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镇立足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旅游休闲谷。该文化集聚区由司马台核心区以及古北口村、河西村、汤河村等辅助区构成。结合密云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发展定位,以长城文化、古镇文化和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产业链经营为核心,促进该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国际化经营,打造最具特色的集古镇观光、长城体验、文化生态休闲与特色户外运动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产业集聚区
- 地理位置: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
- 面积:84.1平方公里
- 人口:10086人
历史发展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是北京与河北省的交界地的一个着名的历史古镇,它距北京120公里,面积84.1平方公里,人口10086人,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
古北口长城是中华长城史上最为完整的长城体系——古北口长城体系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军事防御系统的辉煌。在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构成。
着名的司马台长城以“真、险、密、全、巧、奇、秀”成为“奇妙的长城”。着名国家文物专家、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讚“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古北口曾是边关军事和商贸重镇。从南北朝建北齐城墙时建造的北口和古御道承载着古北口镇1500年来历史的沧桑。
“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就是口口相传的古北口古镇。古镇为“一纵四横”的古街,是明清商贸交易的地方。
历史上边塞贸易流通和往来记载着蒙满商旅、茶马互市、回汉官商、白盐交易、绢马互市、关市贸易等动人的故事。
至今仍然保留着的每年农曆九月十四的药王庙庙会是周边地区盛大的民间庙会,是商贸军事重镇的一个多民族和多民俗文化汇集的交融地。古北口镇有四面环山的地形地貌,两水中流的河流水系,潮河水域贯穿古北口镇与汤河水域合流併入密云水库。这里有植被保存完好的生态西沟林场,更有曲径通幽的黄花山自然风光。
地理位置
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旅游产业集聚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该集聚区规划範围在古北口镇境内。整个集聚区是由一个司马台核心区、古北口村、河西村以及汤河谷地域的汤河村两个辅助区构成。三个区域分别为不同特色的三个景观点,彼此形成三环相扣的环形态状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投资环境
古北口镇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十分便利,有101国道通过古北口镇,2008年开通的京承高速公路,将缩短从北京到达古北口的时间。依照
“旅游立镇、引进强镇、养殖富民”的发展思路,古北口镇正在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古北口.古长城文化家园”的大规划进入运作和实施,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促进古北口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旅游立镇、引进强镇、养殖富民”的发展思路,古北口镇正在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古北口.古长城文化家园”的大规划进入运作和实施,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促进古北口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发展情况
古北口镇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古北口文化古街区及古北口长城的修复和基础建设工程。该工程不仅有利于吸引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也有助于保护古镇和古北口长城的历史文物,充分利用古北口长城的雄关风貌和古北口镇悠久历史与特殊地位形成的古镇文化,以及周边的文物古,营造特色文物旅游景区。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古北口镇不仅仅在恢复古镇风貌、还原古村落景观上大做文章,而且在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管理主体
为保障古北口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专门成立了以古北口镇镇书记镇长为管委会正副主任的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该集聚区的组织机构,进行建设和管理。管委会下设规划编制组、政策指导组、建设协调组和专家组四个职能组,分别负责该区域的规划、建设、政策指导等工作。作为集聚区的组成部分,集聚区实行政府引导调控、企业自主经营的管理机制。
产业定位
以长城文化、古镇文化和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产业链经营为核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国际化经营,打造一个最具特色的集古镇观光、长城体验、文化生态休闲与特色户外运动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分为“旅游体验项目”、“生态休闲项目”、“娱乐策划项目”、“新文化消费市场开发”四大项目系统。 集聚区将以持续培育和提升“北方水镇文化”、“司马台长城”文化、“密云生态休闲之都”等三大核心品牌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