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钟鼓楼》_精选读后感1100字
刘心武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生活在钟鼓楼跟前儿的北京人,一个四合院几十口人,个个活灵活现,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生活。
其中对集邮的精细描述:
盖销票、大全张、小本票、四联票、对开票、小型张、首日封、实际封……
英国特威尔和铁尔雷尔编的世界邮票目录,美国斯克托编的中国邮票目录,港版杨乃强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图鉴。
C94“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这一套包括面值4分的梅兰芳便装照,面值8分的《战金山》和《游园惊梦》,面值10分的《霸王别姬》,面值20分的《穆桂英挂帅》,面值22分的《天女散花》,面值30分的《生死恨》,面值50分的《宇宙锋》,以及一枚面值三元的小型张《贵妃醉酒》。
对钟鼓楼的描述:北京城中轴线所穿过的地方,由北而南,依次有:钟楼、鼓楼、后门桥、地安门(门已拆除不存)、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前门外大街、珠市口、天桥、永定门(门亦拆除不存)。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在元代时名齐政楼,到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才被改建于现在的位置。
对地安门的对描述;地安门早在解放初便已拆除。它是一座单层的三拱门庑殿顶式的建筑,无甚特色。现在在北京的各个“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还都保留着这种样式的门,当年的地安门只不过是比它们体积更大罢了。
跷功:跷功之师于连泉—筱翠花出演《海慧寺》。
对钟鼓楼墙根“老人岛”的描述;
对非常粘稠“八宝莲子粥”、“苏造肉火烧”的描述;,用糯米和上好粳米煮成,煮得腻笃笃的,盛在小碗里,中间混着鲜莲子、鲜藕、鲜鸡头米,上面再堆上雪花绵白糖、青丝红丝……小碗又搁在冰桶里,用那从窖中取出的天然冰块偎着,取出来的时候,凉飕飕的,称作“冰盏儿”,你说该有多么爽口!还有“苏造肉火烧”,是拿花生油、鲜鸡蛋和细罗面烤成的,皮儿一层又一层,层层不乱,薄薄的皮儿下,露出里头的萝卜丝瘦肉末馅儿,一两算你两个,真勾人的“哈喇子”
对铜漏壶的描述:一共有四个,从上到下依次的名称是:天池、平水、万分、收水。报时活动有个专门的称谓,叫“亮鼓”
于是乎喜、怒、哀、乐,于是乎生、死、歌、哭……相争相斗,相激相荡,相斥相离,相轻相嫉……同时也必定伴随着相依相靠,相汇相融,相亲相慕,相尊相许…
空间是时间的载体,而时间又是空间的存在形式。一个空间,一个时间,谁也离不了。然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的对空间的关注超过了时间,有的对时间的重视又超过了空间。
太精彩,细致,好喜欢。