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资源大全

2019年最新动产家具无偿寄托样本【简洁版】

2020-08-16 22:37:52 保管合同

    2019年最新动产家具无偿寄托样本【简洁版】

  寄托人(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托人(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为动产家具寄托经双方同意缔结契约条件如下:

  第一条 甲方因迁往_______________地居住而新居狭隘无法容纳原有家具,所以将下列动主目录记载的家具寄托乙方夫妇保管,而乙方愿依约受寄保管,本寄托物于本契约成立日由甲方点交与乙方接管清楚。

  第二条 本件寄托系不定期限,但甲方可随时请求退还,而乙方亦得随时自动返还寄托物。

  第三条 甲方保证本件寄托物全部为甲方的完全所有,并无上手来历不明或与第三人间有纠葛不清的或于寄托有不法因素瑕疵,如有上列情况发生,致乙方蒙受损失时,甲方应负其赔偿责任。

  风险告知:这里指的是寄存人的告知义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如果因为寄存人没有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是因为寄存人没有尽到合理告知义务而导致保管人受到损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并且未采取补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的寄存人对保管人负有告知的义务,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如果保管物有瑕疵的,应当将真实情况如实告知保管人。二是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告知保管人("保管物的性质",是指保管物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但是如果寄存人违反前两项义务,使保管物本身遭受损失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条 本件寄托保管为无报酬,所以乙方不得向甲方请求任何名目的补偿。

  风险告知:关于保管物品的报酬,寄存人应当在订立合同之前与保管人达成合意并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如果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则保管是无偿的。因为本文是属于无偿保管合同,所以寄存人无需向保管人支付酬劳,但在其他形式的保管合同中,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有偿保管,并按照约定的数额、期限、地点向保管人支付报酬,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条 乙方在受寄存续期间中除禁止第三人使用外,乙方自己或其家属可任意使用寄托物,甲方无异议。

  风险告知:这里涉及两种常见情况,第一,通常情况下,保管人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在当事人约定好不得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的情况下保管人违反前款规定,将保管物转交第三人保管,对保管物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二,未经寄存人同意,保管人不得使用或者许可第三人使用保管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保管人违反前款规定对保管物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条 依前条使用寄托物,致寄托物的自然消耗损失,乙方不负其填补赔偿责任,甲方决无异议。

  第七条 本件寄托物乙方应存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某某地号)乙方或其家属的住宅内,并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的注意保管,对于寄托物的使用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为之。

  第八条 前条保管处所,非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变更,又不得使第三人代为保管寄托物。

  第九条 乙方如违反本契约约定,将寄托物使第三人保管,致寄托物发生损害,或因乙方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致守护物灭损时,应负其赔偿责任,但因不可抗力纵不使第三人代为保管仍不免发生损害者,不在此限。

  第十条 乙方因保管寄托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不得请求甲方偿还。

  第十一条 寄托物的返还应在该寄托物保管之地行之。

  寄托物因使用上的自然消耗,或减灭价值,乙方仍依该物现状返还,甲方不得异议。

  第十二条 本契约未尽事宜悉依民法关于寄托的规定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解释。

  第十三条 因本契约发生的诉讼由甲乙双方同意以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为管辖法院。

  第十四条 本件寄托动产目录。

  本契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月___日


  保管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①如约定诉讼管辖法院,只能约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且只能约定其中一个法院管辖。如果约定不明确、选择两个以上法院管辖、或约定上述5个法院以外的法院,或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这样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无效的。

  ②如约定仲裁,应当明确约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和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约定明确的标准为:仲裁机构所在地明确,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应当写明约定的仲裁机构的详细名称。

  ③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双方可以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也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依约定申请仲裁。人民法院的裁判、调解以及仲裁机构的裁决、调解都是具有强制力;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没有强制力但是其效力等同于签订了新的合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