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癌手术用于治疗耳廓及外耳道的癌肿,如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及鳞状细胞癌等,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廓清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外耳癌手术
- 外文名:operation of the cancers of the auris externa;operation of the cancers of the outer ea
- 别名:外耳恶性肿瘤手术
- 分类:耳鼻喉科外耳手术外耳道肿瘤手术
- ICD编码:18.3101
适应症
外耳癌手术适用于:
局限于耳廓及外耳道的癌肿,如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及鳞状细胞癌等,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廓清术。
禁忌症
癌肿累及鼓室、乳突、颧骨者,应做乳突根治术或颞骨切除;有远处转移者。
麻醉和体位
可选择局麻或全麻。病变範围小可用1%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病变範围和手术切除範围较广可在全麻下进行。病人平卧位,头偏向健侧。
手术步骤
耳廓及外耳道癌的手术方法应根据其部位和範围大小而定,病变局限者可做局部切除,缺损可直接缝合或植皮;病变範围较广者,在耳廓应做全耳廓切除。在外耳道者除切除外耳道软组织外,应将病变基底部及其周围软骨及骨壁切除,扩大外耳道,然后于创面植皮,骨壁受累者应做乳突根治术,甚至颞骨部分切除术。
术中注意要点
耳廓和外耳道皮下组织緻密,癌肿皮下浸润範围比较局限,切除範围可相对小些,肿瘤切除範围应包括其边缘以外0.5cm的正常组织。如仍疑有残留瘤组织,应扩大切除範围。对于未分化或腺样上皮癌等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切除範围要相应扩大。
术后处理
1.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疼痛明显者可酌用止痛剂。
3.植皮者的外耳道碘仿纱条可于术后2周取出,未植皮者可于术后10d抽出。
4.伤口癒合后应给予相应剂量的放射治疗,以提高疗效。
述评
可出现伤口感染、外耳道狭窄;中耳和面神经损伤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