地5000平米,设备价值700余万元,现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子工艺、电力电子、检测技术、高频电子、通信技术、维修电工、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PLC、交直流调速、电力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工技术、电力拖动、自动化技术、电力仿真、数字控制、机器人、多功能仿真、专业技能、创新製作、电气与机电产品生产车间等20多个实训室,可同时容纳600多人进行实训。
基地实施开放化管理,学生参与教学设备和仪器的维护维修,可随时到实训室进行实践学习,自主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基地主要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套用电子技术专业、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及其他有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及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鉴定;同时充分发挥设备、师资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对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与研发等方面发挥了显着作用;先后承办了邢台市维修电工技能大赛、电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邢台市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一步调高了学院知名度,现已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机械製造与自动化
机械製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现有机械测量技术中心、机械製造技术中心、液压与气动控制中心、机械创新设计实训室及机械维修技术中心等6个实习实训场所。
机械製造技术中心
建成具有计算机工艺仿真与最佳化、工装夹具产品设计与实施、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与製造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场所,同时可进行新工艺项目研发及社会服务。现有计算机52台套,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软体,三维造型软体,金属切削刀具、工艺展示柜、组合夹具等。
机械测量技术中心
主要为“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机械检查工工种鉴定、科研及社会培训而服务。现有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圆度仪,小模数齿轮测量机,万能工具显微镜,万能测长仪,表面形状测量仪,平面度检查仪,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
液压与气动控制中心主要承担“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社会培训而服务。现有液压传动及控制实训装置,液压、气动元件拆装实训台,气压传动及控制实训装置,典型液压系统维护维修装置等。
机械创新设计实训室
主要完成新产品设计、创新设计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现有慧鱼创新组合模型、机器人综合训练平台等。
机械维修技术中心可完成常用机构机械的拆装、设备修理工艺制定与实施、设备故障诊断等教学科研任务。现有机械系统拆装实训台,工具机主轴迴转精度测量仪,平衡机,维修检具等。

数控简介

该院数控中心是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数控中心始建于1999年,2006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基地拥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工具机、电加工工具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类数控设备及精密检测设备40余台套。建有先进的CAD/CAM机房和数控原理实验室,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总投资1200余万元,是集教学、技能鉴定、生产加工、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历年来,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相关技能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2008年全国三维数位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工业工程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五届全国数控大赛更是包揽河北省赛区高职组学生全部赛项的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取得了全国五轴加工第四名、数控铣第七名、数控车第十八名的好成绩;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套用水平大赛中取得了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数控技术领域卓有成效地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型紧缺人才。
数控中心引资200多万,建立了“校中厂”,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形成从零件的粗加工、精加工到三坐标精密检测的整体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结合、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基地结合、教学内容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看板”管理和“8s”管理,不断加大对外服务的力度,外协加工、工具机数控化改造、对外培训等项目数量逐年递增,较好地实现了产学研结合。数控中心继续走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为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机构设定

学院现设八个党政部门,有党委工作部、纪检办、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和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有七个教学系部:机械工程系、现代製造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人文与管理工程系、基础课教学部和中专部。设有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套用、模具设计与製造、汽车维修与行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检测技术与套用、计算机及套用、计算机网路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套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市场行销、外贸英语、物流管理等31个专业,学院专业设定符合社会需求,招生就业形势喜人。

院系设定

学院现设有机械与控制、电气与信息、材料与控制、管理与人文等四个系和一个基础教学部。开设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套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及套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套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信息管理、涉外会计、市场行销、经贸英语等20多个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画(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製造、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汽车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套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软体技术、图形图像、计算机套用、计算机网路、物联网套用技术
现代製造工程系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套用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模具设计与製造、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汽车製造与装配技术(车身製造方向)
人文与管理工程系
电子商务、市场行销、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广告设计与製作、商务英语
材料工程系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套用

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聘进走出、外引内培”为途径,重点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建立“师资校企互聘”、 “专业教师定期下厂锻鍊”、“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等管理制度,实施“教师五项技能提升方案”,启动“百名技术专业和企业骨干进校园工程”,形成了一支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学院现有专兼职633人,其中专任教师245人,“双师素质”教师163人,企业兼职教师25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93人,占37.96%;硕士学位以上108人,占44.08%;“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70.68%。
名师教学
名师发言名师发言
张银海
教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材料工程系副主任,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带头人,河北省第七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
1986年7月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控制工程硕士。系统讲授流体力学及传热学、铸造工艺学等十四门课程。完成7项教科研课题研究,其中主持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全国机械高职院校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液态固化剂在水玻璃型砂中套用的研究》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铸造工艺学》、《铸造工》等教材5部;公开发表《河北省铸造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铸造原砂的模糊聚类分析》等论文16篇。
白俊平, 女,河北科技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学士,天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硕士,副教授
,2010~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访问学者,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骨干教师。所教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供配电技术、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规划”。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参研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项目《分散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典型模式研究与设计》、河北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新技术条件下高职电气控制类专业整体改造”都已结题。发表核心及省级论文6余篇,参编教材3部等。
方红彬,男,副教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1998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2007年获得河北工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2009年在东北大学模式识别与智慧型控制专业做国内访问学者,现任电气工程系副主任。邢台市第五届先进青年教师。《PLC套用技术》院级精品课负责人。主要讲授《PLC套用技术》、《单片机套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连续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市厅级课题5项。
许晓坤

男,48岁,副教授,在职硕士,热处理专业带头人。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河北科技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历任华北柴油机厂、邢台医用塑胶器械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河北机电学校讲师、高级讲师。2000年至2004年在美国工作、学习。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生产、技术、管理、教学26年。
吴丽荣
女,河北保定人,1960年10月出生。现任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英语学科带头人,学院英语精品课负责人。主研河北省“十一五”课题一项、教育厅课题一项、参研教育厅课题一项,均已结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省级论文多篇。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2部、参编1部。曾获河北省机械厅“优秀教师”、学院“优秀班主任”、 “三育人”《先进工作者》、英语比赛“优秀辅导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等。
王增春
教授、数控技术专业带头人,现代製造工程系副主任。
1990年毕业于河北机电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及製造专业,2007年1月获得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製造及自动化教师硕士学位。系统讲授机械製造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原理与系统等课程。评审河北省优秀教师,曾多次年终考核优秀和教学质量优秀。主研《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多媒体课程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共主研课题8项,主编教材1本,主审教材1本,参编教材10本;撰写核心期刊、EI检索论文8篇。省级期刊4篇,获奖论文2篇。主持了院精品课程《数控原理与系统》,主讲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製造技术》。
王玉
教授,机械设计学科带头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机械专业,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
计及理论专业工学硕士,中国工程图学会委员、河北工程图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仿真分析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参研省市级教科研课题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5部。
陶金瑞
女,河北省藁城市人,1963年7月出生,教授,硕士。现为数学教研室主任,数学学科带头人,学院精品课程负责人,河北省工业与套用数学学会理事,近几年发表论文14篇,其中9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主编教材2套,副主编、参编教材多本;主研教育厅课题一项,参研课题多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2005-2011连续六个学年教学质量考核优秀;2010年被评为邢台市劳动模範。
孙志平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
女,1971年9月生,副教授,国内访问学者,“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带头人。1996年毕业于河北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学本科,2006年取得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从教16年,为企业进行了平面磨床的数控化改造、滚齿机测绘、华龙集团水泵循环机组PLC改造等十多项技术服务,公开发表的论文十余篇,编写教材8本。
孟凤果
女,教授高级工考评员,硕士,教学与技术专长:微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省级精品课—单片机套用技术课程负责人,主要讲授单片机套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主编《电子测量技术》教材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被邢台市授予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河北省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工作者,邢台市“帼国建国”先进个人。
马丽霞
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机械製造与自动化专业带头人,液压气压维修工程师,河北瑞福祥股份有限公司聘为机械製造工程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赴新加坡理工学院高职教育理念学习。30多年来,历任机械製造专业多门专业课程,多次组织及指导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工作,教学质量多年优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产学研工作,主研省部级课题12项,主编教材5本,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研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製造技术》,省级精品课程《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主持了院级精品课程《设备控制技术》。机械製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设计获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製造技术》网路课程分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机械製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河北省级示範重点建设专业。
安会芬
副教授,检测专业带头人,河北省热处理学会的常务委员。1963年9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河北机电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2007年获得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担任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金相检验》、《工业化学分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并参加《2Cr13钢调质处理新工艺的试验套用》《高寿命凿岩冲击器活塞的开发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与北京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唐冶大隆机械製造有限公司、河北鼎基钢铁铸件製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係,解决了耐磨衬板的硬度不足等技术问题并被企业评为企业工程师,为唐山唐冶大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筹建了化学分析实验室、金相检验中心,投入了正常使用。发表《3Cr13不鏽钢传动轴表面产生细纹的原因分析》,《2Cr13钢调质处理新工艺的实验套用》,《30CrMo轴套的热处理工艺分析及改进》等教科研论文十余篇。

招生就业

招生

学院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大专。毕业时颁发由河北省教育厅统一监製的普通大专毕业证书,并由河北省人事厅统一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学院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取得专业知识、学历及技能证书的同时,参加多种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渠道。优秀毕业生经选拔或参加专接本考试,可与普通本科院校接轨,升入大学本科学习。
热忱欢迎有志学子报考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她将使您渴望成才的理想变为现实。

就业

该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改革成果显着,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毕业生遍布全省各行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业务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近几年,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举办学院人才市场,广开就业渠道,广泛提供就业信息,介绍推荐毕业生就业。学院现已与省内外人事厅(局)、人才交流中心及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係,共同培养安置毕业生。几年来,该院毕业生直接就业率达98%以上,在河北省大中专院校中位居前列,并多次被河北省人事厅评为河北省大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单位。

校图书馆

总述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1700平米。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领导下,我馆紧紧围绕服务于教学科研这项中心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体设施建设,改善和端正服务态度和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软硬体设施得到了改善,信息资源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规範化管理有了较快发展,现代化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服务对象

学院全体教工及学生
馆舍基本情况  
我馆建于1989年,共四层,建筑总面积1700平米。其中有借阅流通书库4个,藏书47.02万册(含过刊合订本9300多册),数字图书10万多册;报刊阅览室2个,阅览座位300多个;电子阅览室1个,拥有计算机61台,通过校园网与Intenet联接,各种光碟资料500余张;检索目录厅1个,计算机书目检索终端6台,与校园网联接;主控室1个,伺服器2台,磁碟阵列1台,骨干交换机1台,区域网路交换机1台;采编室(兼办公室)1个,馆内各部门工作用计算机12台,书、刊架、阅览桌椅等各项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师生借阅需求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
人员组织情况  图书馆隶属教务处,由教务处处长直接领导。图书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0人,馆长1人,馆内分别设采编、书库、期刊、网路技术等部门。在全体工作人员中,男4人,女6人,本科以上学历6人,大专学历4人,其中图书馆学本科3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我馆大部分工作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已在三年以上,均有一定的图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业务培训  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直接关係到我们的服务水平。我馆一直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图书馆把提高全馆人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新到馆人员的业务素质,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鼓励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对口业务培训、进修,参加科研学术活动等;规定每周二下午为业务学习日,採用自学或讲座形式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採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全馆同志去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选派技术骨干外出参加技术培训,通过採取以上措施,营造了我馆浓厚的科研学术气氛,提高了全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进而促进了我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从2000年至2007年,我馆共有多名同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数部,使我馆的学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现代化管理  为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数位化建设的需要,学院加大了对图书馆软硬体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99年图书馆建成区域网路并与校园网联接,购买专业的图书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较早地实现了文献採购、分编、典藏、图书流通等方面的计算机管理,馆藏文献目录全部实现数位化,并对图书、期刊全面实行半开架借阅。2007年又对图书馆管理软体进行了较大的升级,使各项功能更加强大,更新以后,我们于2000年在学院主页建立了图书馆的二级网页,使读者通过校园网可实现对我馆馆藏信息资源及相关信息的查询、检索和阅读。读者足不出户就可查询到馆的新书情况,检索书目信息和读者的借阅信息。最终还可实现网上预约借书,使读者利用图书馆更加方便。
为适应读者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和网路信息资源的需要,1999年年学院投入30万元在图书馆建成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可充分满足读者检索馆藏电子信息资源和网路信息资源,下载和上传资料的需求,到2007年我馆电子阅览室共有计算机61台,光碟塔1台,印表机1台,基本满足了读者查阅电子信息资源和网路信息资源的需要。
为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充分利用网路手段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早日实现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我馆于2001年购买了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并成为其分馆,截至2007年我馆数字藏书达10万多册,该院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有了良好的开端。
发展目标  根据该院新校区发展规划,该院将在新校区建设一座20000平米的,配备有现代化的网路、视听、多媒体阅览及学术交流设施,兼具有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能满足万名师生文献借阅、信息查询、教学科研需要的现代化一流图书馆。届时,我们的办馆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办学荣誉

近几年来,学院被授予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河北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河北赛区二等奖、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省重点高职院校
2011年1月6日,河北省公布第四批省重点建设的示範性高职院校名单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省重点建设示範性高职院校从2011年起实施重点建设,建设期为三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省示範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与学校签订《河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任务书》,据此进行年度考核、中期检查和验收。考核检查结果作为确定后续建设经费拨付、政策支持的依据。
省职业教育集团
2008年11月,由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河北省装备製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将对河北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装备製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的整合,提高集团内成员单位的办学质量和行业效益搭建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坚实平台。
2009年6月,邢台市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成立9大职业教育集团,其中由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邢台市装备製造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职教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不仅能使专业相近的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且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