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範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2。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0.71。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化学教育
- 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 语言:中文
- 类别:中等教育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北京师範大学
- 编辑单位:《化学教育》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0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国内刊号:11-1923/O6
- 国际刊号:1003-3807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
- 现任主编:刘正平
- 编辑部地址:北京师範大学化学楼217室
办刊历史
1980年,《化学教育》创刊,知网收录5期。
1981年,该刊为双月刊。
1994年,该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2014年,该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12月,该刊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导内容
《化学教育》主要围绕化学基础学科,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关于课程、教材教法、实验技术的讨论,介绍化学和化学教学理论的新成就,报导中国国内外化学教育改革的进展和动向。
主要栏目
栏目设定 | 报导内容 |
---|---|
化学·生活·社会 | 化学前沿研究领域的介绍、评论或综述,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新领域、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的探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套用,如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涉及的化学问题;化学在社会发展、社会议题、社会决策、社会文明、社会安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经济开发等层面的作用及价值。 |
课程·教材·评价 | 中学及大学化学课程的设定、开发、建设、评价、衔接等,及相关理论探讨;中学及大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分析、编排结构、质量评价、相互关係、使用状况等,及相关理论探讨;中学及大学化学学业评价及考试(如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政策、大纲、试题、备考等,及相关理论探讨等。 |
教学研究 | 中学化学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及相关理论的探讨;涉及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探查、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情境设定、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效果评估等 |
教师教育 | 职前化学教师培养的理论、政策、方案、课程、教学等;促进职后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政策、培训、机制、评价等;涉及化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职业态度等 |
调研报告 | 针对化学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的实证研究报告,具体要求:问题要明确,研究设计要有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数据收集及分析要可靠严谨,结论要建立在数据及证据的基础上。 |
信息技术与化学 |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育领域中套用的理论、实践、案例、效果、价值、方向等。 |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製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实践及改革;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仪器、教具、技术、操作等的研究、改进、开发、创新;中学化学实验项目及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建设;中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及建设等。 |
理论教学 | 大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及改革动态。 |
实验教学 |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设定及教学研究;大学化学实验改进(绿色化替代实验、先进仪器使用、综合实验设计等);大学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大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及建设;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等 |
职业教育 | 各类职业教育中的化学课程、教材及教学研究。 |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 非化学专业(生、农、林、医、药、矿、军等)的特色化学教育探索(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等)。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中的化学课程、教材、教学及科研等的研究。 |
问题讨论与思考 | 化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中疑难问题、争议问题、新颖问题等的研究与讨论。 |
化学奥林匹克 | 中国国内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的历史、思想、意义及竞赛活动;中国国内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化学奥林匹克在化学教育中的功能及发展;化学竞赛辅导的方法及其与正常教学的关係研究;化学竞赛选手的发展研究等。 |
中国国内外动态 | 中国国内外化学及化学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涉及重大发现、关键事件、会议报导、技术创新、新型活动、改革动态、变化趋势、大数据分析等。 |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化学重要史实的考证、解释及其教育价值研究;重要化学家的思想、成就、贡献研究;化学史在化学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及其教学策略和方法等。 |
化学家谈教育 | 化学家眼里的化学人才培养、化学科学普及、化学教育价值、化学与教育的关係、教育的本质等。 |
读者对象
《化学教育》读者群涵盖中学化学教师与学生,大学化学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
人员编制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职务 | 姓名 | 单位 | 姓名 | 单位 | 姓名 | 单位 |
---|---|---|---|---|---|---|
顾问 | 刘知新 | 北京师範大学 | —— | —— | —— | —— |
编委 | 白建娥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何 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吕强 |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
毕华林 | 山东师範大学 | 侯士聪 | 中国农业大学 | 罗滨 | 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 |
布 多 | 西藏大学 | 胡吉明 | 浙江大学 | 卢忠林 | 北京师範大学 | |
陈琪琳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华英杰 | 海南师範大学 | 卢 然 | 吉林大学 | |
程永强 | 中国农业大学 | 黄 梅 | 西南大学 | 柳秀锋 |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 |
崔爱莉 | 清华大学 | 黄维扬 | 香港理工大学 | 刘亚军 | 北京师範大学 | |
范楼珍 | 北京师範大学 | 惠新平 | 兰州大学 | 刘松伟 | 北京师範大学附属中学 | |
弓巧娟 | 运城学院 | 江家发 | 安徽师範大学 | 刘 颖 | 瀋阳师範大学 | |
何 兰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姜雪峰 | 华东师範大学 | 梁 宏 | 广西师範大学 | |
何彩霞 | 北京教育学院 | 李 平 | 天津师範大学 | 李广洲 | 南京师範大学 | |
莫尊理 | 西北师範大学 | 彭蜀晋 | 四川师範大学 | 申敬红 | 北京师範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
倪 娟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钱扬义 | 华南师範大学 | 沈理明 | 苏州大学 | |
欧阳津 | 北京师範大学 | 邵学广 | 南开大学 | 王 晶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王宝山 | 武汉大学 | 王克志 | 北京师範大学 | 王瑞兵 | 澳门大学 | |
王丛笑 | 复旦大学 | 王明召 | 北京师範大学 | 魏冰 | 澳门大学 | |
吴文健 | 国防科技大学 | 杨正龙 | 鲁东大学 | 张宝辉 | 陕西师範大学 | |
张树永 | 山东大学 | 张秀球 |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 郑乐民 | 北京大学 | |
严宣申 | 北京大学 | 于冬宏 | 丹麦奥尔堡大学 | 周长春 | 中国矿业大学 | |
杨承印 | 陕西师範大学 | 袁黎明 | 云南师範大学 |
学术交流
2018年7月23日-27日,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育高峰论坛和第八届中国化学会关注西部中学化学教育发展论坛在西藏林芝市召开。论坛围绕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民族地区化学双语教学研究、西部地区化学教师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议题,共同研讨中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
2014年《化学教育》共出版24期,发表论文493篇;其中奇数期(基础教育部分)共出版12期,发表论文286篇;偶数期(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部分)共出版12期,发表论文207篇。
收录情况
《化学教育》被CA化学文摘、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2008、2001、2014)、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2。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0.71。
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製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版)》显示:《化学教育》在241种教育类期刊中的排名继续提升到第57位,在中国化学教育领域的所有期刊中高居第一位,相关数据见表:
刊名 | 複合影响因子 | 期刊综合影响因子 | 人文社科影响因子 | 排名 |
化学教育 | 0.656 | 0.465 | 0.426 | 57/241 |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图中文字为该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该刊的英文名。
办刊宗旨
坚持紧密联繫读者和作者的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水平办刊方针,围绕中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报导化学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动态和研究成果、化学教育的新理论和新观念、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新经验、以及化学学科的新成就和新发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提供互相交流与促进的平台,为提高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服务,为中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主编 | 刘正平(北京师範大学) |
副主编 | 李艳梅(清华大学) |
孙世刚(厦门大学) | |
王 磊(北京师範大学) | |
王祖浩(华东师範大学) | |
杨 屹(北京化工大学) | |
杨振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郑长龙(东北师範大学) | |
朱玉军(北京师範大学) |
(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评价
化学教育期刊是宣传化学教师思想文化的舆论工具,是贮存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交流化学教师教育实践经验的园地,是传播化学教师教育信息的媒介,具有思想性、导向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者为陕西师範大学杂誌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总编杨辉祥,陕西师範大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杨妙霞,陕西师範大学副教授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