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后,苏联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颂扬机器的特徵,提倡用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认为艺术表现不应该依赖油画颜料、画布、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胶、钢铁、玻璃等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是抽想的几何形式。构成派是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影响最大的派别。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的主题。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工程结构物,因此被称为构成主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构成派
- 外文名:Constructivism
- 建立时间:一战前后
- 建立者:俄国(前苏联)的一些青年艺术家
- 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方案
- 国家:俄国(前苏联)
- 代表人物:马来维奇、塔特林
强调体积构成的简洁与宏大。
构成派力图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的主题。1920年发表的《生产宣言》,奠定了构成派主义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方案 前苏联V.塔特林(1919-1920年)
1920年发表的《生产宣言》奠定了构成主义的理论基础。
在政治上,构成派试图把对传统的抛弃及对技术的热情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繫起来。 在艺术上,以抽象的雕塑结构来探索材料的效能,并将产品、建筑与文化联繫起来,强调根据与工业化世界的关係来定义“艺术家”,这样,构成主义就与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相脱离,而走向了实用的“设计”範畴。
构成派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雕塑家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这座纪念塔于1920年首次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列展出,它以新颖的结构形式体现了钢材的特点和设计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