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生物化学(第二版)(祝其锋 / 任锡麟着图书)

2021-02-03 18:25:20 百科

生物化学(第二版)(祝其锋 / 任锡麟着图书)

生物化学(第二版)
作者:祝其锋/任锡麟/田兴亚/苏海翔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1999-7
页数:401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35222299
《生物化学(第二版)》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7版)》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共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专题篇四篇。
《生物化学(第二版)》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脂类代谢,胺基酸代谢,DNA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等。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生物化学特色1
二、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与其学习目的1
三、细胞组成成分与其生物学功能2
四、学习生物化学的要点与难点6
五、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技术、製药技术的关係6
思考题6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8
第一节概述8
一、蛋白质的定义与其生物学作用8
二、蛋白质的组成10
三、蛋白质的分类11
第二节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胺基酸12
一、胺基酸的结构特点与通式12
二、胺基酸的分类13
三、胺基酸的理化性质15
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26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27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8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係32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35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35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6
三、蛋白质变性、沉澱与凝固36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38
五、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39
六、蛋白质含量测定41
第五节*蛋白质与胺基酸类药物45
一、蛋白质与人体健康45
二、胺基酸药物45
三、蛋白质药物46
本章小结47
练习题47
第三章核酸化学50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51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51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52
三、核苷酸的衍生物55
第二节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56
一、DNA的硷基组成57
二、DNA的分子结构57
第三节R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60
一、RNA分子的组成及种类60
二、RNA的一级结构61
三、RNA的二级结构61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63
一、核酸的分子大小63
二、核酸的溶解性和黏度63
三、核酸的酸硷性质63
四、核酸的紫外吸收63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和DNA杂交64
第五节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65
一、核酸的提取65
二、核酸含量的测定66
第六节基因工程及其套用技术67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67
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67
三、PCR技术68
四、DNA生物晶片69
五、核酸序列分析与基因组文库构建70
本章小结71
练习题72
第四章酶73
第一节概述73
一、酶的定义与其生物学功能73
二、酶的发现简史74
三、酶的存在与分布74
四、酶的套用75
第二节酶的催化特性75
一、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性75
二、酶催化的高效性75
三、酶高度的专一性76
四、酶活力的调节76
第三节酶的命名与分类77
一、习惯命名法77 [1]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77
三、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77
四、六大类酶的特徵和举例78
第四节酶的化学组成与结构79
一、酶的化学本质79
二、酶的化学组成79
三、单体酶、寡聚酶、多酶複合体80
四、酶的活性中心80
五、调节酶80
六、诱导酶与结构酶82
七、同工酶82
八、抗体酶82
第五节酶的作用机制83
一、结构专一性84
二、立体异构专一性84
三、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机理84
四、中间产物学说85
五、诱导契合学说86
第六节酶促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86
一、酶促反应速率的测定86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87
三、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87
四、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89
五、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90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91
七、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91
第七节酶活力测定93
一、酶活力概述及其测定93
二、酶活力测定举例96
第八节酶的製备与套用97
一、酶的分离和纯化97
二、酶的套用99
三、固定化酶的製备及套用100
本章小结101
思考题102
第五章维生素和辅酶104
第一节维生素概述104
一、维生素的定义与其生物学功能104
二、维生素的分类106
三、维生素的命名106
四、维生素药物106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106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107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107
三、维生素B3(泛酸)和辅酶A108
四、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109
五、维生素B6和脱羧酶、转氨酶的辅酶110
六、生物素和羧化酶的辅酶111
七、叶酸和叶酸辅酶112
八、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2辅酶113
九、维生素C和维生素C发酵114
十*、複合维生素116
第三节脂溶性维生素117
一、维生素A117
二、维生素D118
三、维生素E119
四、维生素K119
五、鱼肝油与深海鱼油120
本章小结121
思考题121
第六章糖代谢122
第一节新陈代谢122
一、分解代谢与产能122
二、合成代谢与耗能123
第二节*自由能与高能化合物123
一、自由能的产生和变化123
二、高能化合物及其类型123
第三节多糖的降解124
一、多糖的酶促降解124
二、澱粉水解糖的製备126
第四节糖的分解代谢127
一、糖的无氧分解代谢127
二、糖的有氧分解代谢131
三、乙醛酸循环与回补反应135
四*、磷酸戊糖循环(磷酸己糖支路)136
五*、其他糖类代谢途径137
本章小结138
练习题138
第七章生物氧化140
第一节概述140
一、生物氧化与能量供需141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148
第二节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151
一、体内生成CO2的特点151
二、有机酸的脱羧方式152
第三节生物氧化中H2O的生成152
一、 呼吸链的概念152
二、 水的生成过程155
本章小结155
思考题156
练习题157
第八章脂类及其代谢158
第一节脂类及其生理功能158
一、脂类的定义158
二、脂类的组成、结构158
三、脂类的分类159
四、脂类的性质159
五、脂类的生物学功能162
六、脂类的消化与吸收163
第二节*生物膜与物质转运164
一、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164
二、生物膜的功能164
三、物质的转运165
四、生物膜的特异性165
第三节脂肪及类脂的酶促水解166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166
二、类脂的酶促水解167
第四节脂肪的分解代谢167
一、甘油的氧化167
二、脂肪酸的β氧化167
三*、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169
四*、葡萄糖与软脂酸彻底氧化产生ATP的总结算170
本章小结171
练习题172 [1]
第九章蛋白质降解及胺基酸的代谢173
第一节蛋白酶类173
一、蛋白酶概述173
二、蛋白酶的分类173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174
一、蛋白质的消化174
二、蛋白质的酶促降解174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174
第三节胺基酸的分解代谢175
一、胺基酸的脱氨基作用175
二、胺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175
三、胺基酸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177
四、胺基酸的脱醯氨基作用177
五、胺基酸的转氨基作用178
六、胺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179
七、胺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80
八、氨的去路181
九、尿素的形成183
十、α酮酸的代谢转变186
第四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转化187
一、糖与蛋白质的相互转化187
二、糖与脂类的相互转化187
三、蛋白质与脂类的相互转化187
本章小结188
思考题189
第十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190
第一节概述190
一、基因的概念190
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190
第二节DNA的生物合成——複製191
一、DNA的複製191
二、DNA的逆转录合成197
第三节RNA的生物合成——转录198
一、转录的条件198
二、参与转录的酶类及蛋白因子198
三、转录过程199
四、转录后的加工200
五、RNA的複製203
第四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203
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203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207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210
第五节影响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因素211
一、异常蛋白质与分子病212
二、药物对蛋白质合成体系的影响212
本章小结213
练习题214
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调控215
第一节生化物质的代谢调节机制215
一、反馈代谢调节机制216
二、中间产物调节217
三、最终产物调节217
四、发酵过程控制220
第二节酶合成调节223
一、酶的诱导合成224
二、酶合成的阻遏作用224
三、诱导与阻遏的机制225
第三节*激素与神经系统调节226
一、激素的定义与分类226
二、激素的分泌227
三、动物激素227
四、植物激素228
五、人体激素调节228
六、神经系统调节228
第四节*抗生素229
一、抗生素定义229
二、抗生素分类229
三、耐药性与酶抑制剂230
实验231
实验一蛋白质与胺基酸的理化性质实验231
实验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实验234
实验三蛋白质、胺基酸电泳240
实验四α澱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43
实验五糖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244
实验六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激活剂与抑制剂246
实验七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pH247
实验八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248
实验九维生素C含量测定249
实验十酵母RNA的提取251
实验十一还原糖含量的测定253
附录256
附录一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256
附录二实验室管理守则258
附录三化学试剂纯度分级259
附录四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259
附录五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要求264
附录六常用指示剂的配製方法266
附录七生物化学常用缓冲溶液的配製26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