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积体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按照北京大学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建设,按照新模式建立,新机制运行的北京大学直属学院。
2006年2月2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高司函[2006]29号批覆成立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根据无锡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对IT人才的需求,依託北京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信息学科优势、无锡市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产业优势,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将其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为四个层面:培养实用型、複合交叉型高端人才;深入开展继续教育项目;面向企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套用研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
- 简称:北大无锡校区
- 类别:公立大学
-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大学城状元道5号
基地简介
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积体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按照北京大学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建设,按照新模式建立,新机制运行的北京大学直属学院。
学院于2002年3月成立至今已近十年,近十年的发展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学院(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两个学科(软体工程学科、积体电路设计与工程学科)、四个基地(国家软体人才国际培训(北京)基地、国家积体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软体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工程化基地、北大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综合性软体与微电子人才培养实体。目前,学院已有12个系总计40个专业方向,以培养软体工程、积体电路工程、项目管理、电子与通信工程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为主体。学院以脱产、在职的培养方式,发展至今,形成了每年可为国家培养1000名左右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规模。
办学进程
2006年2月2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高司函[2006]29号批覆成立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根据无锡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对IT人才的需求,依託北京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信息学科优势、无锡市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产业优势,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将其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为四个层面:培养实用型、複合交叉型高端人才;深入开展继续教育项目;面向企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套用研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
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位于太湖之滨的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内,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实行整体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工程建设全部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投入。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校园採用“现代建筑”与“北大传统文化教育”精髓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北大燕园”与“无锡”山水名城风格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将建成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国际化校区,整个校园根据用途不同划分为教学区、科研区、办公区、体育场馆区、学生生活区、专家公寓区、综合服务区以及绿化区等功能性区域。作为北京大学和无锡市合作的重要成果,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要建设成无锡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无锡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9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2015级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北京大学软体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兴教授,副院长林慧苹教授,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余名硕士新生参加典礼,典礼由软体与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陈向群教授主持。
在开学典礼上,张兴院长首先对新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学习、工作中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希望同学们学习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合作,他寄语新同学“与人合作时,做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与人竞争时,做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随后,罗正忠教授以及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在锡校友代表、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许家庆先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成长和求学的心得,勉励同学们坚持北大的优良校风传统,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希望同学们修身立德、树立梦想,要多读几本书、多听其他学科的讲座,还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
今年的新生中有60多人人来自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彰显了无锡校区的多元化办学特色,以及无锡地区越来越强的经济和科研环境吸引力。
07年北大校长许智宏先生考察基地建设情况
院长张兴先生同15级研究生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