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四物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鲁府禁方》卷三。具有化痰祛瘀,宽胸利气之功效。主治痰壅不利,胸膈不宽。症见胸膈满闷,心痛时作,日久不愈,舌暗红,苔腻,脉弦涩。
基本介绍
- 名称:化痰四物汤
- 出处:《鲁府禁方》卷三
- 功用:化痰祛瘀,宽胸利气
- 主治:痰壅不利,胸膈不宽
组成
当归(酒洗)、川芎、赤芍、陈皮、半夏(汤泡,姜炒)、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枳实、青皮(去瓤)、香附米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锉。加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功用
化痰祛瘀,宽胸利气。
主治
痰壅不利,胸膈不宽。
方义
本方治证乃因脾失健运,气机不畅,聚湿为痰,痰留日久,进而阻滞血运,而成痰瘀互结之顽症。方以半夏燥湿化痰,辛散痞结,陈皮理气调中,化痰快膈,青皮理气散结,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桔梗开宣肺气,利胸膈,兼能祛痰,合而使气顺痰消,痰祛气畅;另以当归活血止痛,行而不峻,赤芍祛瘀行滞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香附理气行滞,四药合而调畅气血;加生姜温中和胃,既制半夏之毒,又助诸药行气消痰。如此组方,使痰消、气行、血活而诸症自解。
运用
诊断要点为:胸膈满闷,心痛时作,日久不愈,舌暗红,苔腻,脉弦涩。
临床常用于:痰瘀互结之胸痹。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鲁府禁方》:“化痰四物汤,主治痰壅不利,胸膈不宽;当归(酒洗)、川芎、赤芍、陈皮、半夏(汤泡,姜炒)、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枳实、青皮(去瓤)、香附米各等分;上锉,生姜五片,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