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工资是指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企业职工为企业提供了劳务,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将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记人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账户,从而形成了企业对职工的负债。
它是企业对单位员工个人的一种负债,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精力,而应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在企业给职工支付工资以后,这项负债即行减少。 2006年新的会计準则中,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取消。“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和报表项目取消,代之以“应付职工薪酬”,该科目除核算工资、福利费外,还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相应地,职工教育经费不再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工会经费和住房公积金也不再在“其他应交款”核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应付工资
- 外文名:Wages payable
- 概述: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
- 性质:负债
-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
计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
在实行计时工资条件下,企业每月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通常根据上月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缺勤日数,按照每人的工资标準进行计算。我国计时工资一般採用月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通常可以採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日数×日工资率
② 应付计时工资=月工资标準-缺勤日数×日工资率
计件工资的计算
在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条件下,企业每月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根据有关产量记录和计件单价计算的。而计件单价是指完成单位产品所应支付的工资额,它根据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定额和日(或小时)工资率加以制订。
浮动工资的计算
浮动工资指职工工资随着职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浮动工资总额通常不包括固定性的津贴和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资总额中浮动部分的构成。
会计处理
账户设定
“应付工资”账户用于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本账户核算。企业应当设定“应付工资明细账”,按照职工类别分设账页,按照工资的组成内容分设专栏,根据“工资单”或“工资汇总表”进行登记。如果企业本月实发工资是按上月考勤记录计算的,实发工资与按本月考勤记录计算的应付工资的差额,即为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如果企业实发工资与应付工资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本月实发工资作为应付工资进行分配,这样本科目期末即无余额。
应付工资的会计处理实例
[例]迅达公司20×2年11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如下:
工资结算汇总(20*2年11月)
车间部门 | 应付工资 | 水电费 | 房租 | 代扣款 | 实发工资 | 小计 |
第一车间 | 60 000 | 1 600 | 1 200 | 2 800 | 57 200 | |
管理人员 | 8 000 | 200 | 80 | 280 | 7 720 | |
第二车间 | 80 000 | 3 200 | 2 000 | 5 200 | 74 800 | |
管理人员 | 12 000 | 320 | 240 | 560 | 11 440 | |
设备安装人员 | 16 000 | 240 | 120 | 360 | 15 640 | |
独立销售机构人员 | 24 000 | 400 | 280 | 680 | 23 320 | |
企业管理人员 | 40 000 | 1 200 | 480 | 1 680 | 38 320 | |
卫生保育人员 | 10 000 | 880 | 200 | 1 080 | 8 920 | |
其他业务部门 | 18 000 | 600 | 360 | 960 | 17 040 | |
合计 | 268 000 | 8 640 | 4 960 | 13 600 | 254 400 |
则企业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企业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现金 254 400
贷:银行存款 254 400
(2)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254 400
贷:现金 254 400
(3)结转从应付工资代扣的各种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 13 600
贷:其他应付款 13 600
(4)企业支付各种代扣款项
借:其他应付款 13 600
贷:银行存款 13 600
(5)月末分配本月应付工资
借:生产成本 140 000
製造费用 20 000
在建工程 16 000
营业费用 24 000
管理费用 40 000
应付福利费 10 000
其他业务支出 1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68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