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21年参与合併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70年恢复使用“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併;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截至2017年8月,学校建有东西两个校区和威海校区,总建筑面积1032443.37平方米,共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2.8亿元;学校设有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59个本科专业,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25569人,教职工2992人,其中专任教师1878人;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学校官网:http://www.njtu.edu.cn
- 中文名:北京交通大学
- 外文名: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 简称:北京交大、BJTU
- 创办时间:189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理工
- 属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211工程(1998年入选)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6年入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画(2013年入选)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2006年入选)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黄泰岩
校长:王稼琼 - 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 本科专业:59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
二级学科8个 - 院系设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等
- 校训:知行
- 校歌:《北京交通大学校歌》
- 校庆日:9月10日
- 地址:本部: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现代路69号 - 院校代码:10004
-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截至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截至2017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截至2017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近三届)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0强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 知名校友:丁关根、郑振铎、杨汝梅、金士宣、简水生、宁滨等
历史沿革
创校初期


抗战时期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 |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国家“2011计画”协同创新中心(1个) |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
中国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 下一代网际网路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 |
中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中国国家能源局技术研发中心(1个) | 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 |
中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分中心(1个) | 风力发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 |
中国国家级中心(2个) | 轨道交通国家安全评估中心 | |
轨道交通国家培训中心 | ||
中国国家认可实验室(4个) | 电磁兼容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 |
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 ||
土木工程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 ||
网路管理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 | 城市交通複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 ||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全光网路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中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 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高速铁路网路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中国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3个) | 教育部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
铁路基础数据整合及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 | ||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研究与谘询中心 | ||
中国文化部研究基地(1个) |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文化研究基地 | |
北京实验室(3个) | 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 | |
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参建) | ||
现代交通先进金属材料北京实验室(参建) |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现代信息科学与网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轨道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 城市交通信息智慧型感知与服务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北京市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
城市交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教委、市工促局) | ||
(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5个) | 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 |
铁路信息科学与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 ||
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 ||
光纤技术及铁路套用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 ||
交通运输智慧型技术与系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基地(4个) | 北京市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 |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 | ||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 ||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 |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 馆藏资源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行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保密管理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输(智慧型运输工程)、交通运输(高速铁路客运组织与服务)、交通运输(民航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电子商务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铁道工程、环境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无 |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传播学、网路与新媒体 |
北京交通大学软体学院 | 软体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学、城乡规划、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学位点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 | 学科群(1个) | 系统科学 |
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 | 一级学科(2个) |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二级学科(8个) | 桥樑与隧道工程、产业经济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 | 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数学、套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光学工程 | |
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 |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土木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套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数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
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 | 套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 |
省级重点学科(18个) |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樑与隧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套用技术、固体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分析与集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安全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车辆工程、系统工程 | |
参考资料: |
- 学科评估
评估结果等级 | 学科 |
A+(前2名或前2%) | 系统科学(第1) |
A -(5%-10%) |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4个学科) |
B+(10%-20%) | 套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体工程(7个学科) |
B(20%-30%) | 电气工程,光学工程,力学(3个学科) |
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 简水生、徐叙瑢 |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 徐寿波、翁宇庆、宁滨、王梦恕 |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 | 张宏科、高自友、张顶立、翁宇庆 |
国家教学名师(5人) | 王玉凤、陈后金、荣朝和、王移芝、阮秋琦 |
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 | 列车运行组织及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教育部创新团队 |
面向高速铁路控制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 |
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教育部创新团队 | |
未来网际网路体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 |
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 | |
载运工具关键设备的磁性液体密封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 |
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 |
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交通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软体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
运输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教学团队 |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2个)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电子和大学物理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6个) |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 |
交通运输实验中心 | |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 |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实验中心 | |
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範中心(1个) | 北京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範中心 |
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 | 通信工程、软体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物流管理、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国家精品课程(32个) | 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多媒体技术套用、信号与系统、桥樑工程、大学物理、电气工程导论、交通安全工程、企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大学英语、c语言程式设计、电子商务、数字逻辑与系统、大学英语、软体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物流学、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铁路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运输经济学、ERP理论与实践、铁路运输设备、大学物理实验等 |
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文化活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黄泰岩 | 党委书记 |
王稼琼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孙守光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党委统战部部长 |
郭海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文海涛 | 党委副书记兼党委组织部部长 |
高艳 | 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
张星臣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关忠良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刘军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余祖俊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历史时期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北方交通大学 1978年7月-2003年9月 | 王见新 | 党委书记 | 1978年7月-1983年4月 |
刘圣化 | 党委书记 | 1983年4月-1985年9月 | |
陈箓生 | 党委书记 | 1985年9月-1991年 | |
徐锡安 | 党委书记 | 1991年-1995年 | |
王金华 | 党委书记 | 1995年-1997年1月 | |
张永甡 | 党委书记 | 1997年1月-2003年9月 | |
北京交通大学 2003年9月至今 | 张永甡 | 党委书记 | 2003年9月-2004年5月 |
王建国 | 党委书记 | 2004年5月-2010年7月 | |
曹国永 | 党委书记 | 2010年7月-2019年3月 | |
黄泰岩 | 党委书记 | 2019年3月至今 | |
参考资料: |
历史时期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铁路管理传习所 1909年9月-1910年4月 | 李稷勛 | 监督 | 1909年9月-10月 |
章梫 | 代理监督 | 1909年-1912年 | |
交通传习所 1910年4月-1917年1月 | 章梫 | 代理监督 | 1909年-1912年 |
张煜全 | 兼办监督 | 1912年4月-5月 | |
罗忠治 | 代理监督、所长 | 1912年5月-1913年4月 | |
姚国桢 | 所长 | 1913年4月-1916年9月 | |
陆梦熊 | 所长 | 1916年9月-1917年1月 | |
铁路管理学校 1917年1月-1921年6月 | 陈策 | 校长 | 1917年1月-7月 |
俞人凤 | 校长 | 1917年7月-1919年2月 | |
沈琪 | 校长 | 1919年2月-1921年5月 | |
胡鸿献 | 校长 | 1921年5月-9月 | |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1921年7月-1922年7月 | 叶恭绰 胡鸿献 | 董事长 校长 | 1921年9月-1922年6月 |
雷光宇 | 校长 | 1922年6月-7月 | |
唐山大学北京分校 1922年7月-1923年2月 | 邵恆浚 | 校长 | 1922年8月-1923年3月 |
北京交通大学 1923年2月-1928年6月 | 张福运 | 校长 | 1923年3月-1924年12月 |
朱我农 | 校长 | 1924年12月-1927年8月 | |
姚国桢 | 校长 | 1927年8月-1928年6月 | |
第三交通大学 1928年6月-9月 | 王伯群 | 校长 | 1928年6月-1928年9月 |
北平交通大学铁路管理学院 1928年9月-1929年7月 | 沈琪 | 院长 | 1928年11月-1929年7月 |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29年7月-1938年1月 | 史译宜 | 院长 | 1929年7月-1931年9月 |
徐承燠 | 院长 | 1931年9月-1938年1月 | |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8年1月-1941年7月 | 茅以升 | 院长 | 1938年-1941年 |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1年7月-1942年1月 | 茅以升 | 院长 | 1941年-1942年 |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1942年1月-1946年4月 | 茅以升 | 院长 | 1942年 |
胡博渊 | 院长 | 1942年1月-1943年8月 | |
罗忠忱 | 院长 | 1943年8月-1945年6月 | |
顾宜荪 | 院长 | 1945年6月-1946年4月 | |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6年4月-1949年7月 | 徐佩琨 | 院长 | 1946年4月 |
中国交通大学北平管理学院 1949年7月-1950年8月 | 茅以升 | 校长 | 1949年7月-1950年8月 |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 1950年9月-1952年5月 | 茅以升 | 校长 | 1950年9月-1951年8月 |
北京铁道学院 1952年5月-1970年5月 | 李新波 | 代理院长 | 1952年5月-1953年7月 |
王孝慈 | 院长 | 1953年7月-1959年12月 | |
钱应鳞 | 院长 | 1959年12月-1961年4月 | |
彭伯周 | 院长 | 1961年4月-1978年7月 | |
北方交通大学 1970年6月-2003年9月 | 王见新 | 校长 | 1978年7月-1983年4月 |
张树京 | 校长 | 1983年4月-1988年9月 | |
万明坤 | 校长 | 1988年9月-1994年1月 | |
王金华 | 校长 | 1994年1月-1998年12月 | |
谈振辉 | 校长 | 1998年12月-2003年9月 | |
北京交通大学 2003年9月至今 | 谈振辉 | 校长 | 2003年9月-2008年3月 |
宁滨 | 校长 | 2008年3月-2019年5月 | |
王稼琼 | 校长 | 2019年5月至今 | |
参考资料: |
知名校友
姓名 | 职务/成就/事迹 |
刘瀚 | 1914年毕业于北京交通管理传习所无线电科,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创始人,“中国广播之父”。 |
吴绍曾 | 1917年考入北京交通管理传习所铁路管理科,着名铁路运输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 |
郑振铎 | 1920年毕业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原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着名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考古学家,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五四运动学生领袖。 |
杨汝梅 | 1920年毕业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原院长,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 |
许靖 | 1921年考入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铁路运输专家和教育家。 |
张沖 | 1922年考入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中国国民党官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曾任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顾问事务处中将处长。 |
赵传云 | 1923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铁路运输经济学家, |
金士宣 | 192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运输学科首创人和奠基人、铁路运输专家。 |
王余杞 | 1924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文学着名作家、左翼作家联盟盟员,《当代文学》杂誌的创办者。 |
王竹亭 | 1925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俄文班,着名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 |
林达美 | 19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着名铁路运输学家、教育家。 |
夏克定 | 194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
吴风 | 1945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铁道管理系,铁路运输专家,曾任原铁道部运输局总工程师。 |
封明为 | 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曾任北京市副市长。 |
张绪潭 | 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铁道学院党委副书记。 |
谢光 | 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
李森茂 | 1948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曾任中国铁道部部长。 |
施仲衡 | 1950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桥隧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
彭一刚 | 1950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承恕 | 1950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电机系,中国无线电通信专家。 |
丁关根 | 195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系,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国铁道部部长。 |
张树京 | 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曾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
简水生 | 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纤通信、光纤感测、电磁兼容领域专家。 |
袁保宗 | 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 |
顾云飞 | 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曾任中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正部长级)、原铁道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
国林 | 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曾任原铁道部副部长、原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原北京铁路局局长。 |
屠由瑞 | 1954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运输专业,曾任原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开发银行党组书记、副行长、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
石万鹏 | 1960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曾任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 |
李永海 | 196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 |
黄四川 | 1965年考入北京铁道学院,曾任中国铁道部党组成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 |
谷士文 | 1967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曾任湖南大学校长、华中师範大学校长、长沙铁道学院院长。 |
谈振辉 | 1967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曾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
吴昌元 | 1969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运输经济系,曾任海南省副省长、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
梁康之 | 198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国际着名交通规划设计专家,美国马里兰州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
宁滨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2014年当选)。 |
张榴晨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入选中国国家第九批 “千人计画”。 |
楼宇庆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套用数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安立敏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曾任原铁道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 |
沈卫明 | 1983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高级研究员,IEEE Fellow(2013年当选)。 |
陈峰 | 1983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
权龙 | 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IEEE Fellow(2009年当选)。 |
张涛 | 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通控系,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IEEE Fellow(2009年当选)。 |
于雷 | 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美国德克萨斯州南方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终身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牛志升 | 1985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通控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 Fellow(2011年当选)。 |
王郴平 | 1986年硕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终身教授,2013年入选中国国家“千人计画”,首位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运输工程奖章的华人。 |
杜林 | 1986年硕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曾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
杜彦良 | 1989年硕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 |
汪明浩 | 199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 |
刘小平 | 199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
谢强 | 199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
王稼琼 | 1995年博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曾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北京物资学院校长、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
高自友 | 1995年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后出站,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副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郑吉春 | 博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现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曾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 |
王岳森 | 2000年硕士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 |
孙安民 | 200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班,曾任中国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 |
陈兰华 | 2005年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曾任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原铁道部安全总监,安监司司长。 |
陈春阳 | 200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现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厅级),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原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 |
田卿 | 2008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法学系,奥运会冠军(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 |
姓名 | 职务/成就/事迹 |
莫若愚 | 194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运输系,着名爱国华侨企业家,新加坡环美家具集团创始人和董事会终身名誉主席、吉象木业集团创始人、伟业木业集团董事会主席。 |
翁景庆 | 1966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经济系会计学专业,曾任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
张光辉 | 197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
武克钢 | 1976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无线通信专业,香港通恆集团董事长,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
王幼君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
马骋 |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中国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
赵吉斌 | 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曾任中国移动副总裁兼中国铁通董事长。 |
李河君 | 1988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车辆专业,中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2014年中国首富。 |
钱瑞 | 199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王旭宁 | 199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系,九阳豆浆机的发明人,九阳股份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 |
贾石琏 | 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系,美国软体公司Interwoven首席技术官,荣登“2008-2009硅谷名人录”,2012华人经济领袖。 |
宗坚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曾任中国诚通集团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华侨城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
胡晓玲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 |
李燕青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曾任中国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
郑昌泓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曾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军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曾任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张志强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山特维克大中华区总裁 ,原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
周晓阳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三星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 |
何京翔 | 北京交通大学校友,英特尔(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软体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
张新宁 |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