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3版)》是由戴灼华、王亚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5日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综合、师範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遗传学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分5部分19章,主要包括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新研究成果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遗传学(第3版)
- 作者:戴灼华、王亚馥
- ISBN:978-7-04-044557-2
- 类别:“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460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7月5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800千字
- CIP核字号:2015320227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遗传学(第3版)》根据遗传学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和适合教学实践的规律,对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梳理,合併第2版中的第2、3章为“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合併第14、15章为“基因表达调控”,新增“表观遗传概论”“行为遗传概论”两章。
该教材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戴灼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亚馥担任主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博担任副主编,另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小东、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双宜参与编写。
出版工作
2016年7月5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员 |
策划编辑 |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印製 |
---|---|---|---|
王莉 | 高新景 | 张申申 | 韩刚 |
内容简介
《遗传学(第3版)》全书共分5部分19章,内容涉及传递遗传学、遗传重组与作图、基因组及变异、基因的功能分析及群体与进化遗传分析,包括了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连锁遗传分析、核外遗传分析、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等。
教材目录
前辅文 第一部分 传递遗传学 1 绪论 1.1 遗传学的涵义 1.2 遗传学的发展 1.3 遗传学的套用 2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2.1 细胞周期及染色体行为 2.2 遗传物质的证明 2.3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 2.4 DNA複製 2.5 转录与翻译 2.6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2.7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3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遗传学数据的χ2分析 3.4 人类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3.5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係 4 连锁遗传分析 4.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4.2 性连锁遗传分析 4.3 剂量补偿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4.4 连锁交换与重组 4.5 连锁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5 核外遗传分析 5.1 核外遗传及其特徵 5.2 母体影响 5.3 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5.4 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5.5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与进化 5.6 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 6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6.1 数量性状及其多基因学说 6.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6.3 数量性状基因座及其作图 6.4 数量性状遗传率及计算方法 6.5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第二部分 遗传重组与作图 7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7.1 真核生物基因组 7.2 真核生物的遗传重组 7.3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变 7.4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交换与基因定位 7.5 真核生物基因的消除与扩增和重排 8 细菌的遗传分析 8.1 细菌的细胞和基因组 8.2 大肠桿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 8.3 细菌的接合与染色体作图 8.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8.5 F′因子与性导 8.6 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 8.7 细菌同源重组的机制 8.8 大肠桿菌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 9 病毒的遗传分析 9.1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 9.2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9.3 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 9.4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9.5 噬菌体T4 rⅡ的缺失突变与作图 9.6 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 第三部分 基因组及变异 10 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10.1 真核生物基因组概述 10.2 人类基因组计画与基因组学 | 10.3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10.4 基因组图谱构建与套用 10.5 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10.6 基因组学研究新进展及套用 11 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 11.1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效应 11.2 突变的分子机理 11.3 动态突变 11.4 基因突变的检测 11.5 DNA损伤修复机制 12 染色体畸变 12.1 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遗传学效应 12.2 染色体数目变异 12.3 染色体畸变在基因定位中的套用 12.4 染色体畸变与人类疾病 12.5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3 转座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13.1 转座因子的发现与分类 13.2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13.3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13.4 转座作用的分子机制 13.5 转座因子的遗传学效应及其套用 第四部分 基因的功能分析 14 基因表达调控 14.1 大肠桿菌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调控机制 14.2 原核生物的其他类型操纵子及其调控机制 14.3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翻译调节 14.4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14.5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14.6 真核生物基因的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节 14.7 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15 表观遗传概论 15.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及其演变 15.2 以染色质为基础的表观遗传变异与调控 15.3 基因组印记与表观遗传分析 16 发育遗传分析 16.1 遗传与发育的关係 16.2 果蝇早期胚胎极性的决定与形态发生素 16.3 果蝇早期胚胎体节的形成与同源异形基因 16.4 线虫与拟南芥的发育机制 16.5 种系决定的遗传控制 16.6 发育异常与癌变的遗传基础 17 免疫遗传分析 17.1 抗原的遗传 17.2 抗体的遗传 17.3 与免疫相关的某些疾病 18 行为遗传概论 18.1 行为遗传学与行为的遗传基础 18.2 果蝇求偶行为的遗传基础 18.3 线虫聚集行为的遗传基础 18.4 鱼类群游行为与昆虫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18.5 鼠类掘洞行为的遗传基础 18.6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 18.7 人类的行为紊乱与疾病的遗传基础 第五部分 群体与进化遗传分析 19 群体遗传与进化 19.1 群体的遗传组成 19.2 Hardy-Weinberg定律 19.3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19.4 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检测 19.5 物种及物种形成 19.6 中性突变与分子进化 19.7 新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起源 19.8 人类进化概述 索引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源
《遗传学(第3版)》有配套的数字课程,该课程包含教学课件、扩展阅读、彩图、知识扩展、重要名词释义等内容。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内容提供者 |
---|---|---|---|
“药理学(第3版)”数字课程 | 2016年2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段昌群等 |
教材特色
一、该教材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示了遗传学各分支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沿,拓宽知识面。
二、该教材压缩并精简了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中相关的基础内容,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了论述,分析逻辑思路清晰,主线明确。
三、该教材自始至终贯穿遗传分析的思维理念。
四、该教材记述了中外遗传学前辈们的经典实验分析和重要发现。
五、该教材正文之外设定了多个具有启发性或前沿性的知识窗,反映遗传学研究新动态或重要发现。
作者简介
戴灼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离退休教授。
王亚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离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