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2017-12-14 07:27:34 百科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age),简称“包职院”,是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合併三所学校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包职院前身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享有“草原钢城”美誉的全国最宜居城市——包头。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包头
  •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btzyjsxy.cn/SiteFiles/Inner/page.aspx?s=1
  • 中文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age
  • 简称:包职院
  •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献身
  • 创办时间:195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类
  • 学校属性: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院校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画建设院校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
  •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车辆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管理系、人文与艺术设计系等
  • 主要奖项:“国家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教育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院校
  • 现任校长:王茂元
  • 知名校友:赵晶、王士良
  • 英文缩写:btvtc
  • 院校代码:12057
  • 录取批次:高职高专
  • 实质属性:大专院校
  • 下辖校区:呼得木林、建华路、北重集团
  • 学校地址: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建华路15号

学校简介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最早独立设定的14所公办职业技术院校之一。现有呼得木林(主)校区、建华路(新)校区、北重集团(中专)校区,占地面积7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2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31亿元;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高级职称219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69人;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53个专业,其中有6个高职本科专业。
校徽校徽

历史沿革

1956年,包头第一机械製造工业学校创建。
中心湖中心湖
1957年,齐齐哈尔机械製造工业学校(部分)併入包头第一机械製造工业学校。
1960年,包头第一机械製造工业学校升格为包头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包头工业专科学校改建包头机械工业学校。
1994年,成为全国10所国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1998年,成为全国最早独立设定的14所公办职业技术院校之一,并升格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学院由中央部属院校改变为中央部委与地方共建院校。
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承担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
2006年,划归包头市管理。
2008年,被国家国防科工局确定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包头市职工大学整建制併入。

突出成绩

2008年,学校成功进入国家百所示範院校行列。
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骨干职业院校。
2011年,建成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2年,被确立为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建设学校。
2013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取得实质突破,实现中高职衔接招生、高职本科招生。
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选定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之一;入选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画项目承建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教育部评为创新发展行动计画建设院校。
2018年,被全国机械行指委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被教育部确立为国防教育特色院校。
2019年,入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排名第164名、理工类排名第90位。

办学理念

学校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献身
建华路校区南门建华路校区南门

办学精神

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甘于奉献

办学理念

坚持职教定位,传承兵工文化,特色立校,开放办学

办学宗旨

立足本地,面向兵工,服务西北,辐射全国办学目标
努力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有特色、富有示範引领作用的一流高职院校”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150人;教职工772人,专任教师492人,高级职称21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4.51%、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52.24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5%。设定专业有53个,涵盖装备製造、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0个专业大类。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4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1个、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集体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1人,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0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技术能手12人,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个人3人;入选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包头市“鹿城英才”8人,包头市技术能手9人;行业协会现任职教师14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王文山、曹朝霞
自治区教学名师:单小根、曹朝霞、乌日根、王嘉、高美兰、王靖东、何萍、白树全
名称成果获得年度带头人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教学团队
自治区级优秀团队
2010
曹朝霞
冷冲压模具设计教学团队
2011
王嘉
焊接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团队
2012
张毅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教学团队
2013
乌日根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团队
2013
白树全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教学团队
2012
王永红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2014
王靖东
王文山技能大师工作室
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
2015
王文山
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
杰出教师奖
2018
王文山
王文山技能大师工作室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8
王文山
资料来源:

人才培养

学校持续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校校联合,修订完善了机械製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更加契合套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拓展“3+2”高职本科试点专业,分别与鄂尔多斯套用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包头师範学院联合开展会计学专业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套用型人才培养。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根据专业发展实际,组建产教联盟,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着力推进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场地”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实现岗位培养、岗位成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选得着、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汽车专业群与内蒙古三一众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三一众力学徒班”,共同探索与实践“双主体四阶段八共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校企共同开发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準、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训方案和课程标準,并将“三一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33个,生均实践教学工位0.52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44万元。目前已形成通识教育基础实训室、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营造职场氛围。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建有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全国机械行业首批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培训知名品牌基地1个、包头市专项公共实训基地4个。
“草原雄鹰”铁艺“草原雄鹰”铁艺
学校拥有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177个。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相互补充,满足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产品加工等需求,推进产学研用多元化发展。
学校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教育部设定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其中,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校内实践场所面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等指标均高于国家标準。

院系设定

学校下设有11个教学系部分别为: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材料工程系、人文与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管理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数控技术系、国际交流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研部。
学校还拥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一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共开设53个专业,试办高职本科专业6个。
院系专业
机械工程系
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
液压与气动技术、无人机套用技术
数控技术系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套用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检测技术及套用、套用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风能发电设备製造与维修、楼宇智慧型化工程技术、安全防範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
车辆工程系
汽车製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行销与服务、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人文与艺术设计系
广告设计与製作、文秘、室内设计与製作、多媒体设计与製作、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业设计
、室内设计与製作、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
材料工程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器人焊接技术套用方向)、模具设计与製造(3D列印与模具逆向技术方向)、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方向)、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数位化精密成型技术方向)、有色冶金技术(稀土冶金技术方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经济贸易管理系
物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行销方向)、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涉外旅游、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与审计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国际交流学院
老年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套用英语、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主动适应自治区全力推动现代装备製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专业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色,形成以“装备製造类专业为主、现代服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在开设的53个专业中,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4个,承担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建设试点专业3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试办高职本科专业6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全国装备製造类示範专业点1个,全国机械行业首批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1个,包头市专项公共实训基地4个。
学校有在建骨干专业7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30个,服务中国製造2025相关专业23个,服务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20个;机械行指委立项的协同创新中心1个;参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5个,在建自治区级课程资源库7个。其中2018年有自治区级精品课24门,立项建设自治区级线上开放课程3个,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师生专利98项,教师发表论文255篇,教师出版教材11本,学生技能大赛获奖110项,创新创业平台22个,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成果99项。

取得荣誉

2016年,学院2名学生参加第四届北京“ARC CUP”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MAG焊接个人单项奖第三名,选派3名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高职组)决赛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选派2名学生参加“中国技能大赛-内蒙古包头职业技能竞赛”焊接赛项分获第一、二名,其中1名学生被评为“包头市技术能手”。
2018年,我院派代表队参加了在湖南株洲举办、历时5天的2018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六届国际焊接大赛并获得大赛团体铜奖的好成绩。学院材料工程系焊接专业学生王旭在钨极氩弧焊学生组个人单项赛中荣获一等奖,高磊获优胜奖。
2018年,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学生何利军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风力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

特色专业

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
地方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製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物业管理、广告设计与製作。
教育部、财政部列“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机械製造与自动化。
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机械製造与自动化、广告设计与製作、文秘、物业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製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製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套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套用。
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广告设计与製作、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
精品课程
机械製造技术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
焊接设备使用与维护
焊接质量检测技术
机械技术套用基础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制定
焊接方法与操作技术
冷冲压模具设计
冷冲压模具设计
零件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加工
电机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设计素描
计算机网路技术与套用
可程式序控制器套用
数控工具机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网路综合步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交直流调速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
机械类数学及套用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所获奖项年度
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综合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
焊接实训基地建设案例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实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
模具设计与製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践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实践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1
《特种焊接技术及套用》国防特色教材
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2011
模具设计与製造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资料来源:

硬体设施

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实训基地、模具製造实训中心。
内蒙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焊接技术实训基地、模具製造实训中心。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焊接技术实训基地。
包头市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数位化创新设计与3D列印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实训基地。

合作交流

2016年,学校选派10名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到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名校访学进修,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培训达444人次,9名骨干教师在读博士学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鍊90人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84人次。
2016年,学校与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包头市青山区装备製造园区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合作。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人才培养协定,按照协定共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培训中心”。
2016年,学校入选“中美高端技能型、套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画”第二批20所中方项目院校,学校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学院、加拿大卡莫森学院等国(境)外院校深入开展合作,在师生互换、文化交流、国际认证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围绕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部署,将与蒙、俄等国的交流合作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本年度,学校加大合作办学工作力度,与内蒙科技大学合办高职本科专业4个、招生120人,与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等合办“中高职衔接”专业5个、招生200人。

校园文化

兵工文化塑造职业思想。通过开设兵工特色课程、出版国防特色教材、凝练兵工典型案例、宣传兵工杰出人才等多种方式,将兵工文化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组建学生护校队、开展“兵工展馆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赓续兵工传统,塑造新一代兵工人的职业思想。2018年,学院获评“国防教育特色职业学校”。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草原文化陶冶职业情怀。将“草原—博大宽广的胸怀、胡杨—坚韧不拔的意志、骆驼—吃苦耐劳的品格、蒙古马—勇往无前的雄风”等草原文化品质贯穿于育人工作过程中。开设了《草原文化》等特色选修课程;打造“情系草原—青春歌手大赛”“走进牧区走近牧民”社会实践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以草原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薰陶、培育学生职业情怀。学校被评为包头市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範学校”;成功申报包头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库项目”。
传统文化培提升人文素养。学院近些年举办了全国歌词评论、内蒙古草原歌词评论、包头市现当代歌词创新发展等歌词美育研讨会。聘请多人担任驻校作家或驻校诗人,开展了“文化学者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学院教师完成的《高职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荣获高等教育类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发展前景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近年来,学校组建了车辆工程等4个专业群产教联盟,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校企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合作的形式相对单一,合作层次不够深入。今后还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把教学、生产、研发与套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群建设

学校专业建设的集成度和优势特色专业的整体实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院通过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画,最佳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强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打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群。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层次高水平领军人才不足,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将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七项工程”,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柔性引进行业内杰出人才,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要求的专兼结合高水平师资队伍。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与国外优质高校、职业培训中心开展双向交流与合作;制定和完善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制度,探索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力争在招收留学生、对蒙古等外国人员进行培训、教师赴国外指导和开展培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学术科研

取得成果

2014年6月,周秉高教授的着作《楚辞原物》获“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会特别奖”;吴建荣副教授的论文《基于SWOT分析的易信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获“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丹教授的着作《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获“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6年,承担国家旅游局项目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思政专项项目2项,包头市级科研项目15项;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1项,企业技术服务收入达59.15万元。
学校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科研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科研创新与技术服务团队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纵向科研、拓展横向科研。2018年,立项院级科研项目30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9项,包头市科研项目4项。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5项,为周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经济效益显着。

各类资源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高等职业教育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季刊,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省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维普网、万方资料库、知网资料库收录。

社会服务

对外培训

学校把社会培训作为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提升影响力、拉动服务贡献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联盟,进一步扩大社会培训範围,拓展培训项目,构建了“电工技师研修”等219个技术培训项目。年内,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画”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项目(7个专业)培训。为神华集团开办“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研修班”;承担了包头市技师、高级技师(2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承担了自治区、包头市两级CAD机械设计、汽车技术等4个项目的技能大赛及选手赛前集训。

校园风光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鲁鸿志
院长:王茂元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哈斯
党委委员、副院长:吴群、王春、张建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