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机电系成立于2002年,由原贵阳金筑大学机电系发展而来,自2007年以来,机电系解放思想,以改革为动力,以最佳化整合教学资源,全面发展为主线,坚持“突出使用、服务本地”为主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和“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贵阳学院机电学院
- 地点:贵阳
教学科研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领导下,教学科研成果取得可惜的成绩,多位教师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逐步形成教、研一体的学科队伍。师资队伍较强,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1名,硕士15名,在读研究生4人,45岁以下的教师17名,以形成结构,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机电系获得省、市、校级各类科研项目20项。其中省级6项,市级4项,校级10项,科研经费51.3万元,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2篇。
机电系办公教学实验楼

林芸,机电系主任,教授,曾获贵阳市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科研项目,学院骨干教师;
专业课程
我们学校设立了两个本科系:汽车服务工程和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1、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技术及套用服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汽车基本检测、状况评价和事故分析、维护修理、服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汽车及其辅助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相应工作的複合型、技术套用型人才。
贵阳学院校园一角

主修专业课程:机械原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製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气压与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等。
2、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培养具备机械製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与套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製造领域内的设计製造、科技开发、套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行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专业课程:机械製造工艺学、机械零件设计、控制工程、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D/CAM等。
师资队伍
贵阳学院机电系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6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3人。硕士学位22人,博士1人,在读研究生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2%。
专业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熟悉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经济与贸易业务、行政管理、调研与策划等工作的複合型、外向型、套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贵阳学院
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开展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培养思路;坚持“厚基础,重套用”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方面强化文化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双语教学和实验室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
- 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 了解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与法规;
- 了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发展动态;
-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 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与贸易工作;
-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英)、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函电、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电子商务概论等。
历史简介
贵阳学院机电系成立于2002年,由原贵阳金筑大学机电系发展而来,自2007年以来,机电系解放思想,以改革为动力,以最佳化整合教学资源,全面发展为主线,坚持“突出使用、服务本地”为主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和“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机械设计製造与制动化和汽车服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气压与液压、汽车发动机等实验室,一个校内实训基地和5个校外实训基地。机械设计製造与制动化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贵州唯一汽车服务类本科专业。
贵阳学院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