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化起镇

2018-05-09 11:48:18 百科
化起镇

化起镇

化起镇距省城贵阳市157公里、毕节地区144公里,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化起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贵阳
  • 政府驻地:新化社区、化起村、红光村
  • 电话区号:0857
  • 邮政区码:552104
  • 地理位置: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
  • 面积:2868平方公里
  • 人口:39482人

乡镇简介

化起镇位于织金县东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6°00′与北纬26°42′之间,距县城43公里,分别与龙场、大平、自强、马场、牛场、普翁、纳雍等7个乡镇接壤。全镇平均海拔高度为1375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全年平均气温16℃,降雨量在1200—1350毫米之间。全镇总面积96.3平方公里,其中现有耕地面积28856亩,人均0.79亩,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235个村民组, 8594户, 39482人,境内居住有汉、苗、彝、白、水、仡佬、蒙古、穿青等少数民族。
化起镇化起镇

自然资源

全镇由两条河流包被,与其他乡镇相隔。一条河由普翁蔡氏桥流经化起塘边、木弄,过果底、中山流向东风湖,另一条由牛场牛昌桥流经九甲、大田边,经罗家寨流向自强。与镇内两条“丌”字形交叉的老龙路和和平路及化马路一起将化起镇勾勒成“三横两纵”形优势交通模式。
贵州省织金县化起镇
化起镇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玉米、水稻、烤菸、油菜、小麦等。烤菸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历史上最高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平均每年为农民创收近1000万元,为财政增税170万元以上。同时,化起镇煤、铁、硫磺等蕴藏量十分丰富,勘测可采量可达20亿吨以上,每年出具原矿达 60万吨。
化起镇是织金县典型的大农业、大自然资源、大人口“三大”乡镇之一,有着很大的待开发潜力。切望各路有识之士前往投资开发!

基础设施

化起镇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规划的“三横一纵两个圈”道路交通网路已基本形成。“三横”即在建的厦蓉高速、林织铁路和已建成的化马路(正在申报油路硬化),其中厦蓉高速在该镇东部、南部分别建有两个匝道,为其通往贵阳、安顺、织金、纳雍、毕节、六盘水等地提供了便利的道路运输条件;林织铁路在化起镇北部大山村坪子上组建有三股客货站,该线是客货兼顾的区域性主要铁路,北端接在建中的黄织铁路,与织纳水铁路相衔接,南端分别经沪昆铁路和贵阳环城铁路,可达贵阳地区及中南、华南等地区。厦蓉高速和林织铁路的建成,必将巩固化起镇黔中经济圈和贵阳市1小时经济圈的地位。“一纵”即已建成的连线310省道与龙场镇的化龙路。“两个圈”即已建成的以镇为中心的通村公路63公里,使“两个圈”的公路网路愈加显现,为化起镇成为织金县东片区(含12个乡镇)的物流中心乃至全县物流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化起镇党委、政府抢抓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困扰化起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电、路、桥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些为化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不久的未来,物流业、轻工业、高新技术(含加工业、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将成为化起镇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

资源状况

化起镇首先是资源丰富型大镇,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铝矾土等,仅煤炭勘测可采量就达20亿吨以上。现有有证煤矿三个,分别为山东鲁中集团—江西煤矿,年产30万吨;永安煤矿,年产15万吨;龙金煤矿,年产15万吨。正在建设中铁矿1个。化起镇其次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主产玉米、水稻、烤菸、油菜、小麦、土豆等。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起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东果西蔬北烟南畜兴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先后建成了千亩冰脆李基地、千亩刺老包基地、千亩香椿基地等三个千亩基地;7655亩织金县烤菸菸叶基地;建成了鱼塘村畜产品市场,为织金县东片区最大的畜产品市场,目前仅养猪、养羊超百头大户就有17户。

观光旅游

化起镇山川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溶洞遍布,有“溶洞王国”之称。距县城22公里的织金洞,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贵州建设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织金洞1.5公里的恐龙谷,以其洞中有洞、桥上有桥、水上有水的奇绝景观而被国际着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士誉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家水利风景名胜区之一。距织金洞3公里的东风湖长37公里,是一个兼有三峡的壮观和桂林的秀丽的高原平湖。距东风湖25公里的洪家渡水电站,可蓄水49亿立方米,水库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将与恐龙谷、东风湖连成一片,成为融湖光山色、峡谷风光为一体的神奇组合。县城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誉,城郊有楼亭错落、绿树掩映、古树覆盖、形似木鱼的鱼山和素有“东寺晚钟”美名的东山,县城内外的“八大景”、“八小景”令人赏心悦目。

领导介绍

李 健,男,穿青人,1972年9月出生,本科,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分管纪检、维稳、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负责全镇工作的督查,同时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陈维平,男,汉族,1974年3月出生,本科,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科技兴农、烤菸生产、林业、畜牧、水利、扶贫等工作。负责督查烤菸村所有工作,同时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谌业勇,男,穿青人族,1975年6月出生,本科,党委副书记、镇长, 协助书记工作,主持政府工作,分管安全生产、整髒治乱、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负责督查涉煤村的所有工作,同时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纪检、监察、来信来访、组级便民服务点、村级便民服务站、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李从勇同志共同负责老鹰、龙家坝、布堤、老乌山、六甲等村工作,同时负责分管部门和联繫村的安全生产工作。
王 岚,男,汉族,1974年6月出生,本科,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政法、维稳、禁毒、保密、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民事调解中心工作。与高其攀同志共同负责鱼塘、九甲、大坪子、大田边等村工作,同时负责分管部门和联繫村的安全生产工作。

资源物产

资源丰富。储量大、品位高的矿产有煤、磷、重晶石、铁矿、铝钒土等26种。其中: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热稳定性较好的优质无烟煤储量129亿吨,占贵州省总储量的20%以上,可开採量104。5亿吨,属“织纳煤田”的主体部分,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含硫量为1.5%左右,灰份14%左右,发热量7500大卡以上,灰溶点1250℃以上,水分5%以内,经加工、煤灰粒度为5—50mm,适宜多种化工及工业用煤,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电源点之一和重要煤化工基地。磷矿储量13.48亿吨,占贵州总储量的54.4%。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

民俗风情

民间流传的花灯,分为“歌舞花灯”和“戏文花灯”两种,都是说、唱、舞三结合的歌舞剧。歌舞花灯多为二人表演,故又称“二人花灯”。但近些年来也有多人登台的群体歌舞。戏文花灯为三人表演,故又称“三人花灯”。二人花灯的角色为“生”、“旦”两个。生角名“唐二”,相传花灯起源于唐初,因唐二主李世民之母久病不愈,许下正月十五唱花灯闹元宵之愿方好。后来李世民谕今天下每年正月十五均唱花灯,相沿成俗。故花灯班奉李世民为祖师,主要角色称为唐二,喻指“唐二主”。旦角名“幺妹”,又称“文妹子”。生、旦合称“花园姊妹”。三人花灯的角色即在生、旦之外加一“丑角”,名“打岔老者”,且戴上傩戏面具表演,以增强趣味性和戏剧性。
花灯的剧目较多,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为《红灯记》 、《蟒蛇记》、《祝英台》、《水打兰桥》、《朱氏割肝》、 《孟娥弔孝》 、《五更劝夫》、 《五更望郎》 、《十劝郎》、 《桐子树》 、 《豌豆藤》 、《井中打水》、 《哥妹游方》等大小60多个。解放后,在合作化、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各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现代花灯歌舞和花灯剧,典型的有《沙桂姑娘》 、《人民公社真正好》、《新果盛开大寨花》和《营盘山上学大寨》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