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空调系统测定与调整

2021-05-13 19:40:58 百科

空调系统测定与调整

空调系统竣工后,应通过测定与调整使系统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是整个空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是对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运行管理质量的综合检验,应当由设计、施工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现场冷、热源供应部门和自动控制人员联合工作,才能按照系统测试调整的要求,全面的完成调试任务。

由于空调系统的服务对象对空调要求的不同,因而测试调整要求也不同。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测定调整要求较低,工艺性空调系统,尤其是恆温恆湿及高洁净度的空调净化系统要求较高,相应地要使用满足调试精度的仪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 目的:使系统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
  • 内容:空气动力性测定和热力性测定调整

动力工况的测定与调整

空调系统的空气动力工况测定与调整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和进一步完成热力工况测试与调整的基础。

风量测定

空调系统的送风量、迴风量和新风量、各分支管或风口的风量等均需经测定后确定。因此风量测定是空气动力工况测定的基本内容。
(一)管内风量测定
管内风量测定在测出管道断面面积(F)及空气平均流速(v)后,可根据下式计算风量。
L=v×F×3600 (m/h)
(二)风口风量测定
由于送风口和排风口位于室内,易于接近,并且连线风口的支管常常较短又不易接近,所以在风口处测定风量是正常的。在实际测试中,有时採用加罩测定,罩内不带风机,所以加罩后等于在该风口所在支路上增加阻力,风量有所减少。如果原有风系统阻力较大,加罩后对风量减少的影响较小,反之,则不可忽视。
对于迴风口的风量测定,由于吸气气流比较均匀,採用贴近风口用叶轮风速仪或热电式风速仪测定可行。

系统风量调整

空调系统的风量调整实质上是通过改变管路阻力特性,使系统的总风量、新风量和迴风量以及各支路的风量分配满足设计要求。空调系统的风量调整不能採用个别风口满足设计风量要求的局部调整法,因为任何局部调整都会对整个系统的风量分配发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系统漏风量检查

由于空调系统的空调箱、管道及各部件处连线和安装的不严密,造成在系统运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风。经过热湿处理或净化处理的空气在未到达空调房间之前漏失,显然会造成能量的无端浪费,严重时将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能力以致达不到原设计的要求。
检查漏风量的方法是将所要检查的系统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进出通路堵死,利用一外接的风机通过管道向受检测部分送风,同时测量送入被测部分的风量和在内部造成的静压,从而找出漏风量与内部静压的关係曲线或关係式,即
ΔPj=AL1
式中A—管道断面面积
ΔPj—所测部分内外静压差
L1—漏风量
m—係数和指数,取决于被测对象的孔隙或孔口结构特性。
室内静压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某些房间要求保持内部静压高于或低于周围大气压力,同时一些相邻房间之间有时也要求不同的静压值。因此在空调测定与调整中也包括室内静压值的测定与调整。
房间静压值得测定和调整方法主要是靠调节迴风量实现的。在使用无迴风的风机盘管加集中送风的系统时,室内正压完全由新风系统的送风量所决定。

系统热力工况的测定

空调系统的热力工况测定是在空气动力工况测定与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之一是检验空气设备的容量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之二是检验空调的实际效果。

空气处理设备容量检验

对一般空调系统,检测的主要设备是加热器、表冷器或喷水室。
加热器的容量检验应在冬季工况下进行,以便儘可能接近设计工况。表冷器和喷水室的容量检测可在空气侧也可在水侧,或两侧同时测量。空气侧测量的主要难点是通过冷却乾燥后的空气状态湿球温度不易测準,空气中带有一些水雾常常使乾球和湿球表面打湿,因此,必须採取防水措施。

空调效果的检验

空调效果的检验主要指工作区内空气温度,风速及洁净度的实际控制效果的检测。因此,检测一般在接近设计的条件下,系统正常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投入工作后进行。
室内空调效果的检验不仅是对既定的空调系统工作效果的客观评价,也包含着对其不良效果的改进。通过对工作区空气参数的测量,常会发现气流分布、自动控制、甚至整个空调系统合理匹配方面的问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