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数学分析方法(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2021-04-10 21:50:43 百科
数学分析方法(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数学分析方法(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数学分析方法是是一种运用数学方法对可以定量化的决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决策中的数量关係的决策分析方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套用于企业决策领域,随着现代公共管理的科学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在公共决策领域採用数学分析方法已是一种普遍趋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数学分析方法
  • 类别:分析方法
  • 基本内容:数学化、模型化
  • 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内容

每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的特定内容。数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是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从数学角度看,数学中发现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手段,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排队论、存货模型、调度模型、机率统计等等,对定量化的分析与决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模型化角度看,每一种数学手段都包括了解决决策问题的具体数学模型,人们可以藉助于模型找出自己所需了解的问题的答案;从计算机化的角度看,人们可以借用电子计算机这个快速逻辑计算工具,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增强预测的精确性。这“三化”是互相联繫的,它们的结合使决策的技术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数学分析法的中心内容是建立与决策与决策目标相适应的、反映事物联繫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型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把变数之间以及变数同目标之间的关係用数学关係式表达出来。如果套用电子计算机,则把这些数学模型用计算机的语言编成程式模型,然后把程式模型输入电子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得到準确的数据和结论。目前,许多常用的数学分析法都已编成电脑程式,供决策者随时调用。

套用

在决策时如何运用数学分析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掌握数量关係是运用数学分析法的前提。如果决策者和有关专家能够把握决策对象的数量关係,运用数学分析法进行预测和决策,就会速度快,效率高,数据準确,结论可靠。
在决策实践中採用哪种数学分析方法,与决策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问题本身包含的变数数目;第二,决策环境的不确定程度;第三,时间因素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採用不同数学工具。例如,对于单变数静态确定型决策,一般採用算术、基本代数、微积分中的古典极值原理;对于多变数静态确定型决策,一般採用矩阵代数、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方法;对于单变数静态机率型决策,应採用机率论基本原理;对于多变数静态机率型决策,应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于单变数动态确定型决策,应採用微分方程;对于多变数动态确定型决策,应採用动态规划、自动控制论;对于单变数动态机率型决策,应採用存货理论、排队论、马尔科夫方程;对于多变数动态机率性决策,应採用複杂的随机过程论;等等。

常用数学分析方法

1.线性规划;
2.盈亏平衡分析;
3.计画评审法;
4.收益矩阵决策;
5.排队模型;
6.其他几种方法。
(1)等可能法;
(2)大中取大法(乐观法);
(3)小中取大法(悲观法);
(4)乐观係数法;
(5)沙凡奇(Savage)法(后悔值大中取小法)。

优缺点

优点

数学分析方法之所以在管理决策中得到广泛的套用,是由其优点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的条件下,数学分析方法可以使决策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数学分析法可以使複杂的数学程式变得简单明了,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在有关的网路系统中,藉助于数学分析方法,能帮助管理者解决複杂的问题;线性规划和决策树等方法都有利于制定一系列活动的步骤,便于了解各种活动之间的关係,从而实现科学的决策;好的数学模型图解,有助于决策者对各种因果关係一目了然,并纠正决策者对某些问题的偏见;等等。

缺点

数学分析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适用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数学模型本身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中的有关问题,因为许多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不一定正确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数字来表达。因此,数学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决策问题或某一决策问题的所有方面。
2.若过分依赖数学模型来进行决策活动,就要专门培养一批从事数学模型设计和套用的人才,而这些专门人才却难以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