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2019-12-11 06:18:59 百科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基础学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1951年开办的“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1960年,“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学班34个,国中教学班16个,学生共2500多人;在岗教师188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 英文名: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 简称:北大附中 PKUHS 
  • 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 创办时间:1960年
  • 所属地区:北京市海淀区
  • 类别:公立中学
  • 现任校长:王铮
  • 知名校友:刘韵洁、牛红光、马越、汪延
  • 主管部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黄庄大泥湾路
  • 官网:http://www.pkuschool.edu.cn/
  • 现任党委书记:王亚章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提议在清华大学开办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名
1957年,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被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

创校改制

1960年,按照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陆平“国小-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的思路,由北京大学牵头将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首任校长由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尹企卓担任,并从北京大学各个院系抽调了青年教师补充附中的教师队伍。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政治风暴的中心,受到迷惑和鼓动的青年学生爆发出野蛮的力量,和临近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全中国最早的数个红卫兵组织。

改革兴盛

文革结束后,学校办学恢复正常。
1978年,该校成为北京市重点中学。
1998年,承办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2000年,在广东深圳开办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2002年,成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0年,高中部实行单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级学生社区实体——六个单元所取代。
2012年,由国际部学生组成的七单元成立,单元色属灰。
2013年,单元制升格为书院制。
2014年,元培书院更名为明德书院,博雅书院更名为至善书院,道尔顿书院更名为新民书院。
2015年9月,北京大学在异地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投入使用。
2016年4月,第八书院—熙敬书院成立,书院色属黑。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占地70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学班34个,国中教学班16个,学生共2500多人,其中新民书院为国际部,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美国Hotchkiss高中合作创建的项目。
北师大附中老校门北师大附中老校门
此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还设有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承办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是一所成立于2000年的集国小、国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国有民办学校。
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是一所成立于1998年的由北京大学资源集团申办,北大附中承办的民办中学。
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除在广东深圳设立分校以外,其余冠名“北大附中“的学校均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没有隶属、合作等关係。

硬体设施

截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建有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食堂,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设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体化校园网路。该校图书馆(又称北京大学图书馆分馆)的前身是清华速成中学图书馆,实现电子检索,共享北大图书馆资源,由学术报告厅、综合阅览室、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备课区及“康幔屋”休闲体验区等部分组成,总面积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名读者阅览和自习。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共有在岗教师188人,其中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19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6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9人。
特级教师:李冬梅、张继达、金仲鸣、卢明、程翔、张思明、柳琪、孙增彪、周沛耕、李裕德、陈育林、吴正禄、陈剑刚、常竞超、章熊
全国优秀教师:金仲鸣、程翔
教师名录参考资料:

教学模式

2010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实行单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级学生社区实体——六个单元所取代。其中,一至四单元为常规单元;五单元为竞赛方向;六单元为自主出国方向;六个单元分别被赋予橙黄绿青蓝紫六种象徵色。设立单元自治会,学生自主管理公共事务,如装修及管理活动室、策划及组织单元活动等。
2012年,由国际部学生组成的七单元成立。
2013年,单元制升格为书院制,七个书院分别命名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元培”、“博雅”、“道尔顿”。于此同时确立书院议事会与公民教育课程。
2014年,七个书院部分更名(元培书院更名为明德书院,博雅书院更名为至善书院,道尔顿书院更名为新民书院)。设立专职书院指导教师、继续营造书院归属、强化书院自治、传承书院文化。
从2014至2015学年起,不再设定书院长,书院由学生自治会管理,由成长辅导处老师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2016年,第八书院—熙敬书院成立。

对外交流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济济黉高中、清风学园,美国康科德中学、希德威尔中学、吉墨斯河谷中学,法国德比西中学,澳大利亚凯礼中学,加拿大勒库姆中学,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新加坡莱弗士(Raffles)书院等学校建立友好关係,定期举办师生互访等交流活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史丹福大学的学生连续两年到该校进行计算机网路套用和创业实践培训,该校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济济黉中学、清风学园,加拿大勒库姆中学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关係,每年举办师生互访等交流活动。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4年高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一本上线率99%,其中一同学以717分的成绩位居海淀区理科第二名(含10分加分),另一同学以684分的成绩位居海淀区文科第四名;文科650分以上15人,理科680分以上28人;此外,还有60余位学生被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海外高校录取。
2013年高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一本上线率超过99%;其中理科650分以上人数160人,同比增长10%,文科7人,总计167人;理科600分以上296人,文科41人;此外,还有70余位学生被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等海外高校录取。
2011年高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一本上线率均达到100%;其中理科600分以上人数168人,居海淀区第二名;此外,还有40余位学生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海外高校录取。
  • 学科竞赛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牌14块,其中金牌9块;在一、二、三届北京市“雷达杯”科学英才少年大奖赛中,均获得第一名;10人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荣誉奖金帆奖,16人获银帆奖。
2012年,在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王思真获决赛金牌(全国第三名),乔袭明决赛金牌(全国第八名);此外,获北京赛区省级一等奖人数为6人,二等奖获奖人数为14人,三等奖获奖人数为3人。

教师成绩

学科
姓名
获奖等级
论文题目
获奖项目
语文
景志国
二等奖
基于网路平台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高中)2010年优秀论文
英语
胡湘华
一等奖
新课标下英语话题延伸之写作研究
吕娜
徐雪梅
刘秀琴
孙亚梅
二等奖
同伴教学在高三教学中的尝试
王文俊
二等奖
通过开放作文的审题立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栗瑞莲、吕娜
一等奖
10个“C"推动小组活动评价
化学
秦蕾
二等奖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複习教学方式的转变
历史
韩笑
一等奖
略论学生的认知偏好与教师的教学策略
化学
秦蕾
一等奖
再次感知化学反应速率
全国华北区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
秦蕾
一等奖
浅析“电解水实验”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套用
熊美容
一等奖
新课程下高三化学实验複习初探
海淀区教委第二期在站学员优秀论文评比
熊美容
二等奖
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秦蕾
一等奖
浅析“电解水实验”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套用
参考资料:
科目
教师
荣誉
授予单位
生物
王俊霞
优秀班主任
海淀教育委员会
韩冬
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优秀辅导教师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物理
金文力
市区无线电测向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海淀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计算机
李冬梅
计算机网页製作优秀辅导教师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学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画”资质学校
北京市中国小科技活动示範学校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基础学校
北京市翱翔计画基地校
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
北京市体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 校歌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歌
五四的血脉,时代的风采,绿树成阴多少载,
北大附中校徽北大附中校徽
理想的长红从这里升起,知识的宝库从这里打开,
啊啊我的母校,啊啊我的母校,
我们的母校北大附中,愿你与日月江河永远同在,
深深的感激,默默的怀爱,春风沐浴多少代,
老师的教诲,铭刻在心底,我们乐观豪迈走向未来,
啊啊我的母校,啊啊我的母校,
我们的母校北大附中,愿你与日月江河永远同在。

学生活动

  • 学生活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丰富,每年都会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性、主体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点。该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学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纪念一二九运动火炬接力;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的活动有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
  • 学校刊物
杂誌
《太阳风》
《偷听北大附中》
《Fascinating Science》
《之行》
《ARC弧杂誌》
网路媒体
《银杏时报》
《Verge》
  • 社团组织
截至2013年4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37个。
学生社团名单
录笝文学社
广播站
武术俱乐部
摔跤社
太阳风杂誌社
迭影京韵社
喙·根与芽
街舞社
世界语言社
DJL博物社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社
中学生敬老院活动联盟
城中村儿童计画
未央汉服社
昴·天文社
社联建设服务社
运动队
科技创新俱乐部
创意媒体工作室
戏剧社
独唱团
银杏楼模拟联合国
BAB篮球联盟
动漫社
萌漫社
泥湾骑行社
极限定向越野社
群英社
管乐团
舞蹈团
合唱团
学长团
咖啡屋
足球俱乐部
篮球俱乐部
健美操俱乐部
花火影视製作社
水煮蛋设计工作室
钢的琴艺术工作室
参考资料: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长
王铮
党委书记
王亚章
党委副书记
杨文焕
副校长
张思明、姜民(高中部)、陈伟聪(国中部)
信息截至2010年9月,参考资料:

历任校长

第一任:尹企卓(1960-1966)
第二任:刘美德(1966-1968)
第三任:贾世起(1968-1971)
第四任:孟广平(1971-1980)
第五任:夏学之(1980-1984)(代)
第六任:陈剑刚(1984-1985)
第七任:夏学之(1985-1992)
第八任:毛美华(1992-1997)
第九任:赵钰琳(1997-2001)
第十任:康健(2001-2009)
第十一任:王铮(2009-)
历任校长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原国家信访局局长,李铁流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将,牛红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饶戈平
原北京大学国际关係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缉思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李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坚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星
高棉国王西哈努克亲王次子,纳拉迪波
毛泽东嫡孙,少将,毛新宇
新浪公司董事长,汪延
联想集团副总裁,马越
美国iKuni公司首席科学家,涂晓媛
凤凰卫视主播,陈晓楠
中国首位“世界小姐”冠军,张梓琳
歌手,缪杰
演员,蒋方婷
知名校友参考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