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度十大新闻

2018-04-16 08:08:18 百科
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度十大新闻

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度十大新闻

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创立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南抵左安东路,西邻西大望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三地分校区。学校占地面积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1981年成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共有23个教学院所,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有全职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2人。全日制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86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工业大学
  • 外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校训: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创办时间:1960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所属地区:北京
1、北京工业大学获3项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砥砺创新,学校科研实力不断攀升,获3项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 项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参与“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画”,参与研究工作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这也是我校科研人员首次在《Science》这一国际顶级综合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化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QS亚洲大学排名榜跻身内地高校30强。
我校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库ESI2013年5月更新数据显示,我校化学学科(Chemistry)首次进入ESI国际排名,成为继材料科学、工程学之后,学校第3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在英国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的第五届亚洲大学排名榜上我校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位居亚洲第126名;在所有入围的中国内地大学中,位居第29位,首次跻身内地高校30强。
3、北京工业大学开展道路命名徵集和评选活动,正式为10条校园道路命名。
我校正式为10条校园道路命名,新路牌暑期“上岗”。道路命名工作历时一年多,经过面向全校徵集名称、专家及师生研讨、网路投票、教代会徵求意见等一系列环节,在集中民众智慧和尊重大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以地理方位、约定俗成、校训和古训为依据的道路命名方案。学校校园环境日新月异,文化氛围日益浓郁,在首届北京高校“美丽校园”推选展示活动评选结果中,我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荣获“十佳美丽校园”称号。
4、北京工业大学科技与艺术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我校科技与艺术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我校也是北京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该馆由民间美术博物馆、奥运纪念馆、微特电机科技分馆、研究生工程实训平台、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展和北工大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6个分馆组建而成,并于2011年5月对外开放。其中,微特电机科技展馆由机电学院退休教师董天午教授捐赠的1010件各类微特电机组建而成,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我校科技与艺术博物馆正在成为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让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平台,在国家科普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5、北京市委任命郑吉春同志为我校党委书记,任命聂祚仁、吴斌为副校长。
4月,北京市委任命郑吉春同志任中共北京工业大学委员会书记;北京市委、市政府任命聂祚仁、吴斌同志为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6月,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换届,第八届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左铁镛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校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继续秉承“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的北工大精神,以良好的作风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北京工业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两名战略科学家。
我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两名战略科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Peter Deuflhard和古月文志教授。同时学校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层次、重点和力度,不断夯实发展根基,王金淑、崔素萍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杜修力获得“北京学者”称号,併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李悦、汪夏燕、张国俊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李晓阳、李静荣获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李建荣等4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徐文青等9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陈树君等3人当选北京市长城学者。
7、北京工业大学召开“211工程”及学科建设工作会,出台《北京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高水平学科支撑研究型大学建设,我校召开“211工程”及学科建设工作会,出台《北京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调整最佳化学科结构,以特大城市交通需求为导向,成立城市交通学院。我校学科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位列全国第八,土木工程、软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排名位列地方高校第一;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正式获批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实现学校文科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新突破。
8、学生艺术团在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4个一等奖,校游泳队、校羽毛球队分别在全国大赛上摘金。
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5项成果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结出丰硕成果,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论文提名奖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二十二届时报广告金犊奖、全国信息技术套用水平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中屡获佳绩;学生艺术团参演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声乐类、舞蹈类、器乐类管弦乐、戏剧类短剧方面共四个一等奖;校游泳队在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勇夺5金,打破两项全国大学生游泳纪录,校羽毛球队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包揽男子甲组双打冠、亚军。
9、教学科研楼工程、实验楼工程竣工,并荣获“2013年度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我校教学科研楼和实验楼两项工程于11月竣工,进入交付使用阶段。这两项工程作为新区学科楼二期工程的一部分,严格按照国家规範进行管理,在建设全过程中坚持安全、质量、功能、工期、造价“五统一”的原则,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严把材料进口关、材料验收关、过程监督关,确保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被评为2013年度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工程。
10、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大会,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3月至5月,我校召开“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大会,全面总结学校的各项育人工作,并出台多个制度档案,为进一步增强育人工作实效性提供制度保障。会议开展了“立德树人”榜样评选,5月因病逝世的着名社会学家、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教授荣获“立德树人”榜样特别奖,学校还设立了“陆学艺讲座”以纪念陆学艺先生。2013年6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为题,报导我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校长郭广生以“立德树人实现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步提升”项目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郭福教授以“构建新型师生关係” 项目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