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

2021-04-18 22:01:41 百科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主要介绍自动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温度检测、力与压力检测、流量检测、物位检测、位移与速度检测及其他常见量检测等内容。考虑到实际情况,还介绍了抗干扰技术的相关内容。全书共8章,典型章节附有实践操作内容。同时考虑到实际使用习惯与当前的多媒体授课趋势,对书中原有的图片进行了删减而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课件下载,方便广大同学自学与教师授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
  • 书名:自动检测技术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页数:137页
  • 开本:16
  • 定价:19.80
  • 作者:王前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2410360, 9787512410367 
  • 品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是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品课程教材,按照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要求编写,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自动化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自学与参考。

图书目录

项目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1.1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检测技术
1.I.2感测器
1.2测量方法
1.2.1按测量手段分类
1.2.2按测量方式分类
1.3测量误差
1.3.1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表达式
1.3.2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3.3测量误差的估计和校正
1.3.4测量结果的数学处理
1.4感测器的基本特性
1.4.1感测器的静态特性
1.4.2感测器的动态特性
项目二温度检测
2.1温标及测温方法
2.1.1温标
2.1.2温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分类
2.2膨胀式温度计
2.2.1双金属温度计
2.2.2压力式温度计
2.3电阻式温度感测器
2.3.1金属热电阻感测器
2.3.2半导体热敏电阻感测器
2.3.3铂热电阻实验操作
2.4热电偶感测器
2.4.1热电偶测量原理
2.4.2热电极材料及常用热电偶
2.4.3热电偶的结构
2.4.4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2.4.5热电偶常用测温线路
2.4.6热电偶测温实验操作
2.5辐射式温度感测器
2.5.1辐射测温的物理基础
2.5.2辐射测温方法
项目三压力及力的检测
3.1压力的概念及单位
3.2应变式压力计
3.2.1电阻应变效应
3.2.2电阻应变片
3.2.3电阻应变片的贴上剂温度补偿
3.2.4转换电路
3.2.5应变式压力感测器
3.3薄膜应变片
3.3.1薄膜应变片的原理
3.3.2薄膜应变片的製作及套用
3.4压电式压力感测器
3.4.1压电效应
3.4.2测量电路
3.4.3压电感测器及特点
3.5电容式压力感测器
3.5.1 电容式感测器的工作原理
3.5.2差动电容感测器
3.5.3测量电路
3.5.4电容式压力感测器
3.6霍尔式压力计
3.6.1霍尔效应
3.6.2霍尔式压力计工作原理
3.6.3霍尔式压力计的误差及补偿
项目四流量检测
4.1流量的测量方法
4.2差压式流量计
4.2.1节流装置
4.2.2差压流量计
4.2.3标準节流装置
4.2.4取压方式
4.2.5节流式流量检测
4.3容积法
4.3.1基本原理
4.3.2常见结构
4.4速度式流量计
4.4.1叶轮式流量计
4.4.2涡轮式流量计
4.5振动式流量计
4.5.1旋涡流量计
4.5.2旋进式旋涡流量计
4.6电磁流量计
4.6.1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4.6.2设备结构
项目五物位检测
5.1浮力式物位检测
5.2静压式物位检测
5.3电容式物位计
5.4超音波感测器与物位、厚度检测
5.4.1超音波检测原理
5.4.2超音波距离测量实验
5.5核辐射物位与厚度检测(仅供了解)
项目六位移检测与速度检测
6.1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相互关係
6.2电感式感测器
6.2.1电感式感测器简介
6.2.2实际测量电路
6.2.3实验操作
6.3电位器式感测器
6.3.1电位器式感测器简介
6.3.2电位器式感测器结构
6.3.3电位器式感测器工作原理
6.4光栅位移测试
6.4.1光栅的基本结构
6.4.2光栅感测器的工作原理
6.5码盘式感测器
6.5.1码盘式感测器的工作原理
6.5.2光电式码盘式感测器
6.6其他类型位移感测器
6.6.1电容式位移感测器
6.6.2电涡流式感测器
6.6.3实验操作
项目七其他常见量的检测
7.1光电效应与光电器件
7.1.1光电效应
7.1.2光电器件
7.1.3光电元件的特性
7.1.4光电元件的套用
7.1.5实验操作
7.2光纤感测器
7.2.1光纤感测原理
7.2.2实验操作
7.3成分参数检测
7.3.1气体成分检测
7.3.2液体浓度检测
7.3.3湿度与含水量检测
7.4霍尔式感测器
项目八抗干扰技术
8.1干扰的类型及产生
8.1.1干扰的定义
8.1.2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
8.2干扰信号的耦合方式
8.2.1常见干扰耦合方式
8.2.2电子测量装置干扰
8.2.3共模干扰抑制比
8.3常用的抑制干扰措施
8.3.1禁止
8.3.2接地
8.4其他抑制干扰措施
8.4.1 隔 离
8.4.2滤波
8.4.3软体抗干扰
8.5提高系统抗干扰的措施
8.5.1逻辑设计力求简单可靠
8.5.2硬体自检测和软体自恢复的设计
8.5.3从安装和工艺等方面採取措施以消除干扰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