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技术》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电子出版技术
- ISBN:9787502550257, 7502550259
- 页数:238页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年3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深入地介绍了电子出版各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电子出版概述、电子出版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电子出版的创作环境与原理、电子出版物的複製与发行、电子出版系统、电子出版物的类型以及印刷出版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电子出版概述1
第一节 书的演变与数位化时代1
一、书的演变与发展1
二、数位化时代与书的质变2
三、电子出版开创了新纪元4
四、依靠数位化生存10
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的特点10
一、电子出版物的优势10
二、“书”无页码但有“智慧型”11
三、内部的信息表达丰富多彩11
四、创作和发行非常容易12
五、全方位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12
六、具有快捷绿色信息媒体的讚誉13
第三节 电子出版物的魅力13
一、超文本给思维安上翅膀13
二、虚拟现实能沟通百科14
第四节 电子出版物对文化和社会的冲击15
一、改变阅读方式15
二、看书优于看电视15
三、辅助教学体系(CAI)能缩小人们的智力差距16
四、图书出版需要转换角度看市场16
五、电子出版信息标準化16
六、着作权问题将更加突出17
第五节 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趋势19
一、电子出版物将逐步成为出版界的主流19
二、网路电子出版物将通达千家万户19
三、超文本将成为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方向19
四、电子出版物将走向网路化、自动化、社会化21
第二章 电子出版系统输入设备24
第一节 文字输入设备24
一、键 盘24
二、笔触式键盘26
三、输入终端27
四、汉字自动识别的输入设备29
第二节 光笔与滑鼠30
一、光 笔30
二、滑鼠的种类与工作原理31
三、滑鼠的安装与使用32
第三节 数位化仪技术与笔式输入系统33
一、数位化仪技术33
二、笔式输入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34
第四节 扫瞄器的种类及CCD技术37
一、扫瞄器的发展背景37
二、扫瞄器的种类38
三、扫瞄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9
第五节 扫瞄器的特性与套用41
一、信噪比41
二、动态範围和密度範围41
三、光学解析度42
四、位深度42
五、清晰度43
六、採样位数与动态範围、信噪比及线性区大小等参数的相互关係43
第六节 扫描参数的计算与调整44
一、扫描解析度的设定44
二、曝光量的调整46
三、扫瞄器的前端校正47
第七节 测量扫瞄器性能的简单方法48
第八节 数位照相机48
一、数位照相机的组成48
二、数位照相机的性能53
第三章 电子出版系统输出设备58
第一节 概 述58
一、基本概念58
二、印表机的分类59
三、汉字输出设备60
四、图像输出设备61
第二节 针式印表机61
一、针式印表机的结构61
二、机械部分61
三、电气部分62
四、印表机基本原理64
五、针式印表机的选择64
第三节 喷墨印表机65
一、喷墨列印的分类65
二、连续偏转型喷墨机构与原理65
三、随机式喷墨机构与原理67
四、相变喷墨列印技术69
五、喷墨印表机的选择70
第四节 热敏转印类印表机70
一、概 述70
二、热敏转印类印表机的基本原理71
三、热敏转印类印表机的性能与发展前景73
第五节 雷射印表机73
一、雷射印表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74
二、JY-22型雷射印表机的机构与原理76
三、HP的RET解析度增强技术与 PCL语言79
四、加速汉字列印的方法81
五、各种雷射印表机的性能比较82
六、雷射印表机的使用与维护83
第六节 发光二极体印表机84
一、LED印表机的工作原理84
二、LED印表机的性能86
第七节 雷射照排机87
一、雷射照排机的分类与结构原理87
二、雷射照排机的技术参数91
第四章 电子出版系统92
第一节 概 述92
一、电子出版软体的概念、分类及性能92
二、用户界面与视窗技术95
三、字型与字型档技术96
四、页面描述语言97
五、光栅图像处理器98
六、电子出版技术100
第二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104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与特点104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05
第三节 桌面出版及轻印刷系统106
一、桌面出版系统106
二、轻印刷系统的概念及工艺流程108
第四节 高档电子出版系统109
一、精密雷射照排系统110
二、彩色电子出版系统110
第五节 多媒体与电子出版系统111
一、信息媒体与多媒体112
二、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系统114
三、多媒体电子出版系统120
第六节 新闻电子出版与通信系统121
一、新闻电子出版系统的概念121
二、华光新闻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简介121
三、远程通信系统126
四、电子出版的网路化系统127
第五章 电子出版物及其类型130
第一节 电子出版物及其特点130
一、电子出版物及其特点130
二、电子出版物製作出版过程133
三、电子出版物的分类134
四、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及其前景137
第二节 磁性记录介质138
一、概 述138
二、磁性记录技术141
三、磁 带144
四、磁 盘146
五、磁性记录介质的发展趋势150
第三节 光学存储介质151
一、概 述151
二、光碟驱动器156
三、唯读式光碟158
四、一次写入式光碟162
五、可擦式光碟166
六、光碟的发展趋势171
七、DVD光碟的製作及其数据处理175
第四节 电子纸记录介质180
一、电子纸的特点180
二、电子纸的显色技术180
第六章 电子出版的创作环境与原理182
第一节 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技术182
一、压缩技术182
二、声音技术184
三、MIDl技术185
四、图像技术186
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编辑软体189
一、建立良好的编辑环境190
二、编辑软体的种类191
三、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剪辑192
第三节 电子出版物的创作193
一、电子出版物的创作原理193
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规划与组织198
三、电子出版物媒体的预处理技术201
四、製作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网路化管理205
第四节 电子出版物的创作技巧207
一、写作技巧207
二、把印刷书转换成电子出版物的方法209
三、文字编排的设计原理210
四、版面设计技巧212
第七章 电子出版物的出版複製与发行213
第一节 出版的机遇和风险213
一、出版变得很容易213
二、出版策略214
三、法制观念与着作权保护215
第二节 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与销售216
一、发行观念和方法的变革216
二、电子图书发行的渠道217
三、电子图书的销售技巧219
第三节 一网贯通全世界220
一、Internet在电子出版业中的套用221
二、我国的CHlNAPAC数据网与电子出版223
第四节 网路出版与管理223
一、网路出版及其产生的影响224
二、网路出版的特性226
第八章 印刷出版业今后的发展趋势233
一、期刊233
二、报纸233
三、图书234
四、商品目录234
五、包装印刷235
六、技术资料235
七、广告235
八、文教用品236
九、内部交流及其形式236
十、其他印刷产品237
参考文献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