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亲切、轻鬆的故事带你触摸世界经典建筑的温度,让你爱上人生的每一个遇见!
基本介绍
- 书名:《建筑三十九渡》
- 作者:李晓明
- ISBN:9787302460732
- 类别:历史
- 页数:309
- 定价:48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主要内容
这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的,非常有趣活泼的建筑专业书,您可以在目录中挑选您感兴趣的数字阅读,因为数字是其中的一条线索。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有39个风格迥异的故事,亲切、轻鬆,她必将成为建筑爱好者书库中最奇异的图书;对于非建筑专业的读者,也许这本书会让您爱上建筑的艺术……
书中挖掘了这些建筑不为人所知的“背后”的故事、例如历史条件、建筑师的故事、建筑存亡的秘密等。
编辑推荐
《建筑三十九渡》:
1.不同于一般专业图书内容的苦涩和死板,本书在注重文字内容严谨的同时注重趣味性,读起来轻鬆、自然;
2.挖掘建筑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满足大众猎奇心理;
3.图文并茂,每个故事都配有图片,全书共有150幅建筑图。
作者简介
《建筑三十九渡》:
李晓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文学学士,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专业工学硕士;
2007年至今于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专业教学,2010年与合伙人成立ARCHSTUDIO建筑设计工作室。
2017年作品“纸桌”获义大利A设计奖(A'Design Awards)家具类铜奖。
2017年作品“纸砖”入围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
2013年作品“建造系列”入选成都双年展。
2012年作品“建造系列”入选“跃然纸上”展览。
2008年 “建筑结构形式语言” 刊载于《黑蚁文化》。
……
目录
第一渡(第一天的故事)
“337套公寓”——胎记 1
第二渡(第二天的故事)
“39岁”——天才的忧郁 11
第三渡(第三天的故事)
“1969年火灾”——建筑的沉思 18
第四渡(第四天的故事)
“5.12”——感动建筑 25
第五渡(第五天的故事)
“3个生命的延续”——时代沉澱 31
第六渡(第六天的故事)
“一亿美金”——城市之瑰 39
第七渡(第七天的故事)
“1884年至今”——建造传奇 47
第八渡(第八天的故事)
“1600平方米石雕”——噩梦还是美梦 55
第九渡(第九天的故事)
“11米悬挑”——漂浮的盒子 64
第十渡(第十天的故事)
“院宅”——现代四合院 71
第十一渡(第十一天的故事)
“两条交错轴线”——永久记忆 80
第十二渡(第十二天的故事)
“一双开合之手”——生命动线 88
第十三渡(第十三天的故事)
“19位建筑师”——建筑师团队 93
第十四渡(第十四天的故事)
“20年验证”——金字塔之战 100
第十五渡(第十五天的故事)
“10根椎体演变”——自然与科技 109
第十六渡(第十六天的故事)
“60年代的乌托邦”——舱体建筑 118
第十七渡(第十七天的故事)
“79台涡轮机”——旋转塔 127
第十八渡(第十八天的故事)
“零边缘”——虚幻现实 134
第十九渡(第十九天的故事)
“6厘米墙壁”——童话世界 141
第二十渡(第二十天的故事)
“27光的通道”——与上帝对话 150
第二十一渡(第二十一天的故事)
“10.8153平方米冥想空间”——僧人之旅 158
第二十二渡(第二十二天的故事)
“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包浩斯”——艺术先锋基地 166
第二十三渡(第二十三天的故事)
“16年宏伟建设”——集权象徵 175
第二十四渡(第二十四天的故事)
“13块岩石的坠落”——自然痕迹 183
第二十五渡(第二十五天的故事)
“681个方案”——反叛印象 192
第二十六渡(第二十六天的故事)
“60吨负重”——永恆的家族企业 202
第二十七渡(第二十七天的故事)
“100年温泉瑶池”——森林沐浴 210
第二十八渡(第二十八天的故事)
“130年歌剧魅影”——地下河 217
第二十九渡(第二十九天的故事)
“抗8级地震”——“漂移的海带” 225
第三十渡(第三十天的故事)
“一万颗钉”——优雅地带 233
第三十一渡(第三十一天的故事)
“70年重生”——LESS IS MORE 241
第三十二渡(第三十二天的故事)
“20世纪的穆沙拉比窗”——光的旨意 248
第三十三渡(第三十三天的故事)
“十大建筑奇蹟之一”——现实奇蹟 255
第三十四渡(第三十四天的故事)
“十大建筑奇蹟之二”——空中之城 262
第三十五渡(第三十五天的故事)
“唯一的鹿野苑”——本土建筑 269
第三十六渡(第三十六天的故事)
“1999波普”——印刷建筑 276
第三十七渡(第三十七天的故事)
“100户”——密度与参数 284
第三十八渡(第三十八天的故事)
“1、80、480”——“山、人、童话” 292
第三十九渡(第三十九天的故事)
“30×7的模数”——永恆经典 302
前言
故事之前
在这里我不想泛泛谈及“艺术”这个词,因为很多时候过于肯定的说辞常常会带来某种导向性,而这种导向性即使是正面的,也不完全是事实。而实际上,感受即真实。
虽然艺术已有很多的定义,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作为可扩展领域的议题。如果艺术的衍生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深入浅出,那幺对于大众来说,艺术表现的範畴可以更为广泛;如果艺术的影射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立体,那幺我们可以把它绘入生活最初的概念草图;如果可以构想将艺术重新打散,那幺我们可以在更多的角落寻找到它的蹤迹;如果我们再次从一幅绘画中找到愉悦、从一本书籍中汲取到智慧、从一滴水中探寻到未知,那幺从一栋建筑中呢?
在这里,我们只聊聊建筑。
我们是否曾关注过一栋建筑背后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普及观念中,建筑太过于理性和冰冷,我们时常也只把建筑理解为一块场地,其实不然,建筑最原始的形态是“穴”,穴的最基本形态是为人们生活和集会提供“容纳”的处所。虽然容纳的概念相对简单,但当人们在处所中开始有所“行为”的时候,建筑就不只是场地,也不只是单一的存在,而早已成为“空间、时间与情感”并存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建筑存在的意义最为重要,因为建筑可以承载物质也可以包括精神,可是,有时我们会自然地忽视“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忽视建筑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作用,也会忽视建筑创造的艺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乐趣,因为这一切发生得太自然,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敏捷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的存在,是关乎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知建筑的问题。
建筑的艺术是个複杂的程式,犹如机械的複杂构造,建筑需要多方面知识体系的共同构筑才能完整呈现。而事实上,有时我们在一栋房子中是很难想到编织这个程式的诸多元素的,历史与政治成为决定建筑存亡的关键、社会与文化成为建筑衍生的根基、科技与建造成为建筑得以“诞生”的最基本条件,而哲学与美学则成为建筑躯壳内的灵魂。建筑最终是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创造更高的价值的,儘管有时构成建筑的这些价值因素未必全部在建筑的实体中呈现,但它们将决定建筑存在的基态,建筑呈现的实体已不足以说明一切,建筑背后发生的才是流淌于建筑肉躯的血液。
最终,现实的、虚幻的,所有构成建筑的点都会归结到艺术与生活範畴的视平线内,凝结在建筑事件的情结中,所有的点将构成建筑的艺术,不断经历和演绎,模糊中逐渐清晰。
建筑是具象又抽象的艺术,更是情与理的结合。
建筑是人文的产物,是人类情感的综合体。
建筑的生命线牵引着世界每一个角落,它无所不在。
建筑可以叙事,可以评论,也可以抒情。
建筑的因果永远都在变,我们无法轻易判断。
建筑艺术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单一的存在,而是我们看到和经历它。
关于“渡”
渡,有横过水麵之意,通常是个动词,例如渡船、摆渡。如果引申,指“由此到彼”的过程。渡,也可以指代过河的地方,例如渡口、渡头。
本书中,讲述了39个建筑的故事,它们是旅程的一个渡口,也是一个“过程”,它们将渡船承载我们驶向建筑国度的彼岸,我们也可以摆渡去我们想要寻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